

村子里有不少“啃老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老家村子里的农村青年小丁,目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啃老族”。已经25岁的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看电视、打打小牌,或者是钓钓鱼,骑着摩托车闲逛。饿了,就等干完农活的父母回家弄饭吃,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尽管小丁的父母很痛心,但目前为止他还没有一点改变的迹象。村里另一位青年小刘,在主城区“打工”,村里不少人都夸他懂事,可其中心酸内幕只有小刘父母才知道。原来,小刘虽然是在城里上了一段时间班,但却嫌没找到好工作,而工厂工作又劳累工资又低,干脆辞工,租间屋买台电脑打起了网络游戏。近两年都没上班的他,花了父母给他寄去的2万多块钱。现在,他父母实在无力承担了,父亲便要亲自去城里劝导小刘,不知会不会有效果。村里还有位青年小周,本来是娶了媳妇成了家的,但因为小两口干不惯农活,怕苦怕累,就只有“剥削”父母。小两口还串通好,如果父母“不就范”,媳妇就以离婚威胁。父母不得不妥协,定期送他们一些农产品。这几位年轻人,只是村里不同类型“啃老族”的“典型”,而事实上,现在村里的“啃老”现象并不少见。
“啃老”现象,大家并不陌生,这也是一个严重社会问题。而根据以往印象,大家对“啃老族”的认知,都认为只会发生在城市年轻人身上。因为,城里年轻人父母辈都有工资,啃起来“有保障”;而且,城里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或对工作挑剔,在没有地种的情况下,便只能“啃老”。却不曾想,这个现象,如今在农村里也“流行”起来了。而这,来自于几方面原因:其一,现今农村青年都是“80后”、“90后”,跟老一辈相比,疏于农活,基本不会种田。其二,当今年轻人的父母年龄大多在45到55岁,还值壮年,仍“啃得动”。其三,如今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溺爱迁就,“啃老”时,也无兄弟姐妹争家产说闲话。
眼下农村越来越严重的“啃老”现象,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不仅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创造与发展,也销蚀着年轻人的大好青春,更给本就缺乏保障的农村老人养老带来不利处境。真心希望这些“啃老”青年能够自立自强,自己创造未来。也希望他们的父母能够果敢“断奶”,既为子女自立成才着想,也为减轻自身负担。这一点,社会舆论和政府政策都有很大的引导空间。(文 / 张玉宝) 农村农民村子不少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