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一个理由奔跑
作者:张斌(文 / 张斌)
( 纽约城市马拉松赛开跑盛况 )
马拉松赛就是串联在时光锁链上的一颗颗石子,我有些偏爱纽约城市马拉松赛,也许这都是拜《纽约时报》之所赐吧,作为这项赛事的股东之一,他们始终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让每一位参赛者身上的光芒有机会呈现。今年11月3日,纽约城市马拉松就将开跑,如今报名业已截止,预计参赛人数将超过4.8万,纽约人因此自豪地宣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程马拉松赛就在他们的城中。
任何一个马拉松赛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每个月都会生命迹象的。最近,我注意到纽约城市马拉松赛有了一个新的慈善跑伙伴,以往看到任何一个伙伴,你大概都要挪动一下鼠标,查一下长长的机构名字中那些生僻字,八九不离十那些词都与疾病或贫困以及特定人群关联。
新合作伙伴我们本不陌生——美国奥委会,此番与纽约路跑协会合作也算是达成一项心愿,那就是慈善所关切不必都是哀婉命运,也不必救急救困,也可以与运动本身密切关联的。美国奥委会,百分百的非营利非官方机构,不拿政府一分钱,类似于我们“奥运争光计划”的经费都要来自社会捐助和市场运作。美国奥委会如果说,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奥林匹克代表队的话,争议不会太多。同时,美国奥委会还是世界上商业价值最大的国家奥委会,国际奥委会自己的苦心经营所得的市场收益要按照一定比例与之分成。美国奥委会与各个国内单项体育组织有着紧密合作关系,大家共享市场红利,共担运动发展使命。不久前,美国第六届体育产业年度颁奖仪式上,美国奥委会居然荣膺了全美最佳体育组织奖,其CEO被评为“最佳体育执行官”,可见其深远的业界影响力。
美国奥委会与纽约城市马拉松赛的合作其实很简单,还是以往惯常的逻辑,拿出30个赛季名额,冠以“美国之队耐力计划”,有句话还是很有感召力的,“你不再仅仅是美国之队背后的支持者,未来将成为其中的一员”。计划被精心分成金牌、银牌、铜牌三个等级,每级10个名额。金牌等级需要捐助善款2.5万美元,10人就是25万美元,加入这一级别的捐助者,可以享受VIP级别的比赛出发礼遇,有专车接送,一顿丰盛早餐,这些跑者同时还会获得Nike专门定制的美国之队的各种跑步装备,甚至还可以领到一个Nike Fuel Band和一副奥克利的太阳镜,能掏得起2.5万美元人一定不会在意这些小东西,不过想体验一下作为美国之队一员的殊荣吧,胸前那个鲜明的美国奥委会标志还是很励志的。
既然是体育专业机构启动的慈善项目,除了可以借此机会让Nike和奥克利这样的赞助商获得与消费者在各种平台上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还在于可以提供最为专业的美国之队训练指导,捐助者每个月都可以有机会与著名教练通话,接受跑步训练指导,美国奥委会发言人暂没有公布电话咨询教练的名单,但一定会是最优的运动资源。
在此,我们不必再一一介绍银牌和铜牌级别计划的回馈内容,两个级别的捐款额分别为1万和5000美元。算下来,即使30个名额全报满,美国奥委会不过获得40万美元的社会捐助而已,即使在一个奥运周期4年间可以获得28亿元人民币商业经营收入的中国奥委会价值体系里,也不是一笔大钱。为何要颇费些周章来搞此类慈善活动呢?我想美国奥委会最主要的目的还在于与美国公众进行深入的沟通,邀请每个人成为美国之队各种形式的成员,唯有此这一非官方非营利机构才能有充足的生命力。再者,捐款资助非官方非营利机构在美国也有着扎实的社会基础,美国奥委会只需要言明,这些捐助款将直接用于未来4年间美国运动员备战奥运会,塑造新一代奥运国手即可。
中国奥委会,理论上与美国奥委会该是同一性质的社团组织,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其行政色彩浓厚,不容易在当下的中国形成个人捐助的慈善公益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奥委会就不需要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塑造其品牌,关切国人之福祉。以往我们都认定奥运会与金牌,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就达成了与国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其实未必,体育价值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已经呈不可逆转之势,中国奥委会在签下一个又一个商业合作伙伴之后,还应该与合作伙伴一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与平台,推广体育本身,倡导新型生活方式,扶危济困自然也是必要。
如果真有此内在需求,中国有很多的马拉松赛欢迎中国奥委会启动自己的慈善公益计划,此类合作中,中国奥委会不再是一级行政机构,它该是平等的组织,放下身段,关切国人,让那些奥运明星们跑起来,以带动更多人,让奥运领奖服成为跑者的荣耀装备。中国奥委会请考虑一下吧,给更多国人一个奔跑的理由。 一个长跑马拉松奔跑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