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7B与“巧实力”

作者:宋晓军

(文 / 宋晓军)

X-47B与“巧实力”0( 5月14日,美军X-47B无人机从“布什号”航母成功弹射起飞 )

当地时间5月14日上午11点18分,美海军X-47B无人作战飞机验证机在弗吉尼亚州附近海域从“布什号”核动力航母(CVN-77)成功进行了首次航母弹射起飞。随后,在美国媒体几乎是齐声欢呼“这一历史时刻”的声音带动下,中国媒体也展开了一点儿不亚于美国媒体的报道。其间,有记者询问我有关X-47B的意义时,我说:X-47B首次在航母上起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中“巧实力”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让美国能在第一岛链撑住。

在美国国防部2006年版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中,国防部提出要发展一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航母舰载型远程无人作战飞机。美国海军2007年启动了“无人空战系统验证”项目(UCAS-D),选定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X-47B无人作战飞机,演示无人作战飞机与航母的集成、与有人驾驶舰载机的作业配合等。此后,美国几个智库对X-47B后续定型的舰载无人机的未来作战能力做了充分的评估。简单说就是,中国在第一波对冲绳攻击中占优势后实施登陆作战,慑于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美海军航母在3000至4000公里之外起飞无人舰载机,通过空中加油并利用其隐身特点对中国东南沿海和内陆的远程打击武器和防空系统进行打击,随后在航母有人驾驶战斗机支援下,美海军陆战队和日本西南方向自卫队进行反击,一举夺回作为控制第一岛链的“支点”——冲绳。

很显然,根据美国智库的作战设想,作为技术验证机的X-47B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值得关注。在这其中有三个主要时间节点非常值得关注:一是2007年8月美海军选定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提交的X-47B无人作战飞机方案,并与该公司签署为期6年、总价值6.359亿美元的研制合同;二是2008年12月16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首架X-47B样机(AV-1)正式下线,开始进行“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三是2010年3月,美国海军正式发布“舰射无人空中监视和打击系统”(UCLASS)项目招标书,计划通过竞标方式选择无人作战飞机最终方案,并开展相应的无人作战飞机型号研制。从这三个时间节点上不难看出,奥巴马政府和美国海军在下一代F-35舰载机价格不断攀升、技术问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在2010年推出重返亚太战略的同时,急于将海军舰载无人战斗机“推”上航母的愿望。那么类似X-47B的舰载无人机到底能不能改变未来海战的模式呢?

当地时间5月15日上午8时15分,美国《连线》杂志网站登出了军事专栏作家埃克斯(David Axe)一篇题为《未来海军的无人战斗机能追捕恐怖分子或对抗中国吗?》的博客。埃克斯认为,美国海军将X-47B的测试作为未来几十年海军舰载机发展方向的赌注未必明智。他在结论中表示:舰载无人机也许更加灵活,但是灵活并不重要。如果海军想节省经费,未来可以用空战机器人作为赌注。埃克斯在文中还特别提到了X-47B比起陆军和空军使用的无人机费用上要昂贵得多(初期单价为20亿美元,2025年量产后争取单价为1500万美元,即使这样也比经过战场检验过的“捕食者”400万美元的单价多出近3倍)。说到费用,可以看今年4月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2014财年财政预算5266亿美元的国防开支中,美海军在无人空战系统验证项目上投入的研究、开发、试验和评估总经费将达到14.01716亿美元。很明显,未来参加海军舰载无人机竞标的四家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和原子通用——是不会放弃舰载无人机这样的“概念股”的,即便无人机上航母最终不可行,海军“回归传统”他们仍然可以拿到新的订单。而大力倡导无人机的奥巴马政府也急需一个新概念来支撑其重返亚太的战略。同时一向在三军中以提出“新概念”著称的海军,也不会甘于在无人机这个“时髦”的概念上落后。

毫无疑问,X-47B上航母是奥巴马支撑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它具体的落点就是采用“防守反击”的方式保卫冲绳。那为什么它是“巧实力”的一部分呢?因为在中国远程打击力量快速发展、防空能力不断增强和美国国防开支有限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在重返亚太的外交政策设计上,必须精确地考虑目标与实力之间的平衡。而X-47B恰恰是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实力概念”。说到这儿,记者想了想说:那《人民日报》突然发表有关琉球地位问题的文章,是一种“巧实力”吗? 航母海军无人机x-47b无人机武器实力47B

上一篇: 暮色
下一篇: 暗能量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