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坏消息(736)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好消息·坏消息(736)0专心致志常被当成通向成功的决定因素,然而,巴塞尔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分心二用甚至多用反而可能有助于一个人做出更佳判断,从而提高总体表现。为这一理论提供辅证的是高尔夫球手的竞技表现。此前研究显示,经验丰富的高尔夫球手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推球入洞的准确率反而比聚精会神时要高。关键在于,需要完成的任务应当是那种要求迅速决策、更多基于习惯性的活动,而分心带来的挑战往往可以让人更自然而然地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态度,听从直觉和记忆。

好消息·坏消息(736)1蚕蛹、竹虫、蚂蚱、蝎子……也许要不了多久,这些当下仅为猎奇食客们所青睐的食材就会像早些年间的纳豆一样,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新食尚。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与牛肉相比,昆虫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和环境代价提供更多的蛋白质能量。研究人员计算出,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10公斤饲料,但生产1公斤蟋蟀则仅需1.7公斤饲料。此外,蟋蟀身体的80%以上可食用,但牛的可食用部分仅占40%。据此估算,养殖蟋蟀作为蛋白质来源,其效率是养牛的12倍。不过,要说服发达国家居民爱上吃虫,恐怕会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好消息·坏消息(736)2许多人反对虐待动物、厌恶血汗工厂、痛斥使用童工,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人常常并不拒绝廉价的食物、电子产品和时装。波恩大学和班贝克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日前通过实验表明,这种道德上的双重标准是由市场而导致的。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指出,在市场中,人们面临多种可能降低自身负罪感和责任感的活动过程,从而将竞争和赢利置于道德考虑之上。由于众多交易者共同分担负罪感,而且每个人都能看见其他人违反道德法则,个人便更容易以“即便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的理由放任自己的不道德行为。

好消息·坏消息(736)3如果未来在防疟疾手册上看到“勤洗脚”这一条,大可不必莫名惊诧。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被疟原虫感染的按蚊对人类脚部气味的敏感程度是未被感染的按蚊的3倍。发表在最新一期《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的论文指出,研究人员用自己穿了20个小时的尼龙袜子为实验品,测试不同蚊子被其臭味吸引的情况。结果感染了疟原虫、从而可能传播疟疾的按蚊对此表现得最为敏感积极。研究者希望进一步的研究或可帮助研发出更有效的疟蚊诱杀剂。

好消息·坏消息(736)4在全球化经济时代,拥有专业技能和高流动性的技术移民成为许多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发达国家争夺的对象。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指出,一个国家的腐败程度是决定这部分人流向的关键因素。对全球123个国家10年间腐败指数和专业人才迁移模式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等的情况下,那些腐败程度较高的国家仍面临着较大的技术人才流出的风险,意味着仅凭收入和其他奖励机制并不足以吸引人才常驻。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在缺乏公平市场竞争机制的情况下,增加教育投入并不必然增加一国技术人才的数量,反而可能替别人做嫁衣裳。 好消息坏消息

上一篇: 日日夜夜
下一篇: 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