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的治安谁来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雅珍)
淳朴、宁静的农村,曾经每家每户出门都不用关门、不用上锁,下地干活、上街买菜、走亲戚都不会有所挂念,除非是出远门才会把门上锁。因为临近荷沙公路,在公路重修至10米宽后,交通顺畅了不少,但同时也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因家中姊妹较多,父母利用临近公路边的地理优势开了个小卖部,一方面维持简单的生计,一方面照顾年幼的我们。小卖部为邻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路上的行人雨天躲雨、口渴买水等提供方便。渐渐地,小卖部出现一些陌生面孔,之后就会出现一些财物损失。
起先,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买了瓶水解渴,说他是做码头生意的,让母亲送一批水和罐头到汉江边的渡船上,货到付款。可待母亲将这些东西送到汉江边,根本不见什么人也不见什么渡船。而这位男子趁母亲离店之际,让年幼的姐姐给他拿了店里最好的烟和物品,说是母亲让他来取的,已经付过款了。姐姐给了他,等母亲返回后才知道上当。那天的中午饭我们都没有吃什么,损失相当于小店三个月的收入。
之后,还见识过其他一些招数。比如两个陌生人先后进店买东西,一人拿出随身携带的中药,说自己来自于遥远的大西北,因路上盘缠不够想贱卖,不知道母亲能不能帮忙。另一人马上说,他认得那中药是上好的中药,很值钱,要是自己身上带了足够的现金一定会买下。母亲不会轻易冒险,但听说还是有人上当了。还有陌生买主趁光线不好的傍晚光顾小店,拿出100元假钞让母亲找零。冷不丁就会收到仿真度较高的假钞,母亲的心情又会低落很久,因为这损失会影响我们姊妹几个读书的生活费。
再之后,小店多次遭到小偷袭击。总是在母亲关好门出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小偷作案,偷的都是最值钱的烟和现金。每每这时,母亲都会拨打当地派出所的电话报警,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小店每天的盈余就那么一点,真的禁不起频繁的偷窃,一度母亲想关门,但想到还有弟妹读书的负担,也只能打消念头,决定不轻易出门。可不出门也不行,就在前两天,居然有人明目张胆地入店抢劫!不巧的是,那天母亲准备去存款,把装有现金和银行卡及身份证等物件的包放在柜台里了。可就在父亲在里屋午休时,俩小偷进店说要吃泡面,母亲便帮他们准备开水和面。没想到俩小偷趁机窜到柜台,一把抢走母亲的包,迅速骑摩托车逃走。又一次报警又一次未果。母亲除了惊魂未定,更多的是悲伤,为了不让在外地的我们担心,将这件事隐瞒下来,仅仅告诉我们以后小店可能开不下去了。
原本宁静的乡村、朴素的村民,被这一切侵犯弄得很是不安。我不知道这样的现状还会伤及多少无辜,如果说在城市这些骗人的招数防不胜防,但至少会有110或民警在第一时间出现,而在农村,这些对善良人的欺骗和伤害,又有谁来管? 治安谁来管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