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余毛毛)

逆袭0

我认为从遗传学角度说,y先生不是考试的料。因为y先生的父亲是一个天然的考试失败者,他念很差的小学,很差的中学,最搞笑的是连续四年没考上大学。y先生很小的时候到我办公室来玩,他问我在单位里是干什么的,那时候我正在分发报纸,就随口答道:“我在单位就是送报纸的,这都是小时候没念好书的缘故。”y先生当时傻乎乎的,但也明白送报纸是混得很差的一种表现,他用嘲笑的眼神看着我,一个劲地念叨:“送报的,送报纸的。”

我想我那时把一个理念灌输进了y先生的脑海中,那就是他谁也指望不上,他老爸只不过是个在单位里送报纸的人,他要想活得好,就得努力读书。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事情绝就绝在我用一以贯之的几十年不变的送报纸的方式强化他这种理念。y先生开始努力学习,但遗传作用真的是非常强大,他似乎在重复他父亲的老路,他没考上重点初中,依然很努力,可惜又没考上重点高中。进重点学校也不一定要学习好,只要家里有钱或有权,但y先生也似乎明白了,一个在单位里送报纸的老爸是搞不定这样的事的。在考大学时他很紧张,我也紧张;我跟他商量:“你总得给我考个本二学校吧,最差的都成。”他很不坚定地对我说:“我尽量吧,我尽量吧。”那一刻,我们父子都有点悲壮的感觉。

他考试的那阵子,我就像沙滩上一条搁浅的鱼,乱蹦乱跳,回不到大海。我希望好消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把我带回水里,让我过正常的生活。终于放榜了,我几乎是喜极而泣,y先生终于考上了,是本二,而且还是最差的那种,我查了查排行榜,全国高校排名第586位。那年的9月,我送他到学校,到了宿舍我就想把他带回去——一个顶多十来平方米的房子里放着三架双层床,6个大小伙子就像住在罐头盒里。我对洗手间尤其不满,还是那种老式的蹲坑,蹲坑间连块搁板都没有。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培养出文明、有修养的人呢?我当时就在那破口大骂学校,这一幕y先生印象很深,他把它记在博客里。

我自然不能把他带回家去,毕竟他十几年寒窗有了一个结果。y先生是大学生了,我想他那时看我的背影与朱自清看他父亲的背影心情有点相似。从此以后,我们开始讨论考研的事:“你还是考研吧,哪怕最差的都成。”他总是说:“嗯,唔;嗯,唔。”态度很不明朗,但好就好在我一以贯之地在单位里发报纸,这样的事让他彻底明白,他真的是谁也指望不上。

y先生参加了研究生复试,我又像一条沙滩上搁浅的鱼,乱蹦乱跳了几天,然后接到y先生的电话。我问他:“确定么?”他说:“嗯,唔;嗯,唔。”我挂了电话,点燃了过年时一位阔朋友送我的一支古巴雪茄。他这次考上的还真不是差学校,排行榜排名第49位。从排名第586位的考到排名第49位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逆袭的经典案例。由此我得出两个结论:教育子女一是要秉承“诗书传家久,忠厚继世长”的理念,这是教育的暗线;二是做老爸的要没什么用,这是教育的明线。 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