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要刊速览(729)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31岁的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排名最高的终身教授,也是组织心理学领域最高产的学者之一。他的影响力已超越了学术圈。他经常向各大公司建言,如何从员工身上获取最大效益,同时如何帮助员工从他们的工作中获得最大效益。对格兰特而言,帮助他人绝不是提高生产率的敌人,也不是放下手头实际工作的消遣。这是一条金矿脉,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激励因素。组织心理学长期以来关注的是,如何设计一份让人们乐在其中并愿意长期进行的工作。传统的理念是,雇主应该用更明显的利益形式来吸引劳动者:财政激励,有趣的工作,或者是职场晋升的可能性。而格兰特在新书《给予和索取》中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大的、尚未得到开发的动力来源,是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比起一味考虑如何帮助自身,专注于我们的工作能为他人所作的贡献,可以让我们更富有成效。
《经济学家》
2013.3.27印度能成为强国吗?
印度成为强国的潜力远远没有变成现实。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该国缺乏追求积极安全政策的文化。虽然国防预算迅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会成为世界第四,但印度的政治家们和官僚却对大战略没什么兴趣。驻外事务处太少——印度有12亿人,外交官却跟人口只有500万的新加坡一样多。军方领导人和政治机构在不同的层面运作。在英国人离开66年后,印度在外交上仍然固守不结盟的信条:西方不可信。印度应该开始决定自己及其所属地区的命运。它需要更加认真地对待战略,建立符合大国身份的驻外事务处。最重要的是,印度需要放弃已经过时的不结盟信条,签署由西方支持的同盟条约对该地区和全世界都有好处。这也许不符合印度的短期利益,但不拘泥于短期利益正是强国的选择。
《新科学家》
2013.4.8愚蠢
福楼拜曾经说:“地球是有边的,人类的愚蠢却是无边无际的。”他几乎被这一事实弄得精神错乱。他在给朋友写的信中以各种方式谴责他的同类的愚蠢。他在哪里都能看到愚蠢,无论是中产阶级的流言,还是学者的讲座。连伏尔泰也没逃过他的眼睛。因为沉迷于此,他把他的晚年都献给了为庸见词典收集例子。这部巨著还没完成他就去世了,因此有人说他在58岁时突然去世就是因为写这部书遇到了挫折。记录人类的蠢行也许本身看上去就是一件傻事,所以对人类智力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聪明的部分。但寻找对老问题的新洞察往往需要另辟蹊径。愚蠢是一个过于重要、有趣的问题,不可忽视。接受鲁莽、愚蠢或不合逻辑的观念并不一定是智商低的结果。每个人都会因为偏见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明镜》
2013.3.30瓦格纳诞辰200周年:邪恶的天才
在瓦格纳的故乡莱比锡,基本看不到他的痕迹,人们更愿意想起巴赫。在身高1.66米的音乐“国王”瓦格纳身上集中了人类最美和最卑劣的一面:音乐和大屠杀。希特勒是他众多乐迷中最著名的一个,批评瓦格纳的人说,正是在听了他的歌剧之后,希特勒才决定从政。戈培尔说:“瓦格纳教会了我们犹太人是什么东西。”但今天的德国无法剥离和拜罗伊特一起成长起来的“德国性”,过去的一个音乐季里,德语地区有500多场瓦格纳作品演出,默克尔和其他政府高官也曾经出席演出。在以色列,虽然他的作品演出依然很少,但很多人开始主张把音乐家本人和作品分开对待。有趣的是,调查显示,以色列人最喜欢的汽车品牌是大众(为希特勒所牵头创立),他们对汽车要宽容一些。
《彭博商业周刊》
2013.4.1三星的秘密
自从李健熙1987年掌权以来,三星电子的销售额已经飙升到去年的1790亿美元,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电子公司。外界或许会将该公司的崛起归结为政府的鼎力支持和资本的唾手可得,但在公司内部却是另一番场景——从电视机的设计方式到“危机永存”的理念都留下了这位董事长的痕迹。三星电子是三星集团最大的一项业务,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为韩国贡献了17%的GDP,其实力之大堪称“第二个政府”。数十年来,这样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早已在多数工业化国家失宠,但三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专注和极端机会主义。同其他韩国财阀一样,三星的崛起,一切都是“从小做起”,一旦决定要开始扩张营运,三星在厂房与技术面的投资手笔,其他企业只能望尘莫及。 环球要刊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