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班主任的无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慧子)
班上有个女孩子,文静、乖巧,带了她三年。她负责我班的图书角管理和报刊的发放,每件事都做得妥妥当当、漂漂亮亮的。尤其她的笑,有种恬静的美。可这学期,她眉头总紧蹙着。我找她谈了几次,得知她很想回老家考高中,可父母不同意。
因为是外地户口,而她的成绩仅是中等,想要考上深圳的高中几乎不可能,因为同一所学校的录取分数,外地户口的孩子要比本地户口高150分左右。她说,老师,你说的不上大学的人生将是遗憾的人生,所以我真的很想考高中读大学。是的,这是我经常和孩子们说的一句话。一个女子,读了十几年的书,到头来还不是回一座城市,做一份工,嫁人生子吗?但我也真的觉得就算如此,经过大学熏陶的女子内心会有别样的宁静。梁启超不也说过,受过教育的女子,“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么?
昨天,上完辅导课,街上已经华灯初上。孩子主动找到我,小声地说,老师你不是说要去家访吗?看着孩子豆大的泪水,一颗一颗往下掉,我的心真的很疼。拿起包,我和她一起去她家。到她家,她妈妈说:“哪个家长不想孩子好,她也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啊。但我担心她一人回去了,学坏了怎么办?”我说:“您一直管教很严格,所以孩子在做人方面很优秀,我们应该给她多点信任。这三年的观察,我敢保证她是个安分守己、有自控力的孩子。”她妈妈说:“那是她一直在我身边啊,一不在身边,我就放不下心了。我也想过跟着她回老家陪读,但老家又没有什么活可做。我侄女就是回老家读,然后交上不好的朋友,最终还是没读到书。女孩子读不读到书不重要,我就怕她读不到书,又学坏了。”作为母亲,她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孩子含着泪说,自己还是想回去考高中。妈妈又说:“不是读大学才有出路的,你没看到社会上到处都是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吗?你要有本事,读中专出来照样有出息啊。”我为孩子争取:“孩子要想读就给她个机会吧,给她机会了,她考上了,接触的人群也会不一样,就算她考不上也怨不了你们了。”她妈妈还是坚持:“我也知道她很爱读书,但没办法啊,家里的教材和这里不一样,我也问过,回去也不一定跟得上。还是读个中专吧,那时候也大点了,做什么,我也放心。”孩子曾拿绝食来争取回家读书的机会,作为给她播下大学梦的人,我感到很无奈。晚上八点半从她家出来,一人走在去面馆的路上,不免有些惆怅。一碗面,终是无法下肚。 一个班主任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