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土:叙利亚分歧无碍合作

作者:徐菁菁

普京访土:叙利亚分歧无碍合作0( 12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伊斯坦布尔,会晤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 )

因背伤“断档”两个月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国访问的第一站定在了土耳其。这次访问原定于10月15日,但10月10日,土耳其方面截了一架从莫斯科飞往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客机,并没收了机上的“可疑货物”。随后,克里姆林宫宣布,普京推迟访土行程。

普京承认,俄罗斯和土耳其尚未就解决叙利亚问题达成一致。但他在记者会上说:“我们并非保护阿萨德政权,也不是叙利亚政府的拥护者。”外界揣测,俄罗斯或许在有意拉开和阿萨德政权的关系。

“从叙利亚危机一开始,俄罗斯就反对外来干涉,称只有叙利亚人自己有权决定谁是领导者,号召各方谈判解决危机。俄罗斯的立场一直基于这一原则,而不是基于保住叙利亚现政府。”土耳其比尔肯特大学教授杰里米·绍特告诉本刊,“每一次普京和拉夫罗夫重申这一立场,西方政府和媒体都会声称俄罗斯开始疏远‘阿萨德政权’。事实上,俄罗斯在叙利亚危机上相当谨慎。相比而言,外来帮助在使反阿萨德阵营不断扩大,危机不断延长。这已经堵死了在不把阿萨德赶下台的情况下解决危机的各种出路。”

但绍特认为,叙利亚局势依然没有到达转折点。“军方比各派反对力量要稳定得多。近几个月,反政府武装的进攻都失败了。两种冲突的叙述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一种是完全依赖反对派武装声音的西方媒体不断称阿萨德已经处于倒台边缘;另一种则称,阿萨德依然稳固,除非外界投入更大的资源。事实上,如果没有外界更大的助推力,反政府武装根本无法推倒阿萨德。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土耳其在边境设置‘爱国者’导弹视作北约直接干涉的第一步的原因。”

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玛纳斯大学访问学者亚萨尔·萨里告诉本刊,近期俄罗斯不但和土耳其接触,也和阿拉伯国家交换了对叙利亚问题的看法。“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关键的是不失去叙利亚这个盟友和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如果美国和其他国家能够找到一个新的领导人不反对俄罗斯,保持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海军基地,俄有可能和西方达成一致。”

莫斯科在安卡拉做出了一点让步。土耳其在11月下旬请求北约提供“爱国者”导弹系统,该计划已经得到北约的支持。俄罗斯方面曾就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忧虑,称这是北约介入叙局势的明显举措。但随着普京访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2月4日表示:“我们不反对,也不想妨碍土耳其根据《华盛顿条约》第五条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安卡拉让莫斯科相信,导弹部署只是用于防御,不会用于攻击叙利亚目标或者用于设立禁飞区。”土耳其经济与外交研究中心主席希南·尤尔根告诉本刊,“俄罗斯需要土耳其的帮助,与阿拉伯国家进一步沟通,停止对导弹部署的批评是必要的让步。”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丹尼尔·特雷斯曼认为,俄罗斯言辞上的软化意味着普京不愿为此损害俄土关系。他确实达到了目的。此次访问,俄土双方签署了10份有关经贸和能源合作方面的协议。

绍特告诉本刊,俄土双方都有努力让双边关系不受叙利亚危机影响的动力。2004年,普京访问土耳其,成为首位访土的俄领导人,此后俄土两国合作成效卓著。俄罗斯是土耳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而土耳其是俄罗斯的第七大贸易伙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350亿美元。普京在此次访问中提出,未来双边贸易额的目标为1000亿美元。

在能源上,土耳其今年增加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采购量,比去年增加了44%。绍特说,现在土耳其80%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土耳其还需要俄罗斯帮助其建设和运转它的第一个核电站。对于在经济上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来说,土耳其的欧亚大陆桥地理位置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2007年6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出南流天然气管道项目,连接俄罗斯和欧洲南部及中部国家。土耳其政府去年底批准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经过黑海土耳其水域建设南流天然气管道的计划。今年12月7日,该项目在阿纳帕正式启动。 合作分歧访土无碍叙利亚普京

上一篇: 反讽与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