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点的正能量和负能量

作者:邢海洋

12月5日,股市大涨,上证指数重返2000点,7日市场再接再厉,4天时间股指跃升超百点。刺激股市大涨的因素,概括起来包括政治局会议、华夏银行理财产品“飞单”事件和海外投资者的“抄底”,甚至还可以把美国证监会(SEC)起诉在华执业的“四大”会计事务所包括进来。可谓提振股市的正能量集中爆发。但反弹过后,当沪指重回2132点“钻石顶”,就要均衡考虑正负能量之实力的此消彼长了。

算上12月初的反弹,今年9月以来A股缓跌后急升已经出现了3次,均具有强烈的超卖反弹特征,且前两次均在年初形成的2132“钻石底”区域无功而返。A股的涨跌,表面看是占绝大多数的散户主导下的跟风式运动:一有风吹草动,游资便蜂拥而至;炒作热情消退,再慢刀子割肉,将头脑冲动的跟风者折磨得割肉出局。实质上,这样的市场基本上是零和游戏的赌场特征,资金池内资源有限,“水位”甚至随着散户的损失被抽离,以至于市场欲振乏力。而华夏银行的“飞单”事件则开启了提升股票资金池的可能性,且意义非凡。

所谓“飞单”,按华夏银行官方的说法是员工违规私售。无论事实真相如何,到期不能全额兑付对购买者都是一次风险教育的现身说法。理财风险揭示书上有风险自担的字样,投资者开立账户还要亲笔抄写,但一百遍的口头教育也抵不上一次发生在身边的实例。有鉴于此,12月3日披露出来的事件对全国超10万亿元的理财产品不啻于当头棒喝。近年来证券市场的低迷和影子银行的持续扩张恰成对照。投资者在理财产品上享受到市场化的高利息,却极少遭遇市场化的兑付问题,算得上是高收益低风险的理想化市场。股市却是风险和收益不相称的反例,整体市场不足1%的股息率水平,股价连续3年下跌的市场风险,两种最坏的可能性组合在一起。华夏的“飞单”事件如果是孤立事件,并很快解决,对股市的影响或仅限于一次刺激,若理财产品从此有了更多的规范,风险和收益得以对等,资金回流,对股市将构成持续的输血。

如果说持续失血的2012年股市还有一个投资主线的话,则是价值回归。不妨观察市场一年来的股价结构变动,12月初行情启动前,上证指数比年初钻石底2132点下跌8.1%。,但行业指数跌幅超过20%的计有计算机、纺织服装、商业连锁、仪电仪表、通信和电力设备等多种行业,而农产品和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却相当坚挺。尤其具有A股中流砥柱作用的金融股,年末和年初相比基本上处于同样水平,给人以跌无可跌的印象,上证地产指数更是在一年间上涨了超两成。

股价结构调整潜台词似乎是:尽管3G、物联网、核能和云计算等时髦的后工业化产业光鲜亮丽,但中国企业却没有从中攫取到真金实银。中国总体经济水平仍处于工业化时期,获得真实利润的企业仍集中在房地产及其相关的金融服务。11月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加速赶底正是这一趋势的反映,SEC起诉“四大”也可作为佐证。因为对中国公司财务的不认同,今年中概股历经浩劫,先被浑水公司多次做空,又受到监管机构的质疑,股价惨不忍睹。如百度的股价已经从峰值的150美元/股跌至90美元/股,市盈率20倍;凤凰新媒体上市一年多股价从14美元缩水至如今的3美元,市盈率仅10倍。美国上市的优秀企业,其企业潜质和公司治理却远胜于A股的同类企业。比价效应下,A股中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虽在“打折”售卖,却远没有折让到卖家的底线。

上证指数两次在2132点的钻石底无功而返,其上部堆积的“负能量”相当惊人。今年股市的跌幅虽远逊于2011年的1/4,却是在相对窄小的空间内的震荡下挫。上半年“钻石底”反弹启动前,2500点以下有5万亿元套牢筹码;现在2500点以下有15万亿元成交套牢筹码,3倍于年初。而解禁压力也在今年12月也达到了全年最高峰,涉及市值超过1900亿元。2013年两市解禁股数同比增加近两倍,解禁市值增加七成多,解禁市值接近2万亿元。从技术面看,这几乎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大山,只有2006年“全流通”的重大利好和2009年“4万亿”的流动性才能掀翻。现在,无论外部资金环境还是证监会政策似乎都难有如此巨变。但也不必悲观,正像2012年的缓跌市场以时间换空间,未来的一年,资本市场仍可能在缓慢的步幅中消化多空力量的此消彼长。 能量股票股市投资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