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与“财政悬崖”

作者:宋晓军

无人机与“财政悬崖”0( 11月26日,美国诺福克海军基地,X-47B无人机被吊运至“杜鲁门号”航母的甲板上 )

12月5日,由于伊朗革命卫队宣布再次捕获了美军的“扫描鹰”无人机,于是牵出一些媒体纷纷将几天前美国海军X-47B无人机弹射起飞测试成功与中国航母舰载机成功起降比较的发问。每当遇到这种发问时,我都会说:你没有注意到12月6日美国国会邀请观众出席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就“财政悬崖”举行的听证会吗?当下在美国最大的事情不是无人机上航母,而是怎么解决“财政悬崖”。

今年10月号的美国《航空周刊》发表一篇由巴特勒和瓦维克(Amy Butler and Graham Warwick)撰写、介绍X-47B无人机上航母的文章。文章并没有像我们国内某些听风就是雨的媒体称“未来美国航母将是无人机航母”那样,而是客观地介绍无人机上航母的项目——舰载无人空中监视和攻击系统(UCLASS)的情况。简单地说,美国海军准备在诺斯罗普·格鲁曼、通用原子、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四家公司试验的无人机中,选出一款无人机在航母上服役。该项目在2016年完成选拔,最终在2020年的实施中可安排4~6架无人机上航母尝试执行监视和攻击任务。文章还特别强调,鉴于美国军方已将任务重点从阿富汗和伊拉克转移至亚太,因此海军愿意冒技术和财政上的风险将此项目进行下去。而11月29日在马里兰州帕塔克森特河海军航空站的一家岸基弹射试验场上进行弹射起飞的无人机,就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花费14亿美元的X-47B投标项目的一号机(AV-1)。与此同时,X-47B的二号机(AV-2)已经在11月26日送往位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的“杜鲁门号”航母上,在与航母上的设备磨合后,准备于2013年进行起降试验。

针对诺斯罗普·格鲁曼的X-47B竞标试验,最早造成误读的是美国的“战略之页”网站。该网站在报道AV-1号机路上弹射成功的消息时,将消息延伸到了X-47B未来可能替代有人舰载机F-18E/F和F-35C的结论上;并称单价5000万美元的X-47B费用将比单价超过1亿美元的F-35C经济性更好,比空重24吨的F-18E/F还轻4吨,一旦替换成功将大大提高未来舰载机的作战效率。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为应对“财政悬崖”使用舰载无人机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期待固然是真的,可目前就下结论有点为时过早。那么未来美国航母面对财政压力下应该配置什么样的舰载机呢?12月6日,美国著名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发表了一份题为《削减1000亿美元国防开支的政治可行性》的报告。报告给出的清单中有一项是,未来10年停止采购花费368.28亿美元的237架F-35C舰载机,取而代之用202.08亿美元采购240架F-18E/F舰载机,就可以节省166.2亿美元。虽然报告中没有提到舰载无人机,但却引用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Jonathan Greenert)上将在2012年7月号的《海军学会会刊》上一篇文章中的观点。格林纳特上将认为,海军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对舰载机性能有限的改善上,而更应该放在注重改善远程打击用的导弹和无人机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军坚持在“财政悬崖”没有解决之前对无人机进行招标试验的举动。

现在问题已经比较清楚了,即一旦“财政悬崖”发生,美国海军的备用方案可能是推迟采购相对昂贵的F-35C舰载机,转而用相对便宜的F-18E/F取代。而用来对付中国所谓反舰弹道导弹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的舰载无人机是否能装备、成本到底有多高?目前还是一个疑问。那么是不是一旦证明了舰载无人机的费效比要比有人机更高,美国海军的航母上就真的全部换装舰载无人机呢?从目前来看显然还不是。根据海军最新公布的计划,双发的F/A-18E/F将服役至2030年,之后还是要被F/A-XX新型舰载有人机所替代。

那么,无人机与“财政悬崖”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人力成本。首先同样是12月6日美国进步中心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如果美国军方改变过时的军人医疗保险计划,在未来10年可以节省400亿美元。报告显示,从2001~2012年,军人医保计划的支出增长了300%。其次是据2012年9月国防部公布的《年度工业能力评估报告》显示,随着F-35开发项目的结束,飞机工业的劳动力老化,年轻工程师对该领域工作不感兴趣,而无人机的工业基础却十分广阔。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舰载无人机上航母只是美国海军一个“现实主义”的选择,而中国航母舰载机发展的技术路线是否要“跟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不仅中国还处于航空人才供给的高峰期,而且中国在有人舰载机的研制上才刚刚起步。(文 / 宋晓军) 航母海军财政悬崖无人机舰载机战斗机

上一篇: 家住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