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坏消息(71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未必。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在短时间内经历强烈疼痛、喜悦、悲痛或愤怒时,身体语言往往是比面部表情更可靠的判断标准。研究人员指出,人们在极度喜悦和极度疼痛时的面部表情事实上极为相似,但身体语言却能给出更多的线索。在有45名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参与的试验中,仅凭脸部照片,被调查者几乎无法判断照片中的网球运动员到底是喜是悲,但当面对全身照时,却几乎百发百中。
横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是著名地质奇观,但在过去的150多年中,科学家对其形成年代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很年轻,不过五六百万年历史,有人则认为1700万年是更可靠的数字。日前,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小组运用新的测年方式对取自大峡谷东西两侧的8块岩石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至少大峡谷西侧的形成年代应当在距今7000万年前左右,这比此前的所有预测数据都要大为提前。根据新的研究结果,不排除美洲大陆上的恐龙也曾和今天的人类一样,目睹大峡谷的雄奇。
为了吃上顿饱饭,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也不得不上蹿下跳。美国华盛顿卡斯卡迪亚研究合作组的动物学家杰里米·戈德伯恩在最新一期《生物学通信》上发表论文指出,蓝鲸在饥饿状态时为了尽量多地吃到水下的磷虾,甚至会像轻盈的芭蕾舞娘一样,在水中做出360度的转体动作。动物学家此前观测到过其他动物的转体现象,比如海豚会靠突然转身摆脱身上的寄生物,鳄鱼则在急速转身过程中用下颚打击捕食对象,座头鲸也会在捕食时打滚,虽然幅度仅为90度。遗憾的是,根据戈德伯恩的计算,尽管蓝鲸如此费力做出高难动作,也仅能多摄入10%的磷虾。
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层融化到底会不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涨?由于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2007年公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对此含糊其辞。借助过去32年间的冰层模拟结果和过去20年中的卫星数据,以英国利兹大学安德鲁·谢泼德为首的多国研究小组日前终于得出了迄今为止最准确的预测数据,而这结果相当不乐观。研究者指出,从1992年以来,冰层融化已经令全球海平面平均上涨了11毫米。目前地球南北两极冰体丢失的速度比20年前快3倍,而格陵兰岛冰层融化的速度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5倍。
公共场所中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常常预示着空气质量的低下,却原来在水中,也有通过“咳嗽”抗议污染的监督员。一个法国研究小组日前发现,生活在污染水域中的扇贝也会发出类似人类咳嗽的声音,这种声音与其他水生动物发出的声响截然不同,通过使用特殊的音频记录设备,研究人员可以在10米以外便监测到扇贝“咳嗽”的发生频率,从而对水中有毒藻类的繁衍和氧气浓度的下降提前预知。这比以往的水质分析要更节约人力。 科学科普好消息·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