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重整期的Acer步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11月2日,Acer在伦敦推出了包括超极本S7在内的十余款触控产品
)
“一个前所未有的迷雾阶段。”投资公司Hapoalim Securities的分析师凯文·亨特(Kevin Hunt)如此定义2012年第三季度之后的个人电脑商业现状,在他看来对于每一家个人电脑生态巨头而言,Windows 8在10月底的发布,不仅让2012年第三季度彻底沦为市场过渡期,更让之后的两个季度前景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谁也不敢在经济环境不明朗的背景下,确定何时个人电脑市场增长需求能够彻底复苏,以及在全球不同区域的不同消费文化背景下,目前百花齐放状态的Windows 8变形结构设计,哪种样式能博得最广泛的欢迎。更极端的观点诸如Scobleizer上Robert Scoble的怀疑:“微软在平板市场有可能失败,因为200美元以下市场充斥着低廉的Android平板,而习惯笔记本电脑键盘体验的用户又未必对Windows 8触摸屏幕真感兴趣。”
不过个人电脑制造商们却乐于看到这种Windows 8带来的变革机会,至少联想在2012年第三季度有机会挑战了一下惠普全球出货量第一位置,华硕也有机会在分析机构Gartner的报告中,保持了11.8%的同期高增长纪录,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联想同期的9.8%增速。反倒是Gartner数据中,惠普的16.4%和戴尔的13.7%同期下滑速度,远远超过了Acer饱受欧洲经济下滑拖累的10.2%下降。
对于Windows 8带来的全球消费电子生态波澜,Emerset咨询集团联合创始人达里尔·厄尔曼(Daryl Ullman)在采访中说道:“不要纠结于目前市场份额的更迭,惠普和戴尔的商业重心摇摆,明显给了亚洲制造商很多机会,但即便如此,全球前五位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也只是占据了60%的市场,传统个人电脑规模优势并没有剿灭占据剩下40%市场空间的小制造商们,更何况Android平板理论上越来越具备成为另一种个人电脑的可能,而目前各个分析统计报告都没有将Android计算进去呢。”对于Android平板的提前投入,恰恰也正在成为联想、Acer和华硕组成的亚洲个人电脑制造阵营三巨头,赶在惠普和戴尔前面的笨鸟先飞策略。
即便2011年Computex大会上时任Acer首席执行官的王振堂,曾经抱怨Windows 8在ARM平板上只采用NVIDIA Terga处理器,造成了设备开发无法多元化的局限,但是10月底微软Windows 8正式公布后,Acer还是迫不及待地在伦敦一口气推出了包括超极本S7在内的十余款触控产品,从绝对新机型的品类覆盖上,几乎对Windows 8系统表现出义无反顾的架势。这其中也包括了采用ARM架构处理器的W510,以及在固守英特尔X86架构下,低端ATOM和高端i7处理器的广泛覆盖。Acer似乎不想像联想那样在新产品的设计工程结构上进行激进尝试,反倒是希望在屏幕尺寸和核心处理器的硬件定义上做文章。当然,Acer也必须面对来自微软Surface的影响,尽管Acer宏碁全球资深副总裁林显郎认为并不存在微软和制造商之间的直接竞争,但Surface RT的499美元低价策略,还是对于整个个人电脑生态产生了间接影响,至少那些采用Windows RT版本的平板设备,被微软设定了一个价格锚地区间,其商业战略所指向的依旧是苹果的iPad,而不是个人电脑制造商们已经普遍付诸精力开发的Android平板。
Acer如何看待全球个人电脑商业竞争中的出货量之争,如何把握Acer在微软和Google之间的平衡,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Acer宏碁全球总裁翁建仁。
( Acer宏碁全球总裁翁建仁 )
三联生活周刊:Acer未来重心在个人电脑领域,还是包含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在内的多元化信息设备战略?
翁建仁:个人计算机一直是Acer的主业,将会持续发展,同时因应平板电脑潮流的市场需求,肯定要双管齐下地发展,对于未来提升市场占有率,消费者体验将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推演分析,从趋势判断未来平板电脑与增加触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市场重叠,按照研究报告的估算也大约只有6%的市场空间,笔记本电脑会被平板电脑所替代,更多的增长空间还是在于平板电脑的新用户群,满足信息阅览和个人化娱乐的平板化人体工程方向。
三联生活周刊:第三季度几份统计报告出来之后,联想和惠普胶着于谁是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第一的数字比较上,Acer无疑在出货量竞争中只能去争夺第三名,你们如何看待这个出货量的争夺?同时个人电脑在过去几年单体售价在持续下滑,新一代超极本和平板电脑是否可以抑制目前消费电子产品单体利润率持续下滑的问题?
翁建仁:首先我认为个人电脑生态明年不会萎缩,而Windows 8的成功与否,会造成这个市场到底是否会回到稳定,再回到一个缓步增长上。其次对于市场出货量的数字统计,无疑在消费电子生态规模效应的前提下,还是值得重视的,但是要有可持续增长的市场占有,首先要有用户的忠诚度。如果销量增长仅仅是因为促销,而不是因为消费者的品牌喜好度,这个市场占有是不会持久的,而过去几个月恰恰是Windows 8没有正式发布的空当期。Acer对于全球出货量的态度,更希望一步一个脚印,把握下一个消费需求。
三联生活周刊:Acer之前一直在开发Android的平板设备,最近也在跟进Windows 8的平板产品,未来Acer战略上如何协调在Google和微软之间的竞争关系?
翁建仁:2012年末我们新一轮的研发成果都围绕Windows 8,可以说是微软和英特尔传统Wintel模式的产物。当然Acer也在开发Windows RT的产品,满足X86之外ARM架构的趋势,但我们整个研发的专注度,依旧聚焦于Windows 8上。我们认为Windows依旧是一个很讲究性能的操作系统,同时也是一个通过进化迎合新趋势的成熟生态系统。长期而言,我们会持续观察和摸索,Windows 8产品下X86和ARM芯片架构之间的那个交叉点。英特尔的X86在计算性能上毋庸置疑,需要解决的只是如何进一步降低耗电,而ARM的优势是耗电少,未来需要提升计算能力,这两个不同曲线的交叉,我们很期待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
三联生活周刊:微软自己设计和组织生产了Surface,微软自己的Windows 8设备,这无疑打破了以往微软有限涉足硬件的商业界限;Google也在联合三星设计生产Android的平板产品。这种打破消费电子生态链条分工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对个人电脑制造商带来严重冲击?
翁建仁:微软和Google亲自参与硬件设计和生产,无疑是因为他们在参考苹果的战略模式。苹果拥有自己的iOS系统和特别的硬件机制,这带来了苹果专属的客户群体。而不管过去的微软还是现在的Google,他们以前拥有的都不是硬件优势,现在他们分别从软件和互联网应用角度去向苹果机制靠拢。他们低估了这个事情,低估了硬件作为服务载体的商业复杂性。所以我想个人电脑制造商的优势并没有失去,我们会持续在开放平台上开发可通用性的东西,像AcerCloud的云计算,就必须去适应新的使用环境,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用。
三联生活周刊:Windows 8的触摸界面无疑给传统个人电脑设计结构带来了很多变化机会,我们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变形设计被付诸生产,甚至又看到了外框固定的屏幕翻转和锁槽结构分体等曾经被认为过于超前的设计,那么Acer认为何种新设计结构将是未来统一化的工程趋势?
翁建仁:目前在平板电脑跟超极本之间确实出现了一些混合杂交的设计,各式各样的变形结构,这些新设计尝试,目的都是要改变屏幕和键盘的关系,达到1加1大于2的功能效益。Acer的W700和W510就采用了底座的设计,以平板结构为主,靠底座来兼顾键盘敲击需求。我们的设计师也进行过很多概念设计,“直觉”和“纯粹”这两个要素是Acer对Windows 8新设计的基础态度,我们希望使用者不必重新学习,自然而然就能适应新设备。从Acer新款S7上其实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细节,我们依旧认为1加1大于2的功能模式追求,会比一个机器能有很多种不同模式更好。(文 / 尚进) 生态电脑笔记本电脑Aceracer步调重整三星平板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