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与移动终端的交错时刻
作者:邢海洋10月19日,美国股市以4个月来最大跌幅收市,科技股聚集的纳斯达克跳水尤其惨烈,全天跌幅2.19%。谷歌和微软向市场交出的不是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那些耳熟能详的科技巨头集体陷入低迷,或许暗示着高科技领域的又一次盛极而衰。
10月初谷歌市值刚超微软,成为仅次于苹果和埃克森美孚之后的第三大上市公司,而苹果发布iPhone 5后股价蹿升,跃上700美元/股,移动网络及其终端的前景可谓风光无限。但谷歌这次股价瞬间重挫68美元,稍后更是暂停了股票交易,恰恰是移动终端产品惹的祸:去年8月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谷歌由服务商摇身一变为硬件公司,而摩托罗拉移动运营亏损5.27亿美元,下拉谷歌第三季度利润同比下滑了20%。如果仅看摩托罗拉自身的经营数据,情况更要糟糕,2011年第四季度摩托罗拉移动亏损约为8000万美元,但在2012年前三个季度里,亏损开始急剧增长,分别达到了8600万、2.33亿、5.27亿美元,摩托罗拉移动成为吞噬谷歌利润的黑洞。谷歌如梦方醒,对摩托罗拉业务行将大手笔整合,专注于少数几款盈利手机的研发,但谈何容易,当前智能手机领域90%的利润被苹果和三星拿走,留给余下厂商的利润屈指可数。现在,该是谷歌反思硬件市场赚钱难的时候了。
谷歌的挫败似乎是偶然的结果:一次高调的收购,本意于软硬件一体化的整合,却朝向不利于收购方发展。在核心业务,也即互联网搜索领域,谷歌的仍牢牢占有优势地位,在迅速发展的移动领域,谷歌的业务营收按年计算已经达到了80亿美元,而一年前只有25亿美元。并且,安卓系统已经占到了移动终端56%的份额,谷歌仍有一座挖掘不尽的金矿。
但即便是实现了软硬件一体化的苹果,自iPhone 5发布,其市值也减值850亿美元,离业界乐观预期的万亿美元退了一大步。去年,苹果卖出了9320万部手机,去年底其市值尚不足4000亿美元;苹果市值若想翻番,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贡献其大部分利润的手机出货量也应翻番,可今年第二季度,苹果的手机出货量同比只增长了28%。实际上,全球智能机的大环境已经不再适合高速增长,去年全球智能机销量逼近5亿部,增速达61%,今年第二季度速度已经降至32.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7.1%。发轫于5年前,由苹果开创的智能手机产业已经跨过了加速发展期。发达国家智能机迅速普及,苹果若想保持同样的增速,则需在发展中国家复制其成功经历,但5年后的智能手机领域,众多追随者已经成熟,另外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能买得起高端手机的毕竟是少数,低端智能机则乘机普及了。
去年智能机首次超过全球个人电脑的出货量,今年三季度则是平板电脑首超笔记本电脑,个人终端领域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处于“上一时代”的微软自然难以给出个人电脑时代的业绩,第三季度微软的净利润同比下滑22%,原因便是Windows电脑销售下降,部分收入递延。消息传出,微软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2%,而一个月以来,微软的股价已经从31.50美元下跌至28.50美元,跌幅超12%。同样,作为PC时代的代表性企业英特尔和AMD的业绩也均未达到预期。英特尔在PC处理器市场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但在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1%。在消费者从PC转向移动设备的过程中,硅谷的新老巨头们正面临盈利困境。自互联网发明以来,从PC向移动设备的转移或许是最重要的技术趋势。移动设备比PC更小,更易用也更为廉价,便于普及,无需PC的漫长成长周期,移动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普及了。硬件厂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利润被挤压,服务商则因消费者的聚集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地位。
在《福布斯》的富豪榜上,比尔·盖茨蝉联了冠军。但观察他的资产状况,却会发现这个电脑天才已经不看好技术股。由于盖茨定期卖出部分微软股票,如今微软股份在其全部资产中仅占1/5。他其余大部分财富依托在卡斯凯德投资公司,持有那些更加枯燥乏味、类似巴菲特所偏好的传统企业,如垃圾处理和汽车经销。(文 / 邢海洋) 终端PC谷歌股价交错苹果智能手机谷歌移动时刻谷歌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