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拥堵:经营割据与门票依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华山拥堵:经营割据与门票依赖0( 华山“南天门”外风光无限,但山道促狭险峻,游客通行艰难 )

拥堵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华阴市境内,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因其独石为山,势如斧劈,拥有苍龙岭、长空栈道、千尺幢等著名险道,华山对国内外喜欢挑战自我、寻求刺激的游客充满吸引力。

据《渭南日报》10月9日的头版报道,“双节”期间华山登山人数共计20.08万人,门票收入达2877.21万元。人数几乎比去年“十一”的11.46万翻了一番。当地导游刘若云告诉本刊记者,华山每逢长假就人满为患,历来如此。

今年客流最集中的10月2日至4日,每天进山人数近4万。这是华山主景区最大日容量的两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退休教授吕仁义告诉我们:“我带着60多人上山做过测算,按照6~7米的游客间隔,华山的最佳游览容量是6000人。尽管现在景区扩容了,最佳客容量顶多1万,最大容量超不过2万。”吕仁义教授关注华山景区规划多年,是最近一次《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年)》评审委员会的成员。

华山拥堵:经营割据与门票依赖1( 年过七旬的挑夫正在将80斤重的水泥和日常用品运送上山,然后再将山顶游客遗弃的垃圾背下山,每次的酬劳在20~30元 )

在游客拥堵最为严重的10月2日,内蒙古游客董立文及妻子王娇在华山景区东山门停车场被人捅伤。根据华阴市警方的调查结果,当地农民刘渭军和王琪在等待退票时与董立文发生争吵,掏出折叠刀捅了董9刀,捅了董妻2刀。

事发时是22点半,在这之前,要求退票的游客砸了东门售票处的玻璃。

华山拥堵:经营割据与门票依赖2( 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游客往返只能走这一条道 )

西安远大国际旅行社的导游郭惠宁说:“我带团游华山也有10年了,游客因为拥挤发生口角,甚至打架的情况咱也见过不少,但售票窗口被砸还真是第一次。”

网上一篇《一个妈妈的写实华山之旅》的帖子描述了山上的拥堵情形:买了索道票却因排队太久,只得用近4小时走下山,再走蜿蜒8公里的黄甫峪公路才能出山,而夜晚骤降至10摄氏度的气温、山上哄抬食品价格的商贩、退票依旧要排长队都使得游客更加恼火。

“那天我7点带团上山,人挤人,根本没有插脚的地方,游客脚边满是果皮、方便面袋子,整个气氛就很容易暴躁。”刘若云说。

华山景区旅游票价不菲,门票180元,北峰索道往返150元,摆渡车往返40元,票价合计370元。由于景区对未能进山的游客实行全价退票,不少当地村民低价回购游客的门票,然后排队退票,赚取差价。当地人告诉我们,那天赚了一两千元的大有人在,还有赚了上万元的。

事后,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向游客致歉并做出情况说明:“2.7万余名游客在半日之内‘井喷’式进入华山东线景区。由于部分游客情绪激动,提出退票,并且鼓动部分群众闹事,拦截阻挡景区专线车辆正常运行,导致游客无法上下山。”

从索道下关到售票处的黄甫峪公路宽不足6米。“当时华山汽车公司一、二车队的中巴都开来摆渡客人,可是路太窄,被人群和私家车占住了,摆渡车动不了。”刘若云说。

景区容量

华山主景区的最大日容量究竟是多少?我们得到了三种版本:1.5万,2万,2.5万。而华山管委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王鹏回答,准确的数字他也不知道。

渭南市市长徐新荣在10月8日回应媒体,今后将建立华山景区限额制度,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华山景区登山游客上限并向社会公告,一旦达到上限即不再售票。

“这说明,华山之前没有游客容量限制的意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马耀峰说。

上海游客刘先生评价道:“景区卖票就是把游客当成菜嘛,足料烧烧嘛好吃的,烧不过来了就都往锅里扔,反正烫一烫也一样吃的,钱反正赚到了。”

吕仁义教授告诉我们:“华山主景区的游览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游览面积是指山道、观景平台这些能站人的地方。

“华山的精华在苍龙岭,长百余米,宽不足三尺,这是连接北峰与东南西三主峰的唯一通道,岭脊如刃,两侧空绝。”郭惠宁介绍说,比苍龙岭更窄的、仅容一人通过的天梯、山道还有多处。

因此,无中断、无控制售票的结果就是:游客长时间滞留。

根据华山管委会的声明,10月2日当天的游客达到3.9万人。“这只是当天进山的数字,不包括前一天还没下来的。”刘若云说,“华山适合两天游,早上可以看日出,10月1日晚,山上宾馆都是满的,据我所知,2日的人数差不多有5.5万人。”

正因为如此,当天的游客早上8点开始排队买票进山,到晚上21点才走出山门。

为了缓解拥堵,多年来扩容与分流一直是景区工作的重点。

华山地质公园总面积159.28平方公里,景区包括主景区华山、西岳庙、仙峪、玉泉院等景点,其中主景区华山由“五峰三峪”组成。北峰索道1996年建成后,游客陡增,“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也就此终结。“黄山、泰山都有3条索道,玉龙雪山也有2条,华山只有1条,不够用。”刘若云说。

如今,游客可以选择西线的华山峪、东线的“智取华山路”徒步登山,也可以乘坐东线的北峰索道。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投资3亿多元建设的西峰巨灵索道也预计于明年投入使用。

除此以外,王鹏向本刊记者介绍,2010年以后,华山景区投资近4000万元,新建了7条、拓宽了4条登山步行复道,总长度近6000米;建设了20多个观景平台,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并对玉泉广场停车场、西岳庙广场停车场、集灵路景苑停车场、东山门停车场进行扩容改造。

郭惠宁告诉我们,登山复道拓宽虽然达到了扩容的效果,却也削弱了华山的险峻特色。例如“昔日宽仅容足,行人到此须贴崖壁,擦耳而过”的“擦耳崖”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吕仁义教授也不认同追求人数的发展思路,他反对修建西峰索道,因为这将破坏主峰的珍贵植被。

即便如此,扩容进度仍与游客增速相形见绌。

除了近年来知名度的提升,这与华山便利的交通条件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华山“东护中原、西望长安、南接秦岭,北瞰黄渭”。如今,5条交通干道贯穿此地:陇海线、郑西高铁线、连霍高速、310国道以及西潼公路。考虑到自驾游大势所趋,华山景区所面临的矛盾将愈发突出——是满足游客容量,还是保持立身之本。

多家经营主体

10月2日这天,拥堵的并非华山一家。

故宫以超过18万人次的接待量创下新纪录。“十一”期间,南京中山陵日均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超过其最佳接待量的10倍,厦门鼓浪屿也达到接待量的9倍。然而,为何华山的拥堵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本刊记者走访后发现,原因有两点:一是索道运力有限;二是各环节独立经营,游客只得重复排队。

黄金周期间,70%的游客计划乘坐北峰索道上下山。该条索道建成时号称“亚洲第一索道”,缆车线全长1524米,落差755米,5~10分钟即可到达北峰。但是,其理论上每小时的单向最大运力只有1000人/次。以每日2万人乘缆车上山计算,需要运转20个小时。

陕西华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芦鹏程告诉本刊记者:“从10月1日到6日,缆车每天凌晨4点半开始正式载客,一直持续到夜里23点。”

2日当天,客流与运力之间的巨大差距暴露无遗。在听到景区工作人员提示步行下山比等索道排队节约时间后,不少游客选择了步行。

表面上看,索道运力是固定不变的,而第二点祸端似乎容易矫正。

乘坐北峰索道上山的游客只有景区摆渡车一种选择可以到达索道下关。他们需要排3次队:1次买门票,1次买摆渡车票,1次买索道票。

这无疑增加了游客在景区的滞留时间。

东山门售票处仅有4个售票窗口,其中右边的两个出售景区门票,左半边的两个出售摆渡车的车票,而当天被砸的正是这半边。索道票则需要到达索道下关后另行购买。

这三类票对应的经营主体分别是华山管委会、华山汽车公司、华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

在华山景区,华山管委会的级别最高,与华阴市政府(县级市)同属渭南市政府直接管辖。华山景区的门票收入由管委会收取。作为财政非税收入,这笔钱按照“收支两条线”的方式,交由渭南市政府财政局管理。

管委会下辖两家企业: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与华山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原则经营。前者负责盈利的业务,旗下又有20多家小公司,包括主景区里的住宿、餐饮、客运以及旅行社。后者负责环卫、园林、消防、防汛等方面的业务。华山汽车公司就是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第一车队负责黄甫峪公路专线,即从各售票口到索道下关的摆渡,车辆为灰色;第二车队为绿色,负责西岳庙、仙峪等景点之间的游客运送。摆渡车票收入由旅游集团管理,向华阴市政府交税。

而陕西华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是由新加坡高技术公司、华阴市华山公路索道总公司、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中外合作企业。从建成至今,陕西华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每年给代表华阴市政府的华山公路索道总公司分红,从建成至今累计向华阴市上交利税4.2亿元。

利益博弈

至于为什么三家不能合并为一个窗口卖票,芦鹏程认为,三特索道的收入主体面向华阴市政府,管委会的门票收入面向渭南市政府。“华山三特情况特殊,运行39年以后,这套设备就归华阴当地了。”

而有关人士则透露,华山汽车公司希望拥有更高的财务自由度,而怠于实行摆渡车收入与门票收入的合并,“钱在自己手上,想什么时候用也不必请示、审批,多省事”。

除了这三家,即将开通的西峰索道又带来了一家新的经营主体:陕西太华旅游索道公路有限公司。

内部人员有传闻,今年太华索道与管委会综合执法大队的员工曾大打出手,造成多人受伤,根本原因在于双方股权分配没有谈拢。本刊记者就此事询问华山管委会信息中心主任潘向明时,他未予回答。

马耀峰教授是《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年)》评审委员会的组长。他认为从理念上来看,存在多家独立的经营主体并没有问题。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开,以及经营权分散并不必然导致运行混乱。全国其他景区也有类似的运行模式。

但问题在于,目前这几家经营主体之间的运行方式有待磨合。如果管委会只负责监督和规划,无疑这个体系就更明晰。

“一票通完全不存在技术障碍,利益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博弈是经营割据背后的原因。”马耀峰教授指出:目前各家主体只考虑本部门的方便与利益,缺乏综合统筹。

华山景区的管理体制之变将政府部门之间的角力呈现得更为鲜明。1998年,根据陕西省“政企分家”、“规模经营”的思路,华山景区从渭南市划归给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后者为省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而到2008年,华山景区又从陕西旅游集团单独剥离出来,归还给了渭南市地方政府。

门票依赖

华山景区拥堵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西部旅游业发展中遭遇的瓶颈:过分依赖门票。

“很多人批评华山景区是利益至上,不顾游客的旅游质量,这只是表面原因。”导游郭惠宁说,“不想赚大钱的景区不算好景区,这没什么好避讳的,关键问题还是华山旅游仅能以量取胜。”

根据华山管委会提供的材料,2011年华山景区全年实现购票登山人数191万人次,门票收入2.0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42%和113%。

华山景区门票是一票制门票,包含华山、西岳庙、仙峪、玉泉院四个景点,游览2日内有效。这曾引起游客的质疑,毕竟如此的一票制并不划算。记者询问了20多名游客,大约一半人不知道或者不打算去门票所含的其他3个景点。180元的旺季票价也追上了其他山岳型景区(国家5A级)的价位:黄山230元,九华山190元,庐山180元。

马耀峰教授告诉本刊记者:“西部的旅游发展,需要破解单纯依靠门票收入的路径,形成旅游经济的多元化,比如增加山下餐饮、住宿的特色,比如增加服务,其实华山的温泉也是很好的资源,只不过知道的人不多。”

王鹏告诉我们,华山旅游的工作思路可以总结为“山内扩容,山外留客”。受限于华阴目前的宾馆接待水准,“留客”的任务更为艰巨,但也更为重要。

根据马耀峰教授的研究,华山游客的“空间行为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廊道体验,寻求艰难的爬山过程带来的自我挑战与休息所带来的满足;二是感悟山岳文化,通过“比德”领悟自然。因此,在以前,游华山的一般玩法是两天。而现在有了索道和便捷的交通,游客们快进快出。爬山演变成纯粹的观光,这弱化了廊道体验,遑论类似“与竹同谦”、“与莲同洁”这样的心灵感悟了。在华阴住宿的游客人数也没有显著增加。

旅游产业要素多元化是华山面临的长期课题,这需建立在地方政府重视与在服务意识提升的基础上。(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部分消息源为化名)(文 / 王珑锟) 拥堵刘若云门票割据依赖华山投资华山风景名胜区华山经营华山索道马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