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未来的房子

作者:李伟

投资未来的房子0

一旦考虑到“未来”,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便不由自主地苛刻和复杂起来。因为人们对“未来”的起点与规划是不同的。规划中的“未来”,可能是开始退休生活,可能是孩子独立工作之后,也可能是财务自由后的日子。而人们的志趣与家庭结构又各不相同。那么属于各种“未来”的房子必然多种多样,是一个与个性有关的答案。

所以,未来的房子只和人未来的需求有关。可能你会希望让子女享受到便捷、高质的教育;需要照顾父母的同时有高效的医疗资源环绕左右;你会退休,退休后的需求更复杂多样:养老、学习、陶冶性情、健康、知己临近、老有所为……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在房子上均或多或少地得到满足。住宅已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而是家庭与生命的承载体,是生产与创造道德伦理最基本的单元。

如建筑师贝聿铭所说:“房子给人带来的最大收益莫过于生活收益,中国人选择居所凝固着人们的欲望、情感、审美、希望和追求,对中国人来说,房子是社会生活的资格证书,是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门票。”

而在开发商看来,住宅不能再以职业、收入、年龄等这类“物理”方式去把握客户,而是根据客户的内在价值以及不同的生命周期去追求客群。比如注重教育的望子成龙家庭、关心健康的幸福晚年家庭等。

一个能让人安身立命且面向未来的好房子,已经从过去相对狭窄、单一的价值观过渡到今天的多维需求。注入资源的多少决定了房子的价值。过去人们更注重环境、建筑本身、交通便利程度等显性资源,现在更是将医疗、教育、情感等长期性资源纳入其价值体系。

比如现在的生态社区,最新的观点已经不仅仅是新兴科技支撑下的居住与社交的场所,环保、节能、亲近自然等公认的“生态属性”已远远不够,还加入了对教育、爱好、心灵成长、邻里关系、文化、生命关怀等更多社会与精神层面的需求。人们希望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集中社会需要的全部元素,并解决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所有问题:可持续地生活、和平解决冲突、创造就业、庆祝和享受生活。

所以,投资未来的房子一定是尽可能多地满足以上需求。尽管人们对于未来好房子的理解和要求并不一致,但如果回归到一个生活者的视角就会发现,我们这个时代正在酝酿着一次新的人类发展范式的变革: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已然具备,需要的是对未来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想象。

近10年来,新住宅运动进行了各种大胆的尝试。无论是远离喧嚣的生态住宅,还是强调邻里关系的养老社区,或是追求贴近社会各项资源的城市住宅,都在寻找未来房子与社区的可能性。尽管其形态差异很大,但蕴含在其中的哲学内涵却指出了未来房子的终极目标: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融合,崇尚自然的同时要求环保节能,并由此衍生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平等相待、和谐共处、可持续生活的精神信条。

一种真正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理想的居住模式最终指向的是生活的核心载体——好房子。人们所期望的未来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怎样的居所,在这层意义上,选择居所就是投资未来。(文 / 李伟) 房子投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