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穿戴的珠宝
作者:李晶晶( 陈世英 )
巴黎古董双年展
夜幕降下,落日西沉,余晖映照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色彩千层万变,丝丝秋风掠过,景致、心境美不胜收。香街两旁挂满了今年巴黎古董双年展的海报,这是第26届了,一个非官方举办的博览会能做半个多世纪,实为不易。香街上各家名店为了配合这次展览,纷纷在17点之后开起派对,香槟、美食、美景,真是热闹。
这一次的古董双年展依旧在巴黎大皇宫举行。从香榭丽舍大道转进丘吉尔大道(Avenue Winston Churchill),右边为大皇宫(Grand Palais),左边是小皇宫,大小皇宫和塞纳河上金碧辉煌的亚历山大三世桥,都是为1900年万国博览会所建,由建筑师德格拉那及卢伟两人共同完成。大皇宫可谓巴黎的传奇建筑,整座建筑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穹顶展览馆,1993年因穹顶的一块玻璃意外掉落而闭馆重修。经过更换1.5万根铆钉和1.6万平方米的玻璃,重新浇筑了6600立方米的混凝土和1万吨水泥,并且以60吨油漆重刷了11万平方米外墙后,于2005年举办“欧洲文化日”之时重新对外开放。
巴黎古董双年展的前身是1950年出现的“古董集市”。确切的时间为1956年,由古董国家联合会主席皮埃尔·范德梅尔施(Pierre Vandermeersch)先生主持创建。当时建立双年展的主旨是创建一个展示美丽物品的场所,这些物件的美感可以和来参观展览的女士们相媲美。展会的雅致、声誉和隆重能够让艺术品爱好者和收藏者们共襄盛举。在随后的几年里,像安德烈·克维利(André Crivelli)、让·拉克鲁瓦(Jean Millies-Lacroix)、皮耶-路吉·皮兹(Pier-Luigi Pizzi)、让-米歇尔·维摩特(Jean-Michel Wilmotte)和克里斯汀·拉科鲁瓦(Christian Lacroix)这样的人士相继贡献出他们的作品参加盛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皇室贵族以及古董和珠宝收藏家云集。
1962年,第一届现代模式的双年展在巴黎大皇宫举行,此后每两年一次,逐渐成为全球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古董艺术博览会,每次都汇聚世界顶级古董藏品及艺术品,这已成为法式奢华与生活艺术精髓的象征。2006年,第23届双年展重新回到维修一新的大皇宫举行。
( “灵眸生花”——颈链、戒指及胸针 )
华灯初上,此时已是晚上20点,宾客陆续来到大皇宫参加晚上的Gala Dinner,“Gala”在法文里的原意是盛宴、盛会的意思。首场Gala Dinner于1996年开始,是一个以慈善为目的晚宴,每年募集来的款项全数捐给法国巴黎医疗基金会。此后,Gala Dinner成为每一届巴黎古董双年展上最令人瞩目的活动之一,也是巴黎社交圈每两年最为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当晚我和朋友一起参加了Gala Dinner,好友说了一句话,可谓是对展会精辟的概括:“展厅华丽让美女们更美,而美女们则不如她们身上佩戴及展出的珠宝炫目耀眼。”
为使本届展会更具特色,展会主办方——法国国立古董商工会主席克里斯汀·戴克(Christian Deydier)力邀有“老佛爷”之称的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出任艺术总监,设计大皇宫场馆。卡尔·拉格斐从第一届世博会的热气球中汲取灵感,将巴黎大皇宫打造成一个19世纪法国商人出售亚洲丝绸及其他舶来品的“大集市”。在他心目中,丝绸进口有着独特的情感意义,它不仅是法国高级女装定制的起点,也是法国时装工业的重要转折点。此次设计的另一部分灵感则来自1852年在伦敦水晶宫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为的是呈现出“1860到1890年在法国举办的各种世界性博览会的精华版”的效果。
( “玲珑宝盒”——颈链 )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奥斯曼男爵对巴黎重建的完美规划与波旁宫等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元素赋予了巴黎灵魂。但我希望世人能看到巴黎城和巴黎古董双年展一样,展现出时代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步伐。”卡尔·拉格斐当晚依旧以他的经典造型出现,黑色墨镜,黑色外套,白色衬衣,修身的黑色长裤。他的出现,让名媛贵妇们没能把持住,尖叫声、掌声不断。“老佛爷”显然见惯了大场面,从始至终优雅从容,连吃饭时墨镜也没有取下过。
卡尔·拉格斐设计的“大集市”奢华雅致,由亭子、花园和喷泉组成,常令人幻觉身临繁华集市一般。全球知名的珠宝、古典家具品牌以及古董商、珠宝商化身成集市里的大卖家。而自己便成为来这里寻宝的人。
( “翩翩系列·蓝罗”——胸针 )
华人设计师——陈世英
巴黎古董双年展开办至今,每届都会有经营中国器物的外国古董商参展,但从没有中国人以展览方的形象出现过。今年来自中国香港的陈世英(Wallace Chan)获邀参加,成为该展览创办半个世纪以来首位华人珠宝艺术家。他的出现,备受西方各界的关注。法国国立古董商工会主席克里斯汀·戴克说,中国设计师的参加,会给双年展注入不一样的新鲜活力,让沉闷的欧洲兴奋起来。
( “玉楼宇殿”——戒指 )
陈世英的珠宝品牌是以他的英文名字“Wallace Chan”命名的,以高档定制为主。一年设计创作70件左右,其中大多为小件的耳环、戒指。成组成套的一年不过屈指可数的几套,有些作品甚至需要花费五六年时间才能完成。这次参加巴黎古董双年展,陈世英带去了30件全新的作品。他告诉我,双年展的参加与审核都非常严格,必须先成为会员,之后他们要了解你的品牌每年有多少销售额,你的客户是谁,还需要他们两位会员推荐。珠宝类的展品不能是两年内在市面上出现过的,以保持客人对展品的新鲜感。
2008年,陈世英被莫斯科国际艺术展览会邀请,那次他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参展的都是卡地亚、梵克雅宝、宝狮龙、宝格丽等这类传统的高级珠宝品牌,陈世英的出现,让大家很惊讶,怎么会有中国人在?毕竟珠宝设计一直是欧洲的强项,佩戴珠宝的习惯在欧洲也有漫长的历史。
( “玲珑宝盒”——颈链 )
在莫斯科的展览中,梵克雅宝的CEO来到陈世英的展台前看了许久,他说:“Wallace,你一定要参加巴黎古董年展。”那时候是5月份,9月的时候,陈世英特意飞到巴黎。“我一看这个展会,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因为全球顶级的珠宝品牌全在这里展览,我觉得来到这里,便能把自己对珠宝的精神、对艺术的理解呈现出来,会给世界一种新的想法,不是停留在过去,说中国只会加工,没有自己的设计。”
参展的审核很复杂,好在陈世英与佳士得亚洲区主管、法国人高逸龙(Francois Curiel)交好,高逸龙是国际上非常知名的珠宝专家,他跟克里斯汀·戴克是几十年的好友,于是推荐陈世英参加双年展。“克里斯汀·戴克一看我的作品,他就说这个珠宝艺术和其他的完全不同。现在欧洲的品牌很迷茫未来珠宝的方向,突然间有一个中国人的不同常规的设计出现,让所有人耳目一新。”陈世英说。
( “悟禅知翠”——胸针 )
珠宝首饰都以金属为骨骼、宝石为皮肉,如何能将骨肉相连?传统是采用金属爪根的。然而,要将珠宝作为一件雕塑品,外露的爪根难免有点儿煞风景。为力臻完美,陈世英创造了一种新的嵌接技术——“钻石爪嵌接法”及“内格榫卯嵌接法”。前者是摒弃传统金属爪脚的应用,直接用钻石和宝石来做嵌接;后者是运用明式家具的接合方式,给进行镶嵌的物料(包括钻石、玉石、珍珠等)做特殊的切割,形成榫与榫眼一样的凿枘,令不同的物料无需爪脚亦能互相紧扣。
这次双年展上,陈世英带来了一只晶莹剔透的蓝色蝴蝶,随时欲飞入花丛。这是他翩翩系列之“蓝罗”(胸针)。蝴蝶使用三颗共25.64克拉坦桑尼亚石,其中主石为16.17克拉,钻石、冰种翡翠、青金石、蓝宝石为辅助材料。为保留蝴蝶的自然绚美,并给予宝石光、色、形、态更广阔的融合空间,传统的金属爪镶被放弃。蝴蝶的身躯由三颗坦桑尼亚石组成,经过精妙计算,其间仅以两颗马眼形钻石嵌接。马眼形钻石除固定功能外,亦能辅助主石光彩的呈现。
在陈世英的设计理念以及技术创新中,都蕴含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这与他自幼学习分不开。陈世英的叔叔是做象牙雕刻的,他16岁的时候就跟着叔叔当学徒。象牙是纤维组织,每一根象牙又都有自己的形状,要在有限中创造出不同的题材,不仅需要知道如何断刀,还需要了然于心的构图。对于没有绘画基础的陈世英来说,这些是有很大的困难。学了9个月,技术依然很差,于是陈世英报班上夜校。他说:“后来就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以前我们一起当学徒的师兄弟们后来都改行了,时代不停地进步,我们怎么可能在不懂绘画的前提下去做一件雕刻艺术品呢。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去学素描、学油画、学国画,还有设计理论。”
之后陈世英又接触了珊瑚雕刻、孔雀石雕刻、水晶雕刻,及黄花梨家具上面的百宝镶嵌工艺,他对所有没有接触过的材料都很好奇。“我对西方珠宝的铸造很熟悉,对中国传统的各种工艺也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我会试图把它们全都融合在一起。”展览中一枚名为“玉楼宇殿”的戒指,以19.01克拉黄钻为中心主石,以表现古代宫殿的主体,周边匀称地镶上8颗翡翠圆珠,每颗翡翠上再镶白钻和黄钻各4颗,形似宝殿的飞檐翘角,达至视觉平衡,结构严谨而对称。飞檐翘角之下,镶满闪钻的华丽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物横梁和立方柱交接之间的结构,有承重及装饰作用。戒指上卷曲的线条,是流水、波浪、浮云、蔓藤,融入了中国文化美学形象。翡翠珠内,亦另有乾坤。经过力学计算,先挖空翡翠圆珠,再植入充满机关的金属造件,以嵌拼彩钻,此举赋予翡翠圆珠金属镶嵌的功能,并运用翡翠圆珠的张力与拉力,将主石和戒环融为一体。这种“隐闭式翡翠圆珠镶嵌技法”,亦为陈世英首创。
做珠宝是需要有资金支持的。最初陈世英没有钱,全部是来料加工,客人给他材料,他出设计方案及完成制作。逐渐他会买一些便宜的材料,做成成品,供客人挑选款式。一次,一位客人看到陈世英所设计的珠宝后说,这么普通的材料太浪费手工了,不如我去买一些好的材料给你做吧。1974年,陈世英成立了“宝石工作室”,2007年正式将其命名为“Wallace Chan International Limited”。
在陈世英看来,要了解每一颗宝石的底蕴,都要先倾听它们的故事,窥探它们的色相;而知识不假外求,要展现宝石的光辉色彩,则要精通光学、宝石学、色彩学、冶金学,才能深入创作,使宝石互为依存。而设计珠宝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按照人的个性、品位、气质去创作。所以每次看到客人带来一颗宝石时,陈世英就会想,这个宝石跟这个人有什么关系?如何透过工艺将两者融合为一体?于是陈世英开创了“可穿戴的雕刻艺术品”。
世英切割
10多年前,陈世英在做一些成套的珠宝时,发现使用常规的黄金、铂金虽然好看,但整体太重,不宜佩戴,这个就不能称为珠宝了。这时,陈世英找到了一种新的金属材料——钛。
钛金属发现了80多年,由于其坚实又轻便的特点,以往只被用在飞机、潜艇等运输工具的外壳和仪表、电子装置等领域。陈世英向我介绍道:“钛金属的熔点高达1700摄氏度以上,记忆性强,不易铸造,温度过高时也容易脆化。这种拥有很强的硬度、记忆力、重量却只有黄金的1/5的金属,一旦被引入珠宝设计领域,设计空间顿时被扩张到5倍之多。钛的记忆力是黄金的10倍,如果镶嵌一枚钻石需要米粒大小的黄金,那么钛就只需要米粒的1/10,而另外9/10被释放出来的空间,能令钻石放射出更亮的光彩。”
当Statement、Oversize风格在高级珠宝界大肆盛行时,大多数女人都遇到了两难的境地:既不想让耳垂被沉重的贵金属拉得变形,也不敢长时间佩戴假珠宝以免发炎。于是,既轻又有杀菌功能的钛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便被设计成巨大夸张的艺术造型,别在丝绸、雪纺衣服上却轻得丝毫不会下坠。钛虽好,可有着很大的制作难度。钛被焊接的时候很脆,用常用的珠宝焊接方式它会断裂,而且熔点很高,冷却很快,用传统车床去锻造根本无法相连。钛被铸造时需要完全真空的惰性气体去保护。“它有波长,也有人性,你烧它,它会有抗拒。我们要克服,只有跟它沟通,好像哄小孩子那样。”陈世英向我介绍着繁复的工艺。
钛的硬度是一个问题,它的熔解温度是1700摄氏度,而且活性很强,必须在真空状态下让它达到1700摄氏度时,才能达到你所需要的形状,如果吸入氧气,金属会变成粉末状。在真空环境里把它解体的技术并不是用火烧,也不是用分解黄金所用的高周波。黄金一般是利用高周波或中周波离心浇铸机将黄金配料熔化后,再倒入石膏模中浇铸出铸件。分解钛使用的是正负电极,钛放在中间,上面是正极,下面是负极,通电之后中间的钛就会受到冲击,这时需要钨,对钛进行分解。分解后还要解决容器与浇铸的问题。陈世英花了8年时间,克服钛的物理秉性,令本来抗拒铸造和镶嵌的钛,得以在珠宝艺术领域发挥潜能,以其轻巧坚硬的身躯,成就珠宝的骨干。
陈世英在这次展览上还展出了他的经典系列——“悟禅知翠”(胸针)。使用天然且色彩均匀的帝王翡翠为蝉身,蝉翼薄如发丝,身上颗颗晶莹翡翠珠皆以精工镶嵌,又以彩钻捆边、红宝点睛。蝉儿手抱的宝石,正面是翡翠,背面是温润的紫玉。用钛金属做蝉身肢干,纹理细致。这枚胸针,体量很大,亦可放于肩上,但拿起来的时候却手感很轻,这便是钛的优点所在。
陈世英说,这个只是科技工艺的过程,设计中怎么将人内在的精神呈现出来呢?在我看来这个更为重要。一件作品,工艺重要,宝石重要,创意也重要,但是内在的精神更重要,这种内在的精神会对人有一种提升。
陈世英珠宝赏
仙渊·颈链
彩钻、彩色刚玉、水晶
Cygne,法语,意指天鹅,音似“仙渊”。渊为回水、旋动的水。全然由天地孕育而成的水晶花主石,形状如天鹅展翅之时,因其曼妙姿态四溅的水花,以黄钻象征的水花回落在湖面之上,又泛起了涟漪,水之变幻,是为“仙渊”。水晶花之上以钛金属巧雕而成的天鹅,身上镶了三颗钻石,钻石底部又嵌以闪钻,增强作品的光彩。
女娲·戒指
橄榄石1颗 45.18克拉、紫晶、钻石1颗2克拉
43.18克拉的橄榄石,色如橄榄,鲜嫩欲滴。橄榄石配上紫晶,仿如天上绚烂多姿的彩霞。为了要表现生孕之门的奥妙,所以在紫晶的中心镶了一颗钻石,以其璀璨代表生命的奇迹。陈世英则以宝石展现女性的美。
海国伊人·颈链
海蓝宝1颗379.21克拉、钻石、蓝宝
379.21克拉的海蓝宝,蓝中带绿,色彩幻化,剔透明亮。作品以海蓝宝作为主石,而周边点缀以小钻,闪闪璀璨。陈世英又把小海蓝宝反过来镶嵌,以强调主石的光彩,亦巧妙地把目光集中于主石之上。破格的镶嵌手法,以宝石建构出不同造型,丰富了作品形态。主石之下,是一串白钻、蓝宝和水晶,形态优美如小巧玲珑的吊钟花。颈链的尾段亦缀以海蓝宝,不忘点缀伊人颈背的美感。颈链本身以钛打造,圈圈互扣,犹如倒转的沙漏,细致至其边缘,亦钻石密布,一丝不苟。每颗水晶内外,亦镶以钻石、蓝宝,层层入扣,耐人寻味。
翩翩系列——娉婷·胸针
翡翠(32.25毫米×11.57毫米)、钻石、粉红刚玉
传说蝴蝶是造物者为了留住美丽而造的,从天空取来一点蓝、树木拈来一点绿、太阳抹来一点黄,到了日落时分,再晕上一点红、橙、紫、墨……装饰成蝴蝶斑斓的翅膀。自然界的清露与芬芳是蝶儿生命的泉源,绚丽的缤纷织染了蝶儿的衣裳。
春风永巷闲娉婷——“娉婷”为佳人的别称,有诗形容三国时期“二乔”国色为“大乔娉婷小乔媚”。文化之间,巧合之处,是英文Painting意为绘画,音同“娉婷”,诚言蝶舞亦如画。
仙尘·戒指
猫眼红宝石13.87克拉、红宝石、彩钻
一颗13.87克拉的红宝石,它呈现一条神秘的猫眼线。拥有猫眼线的红宝石,珍贵而稀少。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红宝石及彩钻,仿如随水荡漾的珊瑚,自然又不规则。作品参差交错地排列,呈现宝石长成的过程——优美艳丽的主石。作品又以钛作为骨干,其色彩幻化成与宝石配衬的暖色调,增强作品的和谐感。此外,钛身雕以木纹雕刻,彩钻镶嵌于木纹之间,在伊人的指间透露闪烁的光华。
苍龙教子·胸针
帝王翡翠一颗15.18毫米、翡翠、红宝石、彩钻
龙的传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糅合了龙的多个典故。中国人以作为龙的传人为傲,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但根据传说,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各有其性、所好。在中国古代建筑之上,由宫殿至庙宇,从大门铺首到兽顶殿角,均满布龙子的足迹。因有异禀生性,龙子肩负不同使命,守护人间凡世。
钛金属打造的紫色龙身镶满黄钻,缀以彩钻,闪烁的是金龙灵光。小龙身嵌白钻,仰望龙父,如子受教。龙角为帝王翡翠,架于黄钻龙身之上,龙首更显出众。龙父双目炯炯,点缀其睛的是两颗鸽血红宝,色泽艳丽鲜红,象征看破红尘。其龙舌是珍贵的红珊瑚,这古代中国的皇室贡品,正诉说着中国远古文化的精蕴。父子之间,龙父手中,是翠色透剔的帝王翡翠珠主石,神乎奇技,在于其爪镶之无影无踪,完全不着痕迹,仿佛只凭龙父以龙爪托着般,其爪中之宝,寄载着一个文化的神话。玲珑水润,碧浓盈郁,龙之玉乃玉中龙,极具王者之风。
(文 / 李晶晶) 珠宝巴黎钻石蓝宝石翡翠戒指珠宝设计双年展穿戴珠宝知识陈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