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金岁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生命不可复制,赖活有赖活的享受,不到十分痛处没谁愿意选择安乐死去。尽管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可是古往今来阴曹地府也没放过谁,不过却少有人能够做到陶渊明“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那般豁达。王侯将相的岁月流金,纵然是玉堂金马也拒绝不了生死轮回。比如公元前529年“好细腰”的楚灵王,虽然在审美观上给后人留下一个艺术性的研究课题,可这位却死得很没创意。先杀侄子夺权上位,后来自己的儿子又被其弟绞杀,楚国的历史就上演了兄弟阋墙的人间惨剧。楚灵王奉行霸权主义,实行高压政治,这是其失去臣忠民心的根本原因,直接导致他最终吊死在旧臣之子家的矮梁上,实实在在地给诸侯界丢脸。
在春秋战国这个风雷激荡的年代,楚灵王一心图谋疆域拓展,“志小天下”。事实上也的确做到了,在当时能与晋国势均力敌。尽管楚王好大喜功还很好色,死法也很不讲究,但是公元前300多年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的结局与其比较起来,真是让诸侯这一行当颜面尽失。其实,赵武灵王也是位十分了得的君主,推行“胡服骑射”这种机动灵活的军事策略,让赵国逐渐成为军事强国。弱国无外交,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充当了一回国际警察的角色,直接插手秦国新君人选事件。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赵武灵王却在家务事上着着实实地绊了一跟头。武力值强悍到北上西进跑马圈地的一代君王,最后却死在“昏”字上。
赵武灵王的新妇吴娃,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赵王疼惜新妇时候就废了与前妇所生的大儿子太子之位,扶立了与新妇所生的小儿子。之后眼看年长的大儿子在小儿子面前屈身称臣,于是为父的恻隐之情泛滥,“心怜之”,打算将赵国一分为二,俩儿子各事半壁江山都为君王。已经是赵惠文王的小儿子自然难见老爹这种分裂祖国的愚蠢行为,经过一番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赵惠文王将反动派一举歼灭,赵武灵王被困行宫内弹尽粮绝,三个月后活活饿死。可惜赵王的胡服骑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未能被后世君主视为军事手段,到了马上起家的宋家王朝,后世子孙再也不复先祖勇。
“重华夏,情夷狄”的儒家政治,在宋代算是基本的外交策略了。轮到宋仁宗赵祯接掌大宋后,与西夏的战争中劳而无功,只能是议和了事。如果以开疆拓土文治武功来衡量和评价一个皇帝,那么赵祯什么也算不上。在重文抑武的宋朝,舵手赵祯成就了包拯、司马光和范仲淹这些名臣,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六名活跃在其治下。“狸猫换太子”的主角赵祯皇帝宽厚文治,也做到了边界稳定人民安居。这位仁民爱物的皇帝,能够被后人评价其“仁宗盛治”有远过“贞观”和“开元”的成就与业绩。他一生对读书人极为仁厚,想来读书人难免也有饰非之笔。在位四十余年的时光摇落,他使百姓岁月静好。公元1063年,53岁的赵祯病逝,膝下无子。赵祯算是个好皇帝,可是岁月还是伤害了他。(文 / 钟师傅) 历史赵武灵王楚灵王赵祯流金岁月宋朝宋史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