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坏消息(70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你还没进门,家里的宠物就已经听出脚步声,摇头摆尾地凑过来,换成陌生人,却或是不屑一顾,或是报以警惕的叫声⋯⋯科学家们很早就知道,人们走路的方式就像指纹一样各自不同,但却一直苦于无可靠的方式加以准确识别。在日前召开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BTAS生物统计学大会上,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借助最新的步态能量成像技术,研究人员使用低分辨率的监控录像便可分析确定出某个人独特的脚步特征,用来识别对象的准确率达80%。同虹膜扫描和面部识别技术相比,步态鉴定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较低,更容易纳入现有安检系统。
生活在6500年前的古人或许没有果汁软糖也没有碳酸饮料,但他们一样会因蛀牙而困惑。日前,在使用新的X射线成像装置对一具保存于的里雅斯特博物馆中的古人类化石进行扫描时,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研究小组意外发现了石器时代一位牙医的杰作——一颗用蜂蜡加以填补的蛀牙。这颗蛀牙的主人据推测是6500年前生活在现今斯洛文尼亚地区的一名24到30岁的青壮年,高清晰3D图片显示,他的犬齿上有一个很大的龋洞,牙本质因此暴露出来。但一块蜂蜡完美地填充了龋洞并盖住牙齿表面的裂缝。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早的牙齿填充材料。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生活着众多拥有神奇轻身功夫的动物——会飞的壁虎,会飞的蜥蜴,会飞的松鼠,会飞的鼯猴,会飞的树蛙。虽然所谓的飞不过是滑翔,但居然涉及如此多的动物,依然令生物学家们惊奇。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生物学通讯》上发表论文指出,这些动物进化出滑翔能力的时间绝大多数介于距今2000万到5000万年之间,正好是高大的龙脑香科树木以印度为中心逐渐遍及整个东南亚的关键时期。龙脑香科树木极其高大,而成树树干最下端约有30余米没有枝杈。研究者据此推测,正是为了适应树上生活,节约能量,小动物们才逐渐进化出滑翔能力。
医学界曾对银杏叶提取物增强记忆、预防阿兹海默症的前景寄予厚望,然而,随着又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给出否定的答案,要不要服用银杏叶,真的成了一个问题。在发表于最新一期《柳叶刀·神经学》杂志的论文中,法国图卢兹卡塞拉迪医院的研究小组指出,对3000名70岁以上的法国老人进行的长达5年的跟踪对照调查显示,每日服用两次银杏叶提取物的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与服用安慰剂的一组没有差别。此外,也没有证据表明银杏叶有助于增强记忆。这与此前公布的美国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者指出,综合考虑到银杏叶可能带来的出血风险,如果把它当成一种药物,则早就应该加以摒弃。
你碗里的米饭到底有多安全?美国《消费者报告》杂志、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及伊利诺斯州司法部日前分别公布检测结果,对大米砷含量超标问题发出警告。《消费者报告》杂志检测了美国市场上60种大米和米制品,结果在有机产品和非有机产品中均检测出了砷的存在。一些婴儿米粉中的砷含量令人震惊。报告指出,那些砷含量最高的产品,每日仅需摄入一份,进入体内的砷便已超出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饮用水含砷量标准。长期低剂量摄入砷被认为与膀胱癌、肺癌、皮肤癌和心脏病有关,且可能导致儿童学习障碍。 好消息·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