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岛争逻辑

作者:徐菁菁

韩国的岛争逻辑0( 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右一)在独岛(日本称竹岛)上视察 )

“这个人到底怎么了?”在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成为首位登上独岛(日本称“竹岛”)的韩国国家元首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一次国会会议上脱口而出。显然,李明博的动作超出了日本的预期。野田17日经韩国驻日使馆转交给李明博一封亲笔信,称李明博登岛的做法和谈及日本天皇时的言论让人遗憾,建议把两国领土争议递交国际法院处理。这封亲笔信很快被印上“退回”字样,原封不动地用挂号信寄还。在野田看来,“这是在惯例上不可能发生的事”。

但在铺天盖地的“登岛”报道之后,青瓦台又以相对低调的方式调整了独岛防御演练。按照惯例,韩国每年两次举行定期演习,原定日程为4天。此次演习虽未应日本要求取消,但独岛防御演习在7日一天举行,8日至10日为海军参加的定期海上机动演习。往年的演习中海军陆战队演练登岛的项目则被临时取消。青瓦台官员向媒体表示,如果不进行独岛防御演练,可能给外界传递错误的信息,但总统访问独岛已充分显示了韩国守护领土的意志,取消登陆演习是以免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正是青瓦台在岛争中揣度权衡的写照:在东亚安全的大背景和美日韩三角的框架下,韩国应当如何在日韩关系和独岛之争中做出选择?

独岛背后的韩日关系

上世纪90年代后,进入民主选举时期的青瓦台一直存在这样的轮回:每5年,当选的新总统都会承诺与日本搞好关系,但当任期进入后半段,两国势必因为历史与领土问题进入一轮对抗。但是,韩日政府间关系,特别是安全合作并未因此改变向前的态势。

韩国的岛争逻辑1( 8月14日,韩国歌手金章勋带领一支由40名大学生和其他队员组成的游泳队,启动了一项由韩国东部蔚珍郡竹边港到独岛的游泳接力赛 )

1998年10月,新当选的金大中以国宾的身份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新总统提出“日韩关系是韩国对外关系的核心之一”。为了扭转历史问题和受“冷战”战略左右的双边政策,这次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21世纪日韩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宣言》。在《共同宣言》中,日本就过去的殖民统治向韩国做出了书面反省和道歉,金大中则表示今后不再提历史问题,从而使两国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清算”历史,“翻开了韩日关系史新的一页”。

历史往前推一年,就不难理解韩日双边关系的温度为何会在“冷战”结束后不降反升。1997年7月16日,朝韩双方在停战军事分界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这次冲突彻底宣告金泳三政府在20世纪末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景的破灭。金大中以及他的继任者都明白,朝鲜半岛的统一须作长远打算,韩国的当务之急是面对朝鲜的核问题搞好安全保障。

登岛之后,8月14日,李明博在参加韩国教员大学举行的一次会议说:“假如日本天皇想要访问韩国,我认为他应该真诚地向那些为独立而付出生命的人道歉,这才是有意义的。”谈到视察独岛的考虑,他说:“这是我两三年前就想做的事”,“日本没有很好地理解‘加害者’和‘被害者’的立场,(登岛)是为了提醒他们。”

这与他上台之初的态度形成了微妙的对比。2008年,李明博上台时即表示,解决朝鲜弃核问题是韩国的首要任务,韩国将实践“有原则的实用外交”。他多次说不会总要日本道歉。韩国驻日使馆甚至在2008年4月一度删除其网站中关于独岛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的表述。在韩国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纪念大会上,李明博曾说:“强调意识形态的时代已经过去。日韩关系必须以实用主义为基础,开启面向未来的新时代。我们不能回避历史,但我们更不能故步自封地仅仅局限于过去。”

韩日双方都以新总统的登台为契机。2008年2月25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亲自出席李明博总统的就职仪式,是东北亚国家中唯一到访的首相。4月,李明博结束访美后访问了日本,是韩国总统近4年来首次访问日本。但很快,李明博就面临了独岛问题的挑战。2008年7月,日本政府告知韩国,将在初中历史教科书教学大纲中将独岛认定为日本领土,但为顾及韩国感受,“应提及与韩国的主张存在分歧”。李明博对此的回应是:召回驻日大使;韩国国会向日本派遣抗议团;总理韩升洙乘坐直升机到独岛宣示主权;韩国海军驱逐舰在独岛附近军演,首次动用最新型F-15K战斗机。

事实上,这次由日本率先挑起的独岛争端对李明博政府来说不啻于一次表现机会。当时,青瓦台“屋漏偏逢下雨”。作为签署《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条件,李明博刚刚答应从美国进口牛肉。6月,因担忧进口美国牛肉可能给韩国带来疯牛病隐患并冲击韩国本土农业,韩国爆发百万农民大游行。这场“牛肉风波”导致总统室室长、总统府全体7名首席秘书官、总理和内阁集体辞职。新总统的支持率在当选107天内从70%降至20%。7月11日凌晨,又有一名在金刚山旅游的韩国女游客误入朝方军事禁区,被朝方士兵开枪击毙。

民族情绪的交汇点

独岛由东、西两个小岛和34块岩礁组成,总面积为18.6平方公里,两岛之间有一条150米宽、330米长的水道相隔。独岛距韩国郁陵岛约90公里,距离日本最近的隐岐诸岛约为160公里。从实际价值上看,独岛远逊于北方四岛和钓鱼岛:东西两岛四周悬崖峭壁,航船难以停泊,只有东岛南部有一些滩涂。日本在1905年时曾在独岛上建立过一个观测站,用于当时的日俄战争。现在韩国同样在此建了雷达系统,从这里观测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和朝鲜、日本海军的动作。2005年,韩国方面宣称独岛周边海域可能有6亿吨的天然气资源,但具体的位置并未确定。

自韩国独立之后,独岛一直是韩国民族主义最重要的议题之一。首尔国立大学教授金喜敏指出,韩国在独岛问题上的一贯强硬并不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而是基于反日情绪。

朝鲜战争期间,日本趁机占领独岛,并立碑宣告主权。1952年,朝鲜战争老兵、韩国人洪淳七南下釜山,在美国军营附近购得武器,于次年4月,组织退役军人和当地渔民40余人,组建“独岛义勇守备队”,成功登陆被日本占领的独岛,并插上了第一面韩国国旗。这支“独岛义勇守备队”经历了大小50多次战斗,成功守卫独岛长达3年零8个月,直至l956年韩国海洋警察守备队接管独岛。

在首尔,关于日本殖民的永久性展览时刻提醒着韩国:“在我国的5000年历史中,我们曾从许多外国侵略和国家危机中复苏过来。但是,在1910年,日本对我国的侵害让我们留下了耻辱的一页。”36年的日本殖民史后,在重建韩国国家身份的过程中,没什么比洪淳七重夺独岛的故事更具有代表性了。“除了领土问题,独岛关乎历史。”韩国前外交部长宋旻淳说,“对韩国人来说,独岛担负着特别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日本对韩国36年的殖民。任何时候当韩国人听到日本关于独岛主权的声明,他们都会视它为日本对历史不予道歉的证据。”

在巩固实质控制权和宣传韩国对独岛具有主权的事实方面,韩国一直在践行一条政府与民间相结合、互为促进的道路。1965年3月,韩国渔民赵宗德把家搬到独岛,并在独岛海域捕鱼。政府同期开始在岛上建设包括渔民住所、储水箱、净水设施、食品储藏设施、发电室、通讯设施及简易气象站等在内的民用设施。1980年,日本重申对独岛主权后,赵宗德说:“至少有一个韩国国民住在独岛。”1981年,他正式把独岛登记为自己的永久居住地,成为第一位居民。同年,韩国政府1981年在岛上修建直升机场和守岛工事。1996和1997年,韩国对直升机场进行了扩建,在东岛上修建了耗资180亿韩元(当时约合1850万美元)、可停靠500吨船舰的码头。韩国还展开了“泛国民独岛户籍迁入运动”,已有超过2000人将户籍迁到独岛。

在韩国民间,独岛的意义已经成为不可动摇的事实。韩国网络、公营、私营电视台每天都会播放独岛的天气预报,一些电视频道在每天的播放结束时都会放上一段独岛的视频,而所配的音乐正是韩国国歌。民间的独岛学会每年不定期举行学术会议,研究并讨论独岛的历史及以后的展望;全国护独岛马拉松大会每年举办马拉松比赛来宣传独岛。韩国十几万网民曾在2008年慷慨解囊,自发募捐资金在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等各大世界媒体上刊登一系列独岛宣传广告。2010年,韩国民间组织和韩国教师联合会一道将10月25日设为独岛日,决议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教育韩国的孩子热爱这个遥远的地方。就在今年7月份,首尔刚刚举办完集会,旨在推动社会和企业对维护独岛主权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年幼的孩子们在饼干上写着“我爱独岛”。在李明博到访独岛后,韩国的一些大学生、歌手和演员热烈支持了他的行动,并组织了一场长达220公里的通向独岛的接力游泳赛。

近年来,韩国上下在独岛上日益频繁的动作并非只是单方面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根据富士电视台2005年的一次统计,73.7%的日本人表示自己从前并没有意识到独岛问题,但是现在认为它是日本的一部分。“日本的右翼政治家正在试图利用人们对独岛的情绪,使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敏感。”金喜敏指出,“在1962年,日本外务省亚洲事务主管还曾说:‘竹岛没有什么价值,它只有东京的一座公园那么大。我们炸掉它或者解决它根本没有区别。’”

“冷战”后,日本掀起了一轮讨论国家前途和方向的热潮。当时许多政治家出版书籍表达政见。其中以时任自民党领袖小泽一郎1993年发表的《日本改造计划》最具代表性。该书连续拿下几个月的畅销书的头名,初版印3万册,几个月内就加印13次,总共发行75万册。在这本书里,小泽率先提出日本应成为与其他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普通国家”,对外积极参加国际政治和军事活动。“普通国家”与日本过去“战败国”的身份相对应。随着80年代的经济崛起,日本国内要求成为军事政治大国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战败国的身份阻碍了日本走向国际的诉求。

这种日本身份的重新定义既是向内聚合的,也是向外扩张的。新一代的日本政治家主张恢复以天皇为核心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通过参拜靖国神社、编写教科书等方式对日本民众进行民族主义再教育;修改战后和平宪法,以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追求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皮特·卡特恩斯坦曾在研究中指出,80年代以前,日本公众舆论在国际事务上表现出了对和平主义的广泛支持。“公众偏爱经济发展,和平外交,低调的共识路径;他们并没有真切地感到来自苏联的威胁,对于自卫队也没有高度的关注。但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日本舆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年轻一代对日本的邻居中国和朝鲜的负面评价大幅上升,在国防政策上力挺鹰派。2006年4月的民意调查显示,56%的人支持修改和平宪法。而这一比例在1965年只有15.4%。84.8%的受访者支持海上自卫队,比1972年时提高了26%。在问到日本最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防御方式时,76%的人支持日美联盟。1975年时,不到半数的日本人认为国家面临战争危险;2005年,已有77.6%的人持这一看法。”

日本右翼学者于1997年组成了“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此后,每4年一次的教科书审定都会引爆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弹。即使韩国坚持与日本的安全合作,也不得不考虑民众的呼声,对日本未来的可能的动作抱以戒心。

2001年前,日本课本尚承认独岛为韩国领土。此后,日本将独岛划入专属经济区,并开始修改各类课本。同年,韩国政府宣布暂停与日本的军事交流,公布了停止开放日本大众文化的对抗措施,召回驻日大使,取消天皇访韩。

2005年,日本岛根县设立“竹岛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发表了《就韩日关系告国民书》,呼吁国民要不惜经济代价准备同日本打一场“持久战”。韩日在独岛及其周边海域进行捕鱼和勘测问题上出现两次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甚至出现了日本巡逻艇追捕韩国渔船而两国警备艇对峙的严重事件。同年,韩国允许旅游者到访独岛。从那时起,有18万人访问过独岛。

2008年日本教科书再度引爆冲突后,韩国政府投资10亿韩元(约100万美元)设立独岛管理现场办公室,后又追加投入80亿韩元,用于在独岛开展生态调查、举行学术会议、建立独岛博物馆等国家项目。

2010年是日本吞并朝鲜100周年,日本NHK电视台与韩国KBS电视台曾合作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与62%的日本国民喜欢韩国人相比,72%的韩国民众讨厌日本人。当被问到发展两国关系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时,日本国民普遍认为的是政治对话(37%)和经济文化交流(28%),但62%的韩国国民认为独岛问题更加重要,其次是历史认识和战后赔偿问题。

李明博的算盘

韩国上下对独岛的重视并不让日本感到意外。但李明博跨过了一条红线:他做了第一位视察独岛的韩国总统。

登独岛的前一个月,青瓦台正在被如何处理对日关系弄得焦头烂额。本来在今年5月,日本防卫省和韩国国防部同时宣布,本月底双方将有望签订《韩日情报保护协定》,以共享有关朝鲜的军事情报。这是日本和韩国首次签订双边军事合作协定,也是日本期待的“日韩准军事同盟”的正式起步,将为日后日韩美三国军事同盟形成铺垫。

但由于韩国舆论和在野党的抗议,韩国方面不得不一再推迟该协议的签订日期。及至6月26日,韩国政府突然在国务会议上批准和日本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宣布两国外交部门称将在月底签署换文。据悉,韩日两国考虑到该协定的敏感性,均认为秘密处理为上策。消息传出,随即引发韩国社会巨大争议,反对党和民众认为,在日本没有在历史问题和独岛问题上改变立场时签署该协议是在为日本开出“免罪符”。青瓦台“甘冒外交失礼”,于签署当天紧急叫停。此番事出,韩国国务总理和外长均出面向民众道歉,青瓦台对外战略企划官金泰孝7月5日提交辞呈,为主导秘密批准该协定承担责任。有消息称,李明博政府急于促成这份韩日协定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心迟则生变:如果日本下个月发表《防卫白皮书》再次宣称独岛是日本领土,该协定的签署很可能被推迟。

虽然李明博出面批评了政府的这一行为,但他已难脱干系。在韩国慰安妇问题上,李明博正在受到来自宪法法院的压力:去年,宪法法院称政府在敦促日本赔偿慰安妇事务上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

李明博出生于日本大阪,这使得他的身份更为尴尬:“亲日派”——这在韩国政治词汇里几乎是一个最臭名昭著的词,意味着政治生涯终结和个人名誉扫地。2005年,在民众压力下,为了“清算历史”,韩国政府先后颁布《亲日反民族行为人财产收归国家特别法》等;成立总统直辖的泛政府机构“亲日反民族行为人财产调查委员会”,调查和确定“亲日反民族行为人”,清理其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获得的财产,没收9名“亲日派”的25.5万平方米的土地。韩国民族问题研究所和《亲日人名辞典》编撰委员会先后公布两份“亲日派”名单,共收录前总统朴正熙等4776名“亲日派”。

李明博的民意支持率一度跌至17%,在他造访独岛后,尽管他还饱受二哥和夫人堂兄的经济丑闻的困扰,这一数字还是飙升了10个百分点。一家舆情调查机构针对1000名韩国国民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4.7%的被调查者支持李明博的独岛之行,只有12.2%的人因为担心韩日关系持续恶化而持否定态度。

李明博的总统任期即将在年底结束。届时,朴槿惠将接替他代表大国家党迎接来自民主统合党的有力挑战。民主统和党已经前所未有地在地方大选中大胜。一些人担心民族情绪将裹挟着政治家偏离国家利益的轨道。“总统正在诉诸平民主义。”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的幕僚说,“下一任总统将为此付出代价。”而事实上,当李明博开辟了登独岛的先河后,未来的韩国总统都可能必须这么做。总统候选人朴槿惠已经表示,如果她在12月的选举中获胜,她会考虑访问独岛。在韩国的政治语境下,朴槿惠必须证明她是个“百分百”的韩国人——她的父亲朴正熙曾在伪满第六军管区第八步兵联队任职,被授予日本陆军少尉军衔。当选总统后,正是他造就了韩日关系的正常化。作为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绝对不敢在独岛问题上大意。(文 / 徐菁菁) 李明博韩国军事岛争韩国政治逻辑日本军事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