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游?半年游?

作者:邢海洋

阴跌了4个月的股市一“朝”翻身。没错,的确是早晨翻身,9月7日的早盘沪指大涨4%,深成指涨6%,而整个下午,市场陷入了整理。这一天,沪深股市均放量一倍以上,可谓“天量”。于是,在“天量天价”和“大阳线后是反转”的二选一式的股评丛林,投资者不免纠结。所谓“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大涨激活了人气,人气当然不会止于“一朝”。但判断未来的市场,还是应该不拘泥于昔日的“天量”或“大阳线”,而是着眼于基本面的变化。

本次市场之翻身,阴跌急涨的特征明显。沪指跌破2132点“钻石底”,坚持看好市场的投资者失去心理防线,致两市阴跌了一个多月。若从5月份算起,钝刀子割肉式的市场持续了4个月,将多头的意志消磨殆尽。熊市中抢反弹,抢一次输一场,以至于买盘不再敢露头,于是阴跌,并在2100点左右形成加速。A股积弱已久,可政策性利好和外围股市的提振作用却在累积中,本应在小反弹中释放的能量最终累积成大能量,一朝喷发了。这是纯粹从技术分析的角度解释“阴跌急涨”,如果反弹完全是投资者惜售和多头抢反弹的心理主导,技术分析是完全可以算出反弹的高度和阻力位的,“半日游”或者就是这种压抑已久的情绪释放的终点。

技术当然还要从属于消息面的变化,有了消息的配合,积聚的反弹能量才能释放出来。好消息之一来自海外市场,欧元区的衰退激发了欧洲央行“无限量二级市场购债”的表态,美联储也释放出颇为强烈的QE3倾向,外围市场先是金银等具有金融属性的贵金属连涨,继而股市突破。截至9月6日,道指达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更创出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的新高,积弱的A股似乎没理由不被外围市场感染了。国内,稳增长措施加码,发改委先是批准了总量超过7000亿元的城铁项目,紧接着则是30余个基建大项目。稳增长重新启动“铁公基”,钢铁、水泥和工程机械类企业本来就受经济周期影响最深,自然成为反弹的主力。实际上商品市场上同样“煤飞钢舞”,前期阴跌不止的钢铁和焦炭均涨停。每当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进一步走软,投资者就会寄希望于政府出手干预来拯救经济。这一次,政府救市从证监会的“独角戏”扩散到发改委,力度骤然增加。

基本面的变化才是左右市场长期运行的基本力量。此前,各地地方政府动辄几千亿的刺激计划加起来恐怕超过了昔日“四万亿”,若得以实施,股市本该和当年翻番的行情相仿。但A股不为所动,究其原因是因为地方政府本来就缺钱,狂曝大项目更彰显他们缺乏底气。这个意义上,出自发改委的万亿项目远比地方政府可信得多。即便如此,4月发改委一天批复上百项目的场景仍值得借鉴,湛江钢铁项目虽大张旗鼓地开工,遭遇的却是钢铁业全行业的产能过剩,宝钢恐怕没余力再建一座大型钢铁基地。很多时候,即使发改委批准了地方政府的项目,若缺乏资金还是无法完成。而即使银行放出贷款,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信贷只能进存量,不能进增量”,地方缺钱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刺激政策的效果也出不来。相对而言美国国债收益率开始回升,10年期收益率一年多以来首次超4%,经济在回升,股市有望走出盘整。A股仍将是全球资本市场中靠廉价吸引投资的被动角色。

至此,投资者等到的仍不是预期中的降息或降准等实质性货币政策。两次降息后,对于货币政策的使用又趋于谨慎,代之以连续十余周的逆回购等释放流动性的手段。按理说,宽松货币政策传导到房价需要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但限购令使得货币调控几乎失灵,调控稍有放松,一线城市的房屋短短3个月内便从高库存转为趋紧。房价尚未控制住,8月CPI又反弹到2.0%,这次居然是蔬菜扮演了涨价主力,猪肉这个牵一发动全身的CPI大组分反而下降。令人不安的是,猪周期里,饲料价格高涨时,养殖者倾向于杀猪,早出栏,甚至造成饲料涨,肉价跌的局面。可接下来,畜栏里没了牲畜,饲料虽因需求少走低,肉价却会一飞冲天。

A股虽未飞起来,可短短几个交易日AH股溢价指数便再度回到了110点,和海外市场相较,A股又变得昂贵了。(文 / 邢海洋) 半年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