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会计时简史
作者:黑麦( 1948年奥运会上,每位游泳选手所在的赛道均配备三名计时员负责记录成绩 )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计时员采用手工的方式来计算比赛的时间。彼时,瑞士的浪琴(Longines)公司制造的手动计时怀表,已经可以精确到五分之一秒,于是,这种手动计时怀表也成为当时运动场上最为常见的计时工具。作为一种稀罕的计时装置,它大多被广泛地用于短跑项目计时赛中,因此,彼时的前三名皆拥有成绩,而之后的选手,则多被用“肉眼”排名。不过,这种手表的计时极限仅为30分钟,因此,在长跑比赛项目中,大多数运动员只获得了名次,并无成绩记录。
1912年,国际田径联合会成立,使田径赛场上的时间有了“规范”。官方曾经查找了此前项目的运动成绩,设立了各个项目的世界纪录,追认于1894年创下的11.2秒的成绩为第一个男子100米世界纪录。同年,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奥委会首次在百米比赛的终点,试验性地安装了半电动计时表和终点照相技术,计时表的准确性可达十分之一秒,在数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上,计算时间精确到了百分之一秒。与此同时,终点摄影技术更是给裁判工作提供了方便,裁判根据终点照片来判定运动员的比赛名次。
一直以来,如何“排除名次争议”都困扰着当时的奥委会。在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全自动电子计时”为“人工计时时代”画上了句号。现代奥运会历史上首次由私人公司——欧米茄(Omega)负责赛场上的全面计时工作,那一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计时装置,与终点拍照得到了应用。由此,拍摄终点线与计时表的“计时照相”被广泛运用起来,那一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改写33项奥运纪录而谢幕。
精确计时出现后,运动员不再以排名作为唯一目标,自此,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与“突破单位时间”有了更密切的关系;“世界纪录”这一名词也多了些保障。1936年的奥运会上,尚没有起跑器,运动员们要用铁铲亲自挖出起跑坑,尽管如此,美国运动员欧文斯(Jesse Owens)在田径赛中夺下4枚金牌。作为运动场上最“昂贵”的设备,计时装置一直被“妥善保管”,在柏林奥运会前,保罗·路易·贵纳(Paul Louis Guignard)用行李箱装着185枚计时表,从瑞士比尔市出发抵达德意志帝国首都。在之后的伦敦夏季奥运会上,终点摄影机已经可以拍摄出连贯的画面,并可根据不同赛事的需要来调节记录速度。这种摄影机与欧米茄计时装置配合使用,从这届奥运会开始,机器开始逐渐替代人力从事更精准的计时工作。
之后,欧米茄光感摄影机问世,这一设备可以显现运动员冲线时百分之一秒的画面,后被应用于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那一年,澳大利亚在这次女子田径赛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三夺短跑和跨栏金牌,玛·杰克逊在100米、200米赛中两次夺冠,并以23秒4打破了200米世界纪录。因此,人们通常将1952年奥运会,看成“石英和电子计时新纪元”的到来。
(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欧米茄计时人员在温布利体育场为终点摄影做准备 )
先进的计时系统,无疑是奥运会赛场上最公正的裁判。在触摸板问世前的游泳比赛中,每个泳道都要“配备”三位裁判,各个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则取“三个时间”的平均值。在1968的墨西哥,奥运观众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游泳池里的触摸板(Touch Pads),那一年,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采用了自动化和电子化计时,当游泳选手的手部触到触摸板时,计时就会停止,自此,泳池边的计时员“下岗”,而游泳选手也不再对计时员的判罚有所异议。与此同时,奥运会还引进了“综合计时”(Integrated Timing)服务,为媒体、教练、裁判和公众提供比赛结果和数据分析。
由于奥运田径运动的发展,选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传统裁判方法很容易出现误判,因此,电子计时器很快成为运动场上的必备设备。至于时间精确到哪一位,国际田联对于田径比赛径赛项目的计时也有严格的规定:1万米以下的项目要精确到百分之一秒;1万米以上的项目要精确到十分之一秒;竞走和马拉松要精确到秒。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严谨的德国人把计算单位精确到了千分之一秒,在那一届400米混合泳比赛中,两次获得欧洲冠军的瑞典选手甘那·拉尔森(Gunnar Larsson)和美国选手迪姆·麦克金(Tim McKee)成绩都为4分31秒98。
事实上,计时器也催生了规则的改变。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精准计时使得女子100米自由泳比赛有史以来首次出现并列冠军,美国的卡罗琳·斯坦塞菲尔(Carrie Steinseifer)与南希·霍格斯黑德(Nancy Hogshead)均游出55秒92的成绩。
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见证了首个“全球化”奥运计时的诞生。田径运动方面,短跑比赛中的加速度和跑速得到了测量。数据显示,奥运会100米短跑冠军多诺凡·贝利(Donovan Bailey)起跑最慢,但他的加速度最快,并且在冲过终点前一直保持最快的跑速,由此最终在赛事中夺冠。
( 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100米比赛。此照片同时记录了过去与未来:一列人工计时员与欧米茄终点摄影仪 )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全世界体育计时的突破成就包括高速照相机、新型计时、记分和抢跑探测系统。在男子100米蝶泳比赛中,迈克尔·菲尔普斯以0.01秒险胜折桂,这也是游泳比赛史上所能区分的最小的时间差距。尽管最初这一赛果颇具争议,但高速摄影机系统最终证明了欧米茄电子计时系统的工作的“完美”。伦敦奥运前,欧米茄与国际奥组委签订协议,欧米茄将继续担任奥运会指定计时直至2020年,在斯沃琪集团创始人海耶克看来,奥运计时已经成为欧米茄品牌的“运动传统”;“更加精准”也成为奥运会的一种生命力。
专访欧米茄全球总裁欧科华
(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的终点摄影图像 )
三联生活周刊:在时隔64年之后,欧米茄重返伦敦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计时服务,是一种什么感受?
欧科华(Stephen Urquhart):2012年,欧米茄再一次备受关注,我们也从人们对于奥运的关注,看出人类对于体育运动所表现出的热爱。事实上,无论是奥运会前后,有关“奥运”、“体育精神”的信息都在延续,欧米茄为此的推广也不会停滞。
( 1935年欧米茄奥运宣传广告 )
斯沃琪集团创始人海耶克曾经提到,奥运计时是欧米茄的一贯传统,它影响了几十亿人。80年间,奥运计时已成为品牌内涵的一部分,而欧米茄与奥运会的合作关系也代表着坚定的信任与长期的承诺。事实上,运动元素一直出现在欧米茄的很多腕表产品中,精准、稳定,一直是我们追求的,这与奥运精神的特质不谋而合。
自1932年开始,欧米茄见证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每一次革新、每一个经典的时刻,我们看到了所有的运动员都保持着对于竞技精神的忠诚,他们在突破了分秒与方寸间的人类极限,使人类的身体到达更高的水准,在这个过程中,“奥运精神”是一直没有改变的。
( 1961年使用的欧米茄追踪监察器 )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在奥运会开幕第一天,你在伦敦的欧米茄会所放映了欧米茄与国际奥比斯组织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明亮双眸》(Through Their Eyes)?
欧科华:是的,我在位于苏豪区(Soho District)的欧米茄伦敦专属会所放映了这部影片,国际奥比斯组织主席罗伯特·沃尔特斯博士(Dr. Robert Walters)以及残奥会巨星、大英帝国员佐勋章获得者珍妮丝·伯顿(Janice Burton)女士都到了现场。
( 电子机械控制手提箱计时表内放置6枚20世纪20年代使用的计时表 )
《明亮双眸》是2011年欧米茄与国际奥比斯组织(ORBIS Interna-tional)合作拍摄的纪录片,这个组织是一个非营利机构,他们为偏远地区的眼疾患者提供高水准的医疗服务。奥比斯的“眼科飞行医院”事实上是一架麦克唐纳―道格拉斯DC-10型飞机,该飞机经过大规模改装,在全球范围内飞行,并在飞机上为各地眼疾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我们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可以亲眼见证奥比斯组织不仅为偏远地区的眼疾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致力于为当地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培训,以使他们能在未来继续为当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为此,欧米茄特别制造了一枚名为“明亮之蓝”(Hour Vision Blue)的腕表,并承诺将从此表款的销售所得中,为国际奥比斯组织捐赠至少100万美元,以支持这项意义非凡的慈善伟业。
(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采用了欧米茄光感应摄影机系统 )
三联生活周刊:据说,丹尼尔·克雷格也亲身参与到这次活动中?
欧科华:早在去年,在一次电影活动上我遇到了丹尼尔,他告诉我,他不想做一个“只举着手臂展示手表的”代言人。不久,我们发现了奥比斯组织,很快,克雷格先生参与了奥比斯专业医疗团队的蒙古国之行。在拍摄这部时长26分钟的纪录片中,他担当了此片的旁白,也亲眼见证这些医疗志愿者的伟大工作,并与患者会面。克雷格说他感受到了“光明”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 欧科华 )
( 欧米茄光感摄影机(Racend Omega Timer)发明于1949年,在1952年首次亮相奥运会 ) 奥林匹克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