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选之子”勒布朗·詹姆斯
作者:朱步冲8月3日,美国男篮“梦十队”以156比73在小组赛中狂胜尼日利亚,在当日编辑的比赛五佳球集锦中,仅出赛11分钟的勒布朗·詹姆斯竟然亮相了4次,包括两个招牌式、石破天惊的战斧式扣篮和两次富于创造力的传球——这都是美式职业篮球对身体素质和天赋的展示。当所有观众看到詹姆斯故意放慢速度,倒腾着小碎步等待一脸无奈的防守球员贴近自己,再大跨步、加速,把自己放到空中直取篮筐时,比赛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毫无疑问,这个自幼在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帕金斯公园篮球场上跑跳腾挪的孩子,就是当代篮球运动的图腾。在母亲格洛里亚的回忆中,年仅13岁的詹姆斯就可以和当地大学NCAA正规球员交手,而“皇帝”这个绰号,也正是从帕金斯公园响起,逐渐传遍全美乃至世界。他是俄亥俄州文森特—圣玛丽高中橄榄球和篮球双料明星,高二那年,一个赛季接球42次,跑出820码,7次达阵;到了高三,他的数据激增为61次接球,跑出1245码,16次达阵。2002年2月18日,这个18岁的高二男孩儿首次登上了《体育画报》封面,标题是醒目的《天选之子》。
虽然大名鼎鼎的“飞人”乔丹在2003年选秀前对詹姆斯的前途并不看好,讽刺“他的成绩都是在面对不到6英尺的中学生时取得的”,但詹姆斯旋即在新秀赛季用场均20.9分、5.5个篮板和5.9次助攻的全能表现征服了整个联盟。他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爆发力从对手的双人包夹缝隙中像蝴蝶一样穿插过去,也能在禁区篮下2米至3米处就开始背对防守球员,像推土机或者坦克那样用稳健的背身单打技术肆虐对手。
詹姆斯的出现,结束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锋卫球员依靠优雅技巧和速度的时代:如果说乔丹和布莱恩特是迅捷而灵敏的法拉利跑车,那么詹姆斯就是一辆悍马:身高2.03米,体重113.4公斤,脂肪含量与迈克尔·乔丹一样,只有7%,臂展则达到恐怖的2.10米——那些在胸腹、背部与上臂隆起的肌肉,宛如一件NFL球员的外罩护甲。在新秀体测中,19岁的詹姆斯最大卧推重量为惊人的190公斤,3/4程标准篮球场冲刺成绩2.89秒,带球冲刺速度也达到3.22秒,原地双脚起跳高度87厘米,助跑起跳高度则是110厘米——如此一具强悍的身躯,既保证了他能在球场上打遍全部5个位置,一次又一次做出那些匪夷所思、无视这项运动几乎所有基本定律的动作,也标志NBA进入了全新的“唯力量时代”——在美国某个健美与训练网站评选出的“全美体育历史十大身体天赋”排名中,詹姆斯的名字赫然和博·杰克逊以及吉姆·索普排在了一起。
“那块神探加杰特(卡通人物)式的小腿肌肉。”当被问及最想得到这位NBA天皇巨星身上的哪个部分时,前队友沃利·斯泽尔比亚克毫不犹豫地说。而另一位前队友,4次NBA联盟最佳防守球员本·华莱士则坦承:“你从来不要指望能在球场上和他并驾齐驱地奔跑,再试图通过身体碰撞将他挤出自己的路线或者跑到前头去,在他和你平行奔跑的一刹那,你已经输了。”
具讽刺意味的是,詹姆斯直到2008年,职业生涯第五个年头,才开始真正“锻炼”自己的身体。克利夫兰骑士队训练师迈克·曼西亚斯回忆说:“前几个赛季,詹姆斯在力量房里的乐趣就是捣乱,他在赛场上完全是纯靠自己天生的力量。”直到2008年季后赛苦战七场,被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淘汰后,詹姆斯才逐渐变成了一只“健身房老鼠”,他的日常健身训练课程包括核心肌肉群(即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练习、哑铃举重和瑜伽,并坚持在每个比赛日踏上球馆地板前,坚持20~30分钟的轻力量训练。
天赋与体力,并不是“皇帝”登基唯一的资本,而他的统治领域也远非局限于球场。很少有人知道,他每天在训练馆里额外加练500次跳投,其中100个是用自己不擅长的左手投进去的。更很少有人知道,他会像一个教练一样观看分析比赛录像,指点队友的跑位。
在刚结束的2011/2012赛季中,詹姆斯交出一份30.3分、9.7个篮板和5.6次助攻的全能逆天级技术统计表,迈阿密热火队总经理、名宿帕特·莱利曾预言:未来的篮球运动发展趋势是场上出现5名2.03米至2.08米、位置模糊功能多样的运动员,他们既能外线得分,也能冲进禁区造成杀伤,而詹姆斯无疑是这个预言应验的先兆。而今,“梦十队”中,除了3名组织后卫和3名内线球员,球队的核心主力,都是像詹姆斯这样,功能堪比瑞士军刀,能够胜任多个位置的锋卫球员——卡梅隆·安东尼、凯文·杜兰特、安德烈·伊戈达拉以及科比·布莱恩特。
“史上最年轻1000分先生”、“最年轻6000分先生”、“最年轻全明星赛MVP”、“史上仅有的30+7+6先生”……随着荣誉与头衔的累加,那些关于詹姆斯是否是“第二个乔丹”、“第二个魔术师”,或者“第二个奥斯卡·罗伯特森”之类的预言统统失效,他的伟大与独特没有符合任何一条已知的发展道路,然而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球迷、球员、总经理或者俱乐部教练声称,他们找到了“第二个詹姆斯”。 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