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蒂·泰勒:女人出拳
作者:曹玲( 印度女子拳击选手玛丽·科姆 )
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天还没亮,一位身材匀称的年轻姑娘就沿着海滨奔跑了7英里。过去几年间,每个早晨对爱尔兰姑娘凯蒂·泰勒(Katie Taylor)来说都是如此。她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第一个赢得奥运金牌的女拳击手。
2009年8月13日晚,国际奥委会在柏林召开执委会正式确认女子拳击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三个级别分别为次轻重量级(48~51公斤)、轻量级(56~60公斤)和中量级(69~75公斤)。这是奥运会现有项目中,最后一个实现男女平等的项目。
泰勒最早是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出名的,她从很小就开始踢球,并代表爱尔兰女足出场了40多次。2006年女足世界杯预选赛中,爱尔兰队以2∶0战胜瑞士队,比赛结束后泰勒被评为当场最佳球员。开始打拳则因为生于拳击世家。她父亲是当地俱乐部的教练,曾获得1986年全爱尔兰轻量级冠军。母亲是爱尔兰第一位拳击女裁判,她的两个哥哥也都练习拳击。她10岁那年,足球场上雨下得太大,父亲便把她带到了拳击场。
15岁,她就创造了历史。2001年10月31日,爱尔兰历史上第一次官方批准女子拳击比赛,泰勒的对手是比自己大一岁的来自贝尔法斯特的阿兰娜·奥德利。在都柏林国家体育场,泰勒在三局90秒的比赛中以23∶12击败对手。
她在拳击场上的表现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最为恰当。2002年3月,她在爱尔兰国家体育场以两次直接击倒加拿大对手的表现赢得了比赛;2004年1月,在挪威60公斤级女子拳击比赛的决赛中,她再次两回合击倒对手获得冠军;2004年1月27日的一场比赛中,她在30秒内就击败威尔士对手,将金牌揽入囊中。
在此后的7年间,泰勒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分别击败了俄罗斯、土耳其、西班牙、美国等众多国家的女拳王,牢牢把世界女子60公斤轻量级拳王的桂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更让人赞叹的是,在这些比赛中,泰勒不是直接击倒对手获胜,就是在前几个回合早早地稳操胜券,最后以绝对优势卫冕。
“女选手和男选手一样,需要进行大量训练,严格控制饮食。不过女拳击手更多依赖技巧、策略、技术和准确性,而不是蛮力。”泰勒说,“我喜欢近距离打,像是一场小战争。”
在教练眼里,泰勒的组合拳连续转换能力很强,击打准确度高,最擅长使用多拳组合和摆拳发起进攻。她还善于利用假动作来提高进攻的节奏。此外,她的防守技术也很全面,在对手进攻时,擅长运用移动和闪躲防守化解对手的有利进攻,反应快,脚步灵活。总之,她的整个技术组合起来,技能就远高于很多对手。她就像游戏《拳皇》里的美女拳手那样受人喜爱,姣好的面容,健康结实的体魄为她赢得了诸多“粉丝”,证明了女人出拳的魅力。虽然奥运会没有规定女拳手出场的衣着,但是泰勒并不打算身着《拳皇》美女那般的紧身超短裙出境,这似乎是一个遗憾。
她依然记得三年前听到女子拳击正式成为伦敦奥运会项目时的心情。“太棒了,那种感觉太棒了,我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尖叫着相互庆贺,为了让女子拳击进入奥运会我们年复一年地努力着,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我相信对女子拳击来说,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舞台,一个重大的转折。” 拳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