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洲豹”吉帕
作者:王珑锟“吉帕是巴西排球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国际排联的网站上这样描述他,“身着黄绿相间的7号球衣,额前一条发带束着汗水浸湿的黑发,上衣短袖卷到肩上,像美洲豹一样蹲下身等待对手的发球,这是吉帕在赛场上的经典形象。”
美洲豹这个比喻对吉帕而言最恰当不过。凌厉如风、强势如山是美洲豹出击捕食的特点,也是吉帕的扣杀风格,这也像极了吉帕技术全面攻守均衡的球风。他在球场上头脑清晰,跑动灵活,从鱼跃救球,到滞空拦网,再到一锤定音几乎无所不能。吉帕的身高只有1.92米,这对于主攻手来说着实算是缺陷,在平均身高并不出众的巴西队里,他也仅比自由人高。反观高举高打的俄罗斯队,12人大名单里有8名2米以上的球员。但吉帕惊人的速度和爆发力足以弥补这一劣势。
击球位置高,就意味着扣球威力大,因为扣球时向下的俯角越大,落点越近,也就越难防起。身高2.03米的米哈伊洛夫扣球高度有3.45米,身高2.05米的斯坦利更是达到3.57米,而吉帕的扣球高度只有3.25米。但是,扣杀效果并非完全由扣球高度决定,隔网相对的拦截者可能比你跳得更高。
吉帕的扣球有其独到的威力。因为观看他的扣球十分过瘾,常有球迷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绝对不相信吉帕的扣杀高度只有3.25米!”北京奥运会男排决赛第三局中段,美国队发球。吉帕自己接完一传,以闪电之势冲到4号位“平拉开”,他高高跃起,双腿后踢,像压缩的弹簧释放出全部能量,以惊人的摆臂速度扣出一记晴天霹雳。上步快,腾空快,摆臂快,下手快——因为速度快,所以扣球力量大,因为速度快,所以容易突破对方拦网——这就是世界第一主攻手的秘诀。
吉帕不仅把脚步速度运用在发起多变攻势,撕扯对手拦网布局上,他也是“没有防不起来的球”理念的拥趸。
10年间,吉帕作为主力为巴西赢得了8次世界排球联赛冠军、2次世界杯冠军、3次世界锦标赛冠军和1次奥运会冠军。而他个人则在2004年奥运会、2006年世界排球联赛和世界排球锦标赛、2007年泛美运动会、南美排球锦标赛和排球世界杯中荣膺最有价值球员。
吉帕是这一个排球时代的坐标。最初入选国家队时打自由人的他,凭借着自己的速度和技术,与巴西队的立体化进攻融为一体——在多达三人的佯攻和跑动掩护下,吉帕从6号位杀出,在3米线外跃起,至扣球时身体已与副攻的位置平行,并完成致命一击。雷蒙德称赞他:“吉帕是一个为大场面而生的运动员,他以自己的方式打球,他的动作极具美感。”
伦敦奥运会很可能是吉帕职业生涯的告别演出,路透社“奥运前瞻”的作者也许是吉帕的球迷,他期待美国、巴西能重演巅峰对决,而吉帕最终实现复仇之战。 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