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不勒斯的裁缝
作者:何潇(文 / 何潇)
( 模特穿着ISAIA男装拍摄的广告片 )
赞布罗塔·卢比诺(Gianluca Rubino)是一个意大利裁缝。18岁时,他开始学缝纫。在他看来,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因为“在那不勒斯,超过一半的人是裁缝”。像他的父辈一样,卢比诺的人生,至此没有离开过剪刀与针线。
卢比诺生长的地方,是一个叫Casalnuovo的那不勒斯小城。因为发音的关系,人们经常将其错认为卡萨诺瓦(Casanova),那个著名的意大利情圣。小镇Casalnuovo不以浪漫闻名,而以裁缝著称。在这个缝制城镇里,有1.5万个居民将裁缝当做职业。卢比诺的父母都是裁缝。在卢比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便把缝纫当做课外爱好。“在我们那个地方,这并不罕见。放学以后,许多孩子都会回去做缝纫,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热情。”卢比诺对本刊说。
与那不勒斯的许多裁缝比,卢比诺是个幸运儿,过人的天赋让他很早便崭露头角。上世纪90年代末,年轻的卢比诺赢得了“金剪”(Forbici d'Oro Nazareno Fonticoli)大奖,并在国际青年裁缝大赛中获得了胜利。这些荣誉让人们看到了青年人的才能。当其在米兰开设了裁缝专卖店之后,ISAIA选择了赞布罗塔·卢比诺,成为量身订制系列以及Be Spoke系列的全球负责人,此时的卢比诺不过三十几岁。ISAIA是意大利著名的高档西服品牌,由Enrico Isaia 在1920年创立。为了更好地遵循那不勒斯的裁缝传统,1957年,ISAIA将生意移到了Casalnuovo。
“为什么我们称它为‘剪裁的艺术’?因为它不像潮流,不是一个每年改变的东西。在那不勒斯这个地方,这门艺术在14世纪就开始了,而且从来不曾死去。我们一直保持着剪裁的传统。”卢比诺对本刊说。
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次采访中,香奈儿女士被记者问到“做衣服最困难的是什么?”香奈儿回答说,是要考虑穿着者行动时,衣服在他们身上的形态。而在那不勒斯的裁缝看来,这并不是最困扰的事情。“法国设计师与意大利裁缝遵循的理念不一样。”卢比诺说,“至关要紧的是‘量体裁衣’。我们做量体的裁缝,通常要经过两三年才能毕业,做出来的衣服贴合身体,就像皮肤一样。量体非常重要,这一步以后,裁缝所要关心的只是用心做。”
( ISAIA首席裁缝师赞布罗塔·卢比诺在介绍产品尺寸 )
赞布罗塔·卢比诺对缝纫怀着艺术家创造作品般的热情。“你要问裁缝的乐趣是什么——缝纫是一个令心灵愉悦的过程。你放一块布在桌上,平整铺开它,然后拿起剪刀……再穿针引线,把它变成心中的模样,这就像在制作一个艺术品。”卢比诺说,“这个过程是非常享受的,尤其是拿起剪刀和针线的那一刻,你所感到的,与创造其他艺术品的人所感受到的,是相似的快乐。此外还有成衣后的满足感,满足感不仅来自完成衣服本身,而且在于,当别人穿起衣服的时候,你把这种快乐带给了他人。”
以时尚闻名的意大利,在自己的“时尚地域分工”。具体说,佛罗伦萨生产皮具,科莫湖出产丝绸,米兰以潮流闻名……而那不勒斯的时尚名产,就是裁缝。早在14世纪上半叶,那不勒斯已经诞生了裁缝联合会,这是意大利历史最久的裁缝联合会。裁缝联合会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那不勒斯地区的裁缝业,那不勒斯裁缝的名声也在全欧洲扩散开来。那不勒斯的裁缝,是最早接受欧洲王室与贵族商业订单、为其制作华服的一批裁缝。从那时起,“那不勒斯”这几个字,就代表了高超的裁缝手艺。
( ISAIA金融街购物中心店铺内景 )
令今天的裁缝感到忧虑的是,潮流正冲击着这门古老的手艺。如今在那不勒斯,不吝钱财、只为打造完美西服的主顾,已经越来越少了。“在ISAIA,肯那样花大价钱的主顾,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了。我们也遇到了潮流的攻击,但我们会一直坚持自己的理念,就是裁缝的传统。”卢比诺说,“我们与成衣化的传统不一样,我们拥有对裁剪艺术的坚持。”
对裁缝手艺同样引以为豪的英国人,经常与意大利人就一件事情争执:谁制造了全世界最好的男装?这样的问题难以回答,只能在回答的过程中发现两者的差异。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在穿衣上,英国人热衷于体现身份,意大利人执著于表现自我”。这样的着装理论,导致了不同风格——英式西服严谨完美,意式西服则时髦多姿。一段逸闻可以说明深谙着装之道的人是如何来化解这种风格差异的:着装楷模温莎公爵就毫不讳言地说,他会在萨维尔街定做裤子,也会去那不勒斯制作上衣。
( ISAIA 第二代家族传人(左)及第三代传人 )
“在西服的穿着上,意大利人与英国人也不大一样。”赞布罗塔·卢比诺对本刊说。英国人有法规般严苛的穿衣法则,你不会看到一个英国绅士在清晨穿晚礼服,或将衬衫的袖扣用在西服上;而在意大利,用正式领带搭配休闲西服的成功例子比比皆是。在西服颜色上,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也大异其趣。选择深蓝、深灰色的一定是严肃认真的英国人;而生性热情的意大利人,则会选择明亮的浅色,但“不会过分粗鲁,或是冒犯他人”。深色是被许多意大利人排除在外的颜色,这并非审美的偏好,而是因为在光照强烈的地区,色彩暗沉的衣服会给穿着者带来更多的不适。
在专业人士看来,西服的“意式”与“英式”的真正差异,不在乎表面的风格与穿衣法则,而在于内部裁剪。“意大利裁剪的特色在于柔软。这种柔软不是因为面料本身导致的,而是因为西服的裁剪方式。相较起来,英式西服像一个立方体,让穿着者显得利落、挺拔,而意大利西服的特点是贴合身体,像穿着者的第二层皮肤。”卢比诺对本刊说。
( ISAIA 的创始人(右)及第二代家族传人 )
对于裁缝师而言,不同的裁剪方式,无异于不同的内部设计。仔细观察西服的内部,会从细节上看出“英式设计”与“意式设计”的差异。“比方说肩部、袖口,还有西服前襟,再就是肩的部分——在这个部位上,意大利的裁缝会分成几个部分来做,这样一来,穿着者动起来更方便。因为在意大利,许多人是需要劳作的,设计要让他们活动灵活,便于劳动。”
这种独特的“剪裁结构”,让西服变成建筑般可供考究之物,内行人会通过观察细部,判断这件西服是否出自那不勒斯的裁缝之手——这就好比建筑爱好者会仔细比量多利安柱与科林斯柱,以分辨希腊与罗马一样。
( ISAIA店铺外景 (摄于1920年) )
“袖口是一个让裁缝花费心血的地方。”卢比诺告诉本刊,传统的拿波里袖口,多数有打褶的设计,这出于实用的考虑,也有美观的作用。“你可以看到,袖口处的用料很多。”卢比诺拿起一件西服,开始比划袖口部分。“这样的袖口比较有弹性,在一定范围里可以伸长或缩短。多数拿波里式西服,肩膀与后背都会加这样的褶皱,这是为了好活动,也是为了穿衣的人在捋起袖子的时候,更好看。”
更为明显的差异,体现在肩部。“拿到一件西服,许多人会先观察肩部。这也是我们花工夫最多的地方之一。比方说,在制作垫肩的时候,我们会先做一个圈状的袖笼,然后再把袖子与肩部连起来。”
这便是著名的“那不勒斯肩”了,因为式样与衬衫的肩部相似,这种西服肩也被称为“衬衫肩”。卢比诺告诉本刊,不论是在那不勒斯,还是意大利的其他地区,西服制作是相同的:采取类似衬衫的设计,目的是让穿着者更好活动。在制作上,衬衫肩与西服肩工序大体相同,其区别主要体现在所使用的布料上,西服料比衬衫料更挺,可选择的面也更广。
那不勒斯裁缝的高明之处,体现在这样的细节制作上——为了让西服看起来挺拔、饱满,许多裁缝会往肩部添加布料、制作垫肩,但那不勒斯的裁缝不屑于这样的做法。“我们绝不会在垫肩部分添加任何面料,这不是意大利裁缝的做法。”卢比诺说,“要让肩部柔软、贴合,看起来漂亮,并不需要多余的布料。手工制作可以搞定这一切。是的,这对于裁缝的技巧是一种考验,但意大利式手工制作的秘诀就在这里。” 那不勒斯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