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之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段玉文)

在济南的齐鲁医院省内异地医保即时结算中心,寿光患者曾昭霞办完结账出院手续后告诉记者,以前到济南来看病得自己全额垫付治疗费用,回去后再报销,此次治疗共花费17万余元,出院时仅缴纳了个人承担的5.8万余元,剩下的费用由医院和潍坊社保经办机构结算。这样就省去了往返报销的麻烦和巨额垫付款压力,真是方便。有报道说,已有1万多人通过异地就医系统到济南就医实现联网结算,减轻患者垫付款近2亿元。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制度明年在全省全面推开,这是为城镇医保人员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羡慕之余,我的感受是:这件好事,农民更加需要!

现在农民参加“新农合”已经非常普遍,人数覆盖到95%以上,农民工去年超过2.5亿人,其中异地打工者占到1.5亿。还有一个没有统计却很可观的数据,就是像我这样随子女迁往城市养老的农村老人,这个群体也非常庞大,而且会越来越大。我是山东德州宁津县的农民,从实行新农合一开始就参加了,在当地看病报销也尝到了甜头。2009年应儿女要求迁往城市居住,每年委托老家的亲友代缴新农合费,但是再也享受不到报销了。因为新农合规定,有病必须在当地医院就医,符合转诊条件的才可以得到批准后转往允许的城市医院治疗,病愈后凭当地医院转诊证明报销。

住在辽宁时身体不适,儿子、儿媳没有时间陪我千里跋涉回老家看病,更主要的是身体禁不得如此折腾,病情也耽误不得。这样我就拿不到老家医院的转诊证明,药费就只能自己负担了。像我这种情况的并不是少数。不管是异地打工,还是养老,这些人每年积极缴纳新农合费,有了病却只能自费。没有异地报销,城镇参保人员只是往返报销麻烦一些,而农村参加新农合的人员却无奈地失去了报销的权利。也就是说,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每年为新农合添砖加瓦积累资金做出贡献,但却得不到丝毫的回报。

看到城镇医保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消息后真是心里一动,这件事,既然城镇医保能做到,新农合也应该能做到。只要有关部门关注这个群体,重视这项工作,就一定能让农民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愿望尽快实现。 就医之盼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