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与卢旺达的“恩怨情仇”

作者:俞力莎

(文 / 俞力莎)

刚果(金)与卢旺达的“恩怨情仇”0( 5月12日,卢旺达边境城市吉塞尼附近的恩卡米拉难民营,工作人员帮助来自刚果(金)的难民儿童下车 )

6月9日,刚果(金)政府发言人曼德表示,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刚东部叛军“3月23日运动”中有200~300人是有组织地在卢旺达境内招募和接受训练的。卢旺达外交与合作部长穆希基瓦博6月10日则回应,卢旺达同刚东部叛军没有联系,也没有兴趣干预邻国内政。

刚果(金)全国有250多个民族,东部的部族矛盾尤其复杂。“3月23日运动”最初的成员来自于前反叛武装“全国保卫人民大会”领导人恩塔甘达的部众。今年4月初,传出了卡比拉政府受西方压力,要将恩塔甘达海牙国际刑事法庭受审的消息,后者被指控在刚果(金)内战中犯有战争罪。恩塔甘达随后率领600部众叛逃。4月11日,卡米拉正式宣布了对恩塔甘达的逮捕令,尽管他表示不会将恩塔甘达移送海牙,但冲突仍未能避免。4月29日起,新叛军开始同政府军激烈交火。据来自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数据,截至5月31日,来自刚果(金)东部的难民人数已超过200万,比2011年底多出30多万。

“恩塔甘达出生在卢旺达,少年时就因为受到胡图族对图西族的袭击而逃到了刚果(金)东部。1990年他参加了图西族‘卢旺达爱国阵线’,当时该组织的领导人即现任卢旺达总统卡加梅。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骚乱蔓延到邻国后,恩塔甘达返回刚果(金)东部,参加与胡图族‘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的战斗。2002年刚内战爆发后,恩塔甘达加入了‘刚果爱国者联盟’反政府武装,后来又转投刚果(金)的图西族‘全国保卫人民大会’反政府武装,并在卢旺达图西族政府的支持下,从该组织原领导人恩孔达手中夺得了军事指挥权。”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的高级讲师佐伊·麦瑞吉(Zo? Marriage)告诉本刊,“在东部地区,总统卡比拉被批评为一个‘外人’,安全问题成为卡比拉在巩固政权的道路上面临的最复杂问题。为避免战乱再次发生,2009年,卡比拉与恩塔甘达签署了和平协议,并将恩塔甘达晋升为将军,派驻北基伍省省会戈马。”

“卢旺达以打击卢旺达反政府武装‘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的名义,来支持刚果(金)东部叛军,这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两国关系因此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瑞士苏黎世大学的刚果(金)问题专家蒂莫西·莱依麦克斯(Timothy Raeymaekers)提醒本刊,“1998年刚果(金)内战爆发,卢旺达及其盟友乌干达以保卫边境安全为由,出兵支持图西族反政府武装,布隆迪也因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的长期积怨卷入其中;津巴布韦、安哥拉和纳米比亚则应老卡比拉政府之邀出兵帮助平叛。这场内战最后演变成了规模巨大的地区冲突,被称为‘非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007年刚果(金)同卢旺达签署协议,该协议要求刚果(金)在2008年3月解除“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的武装,同时规定卢旺达必须放弃支持恩孔达武装。2009年1月,卢政府军擒获恩孔达,并支持恩塔甘达率领恩孔达的原部众接受刚政府军的招安。

“除了意识形态、种族问题和政治动机,矿产资源如黄金和钨锰铁矿,变成了激励刚果(金)东部冲突的催化剂。”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研究员格里高利·赞布-索尔特(Gregory Mthembu-Salter)告诉本刊。去年10月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刚果(金)冲突后环境评估》报告指出,刚果(金)未开采的矿产资源总价值高达24万亿美元。莱依麦克斯也告诉本刊:“在刚果(金)东部的北基伍和南基伍省,所有矿区背后是各个武装力量,走私数金矿和其他矿石的收入成了它们继续战斗的经济来源。早在2001年,联合国的报告就指出卢旺达牵涉到刚果(金)东部的长期不稳定和矿产资源走私。”

格里高利告诉本刊:“刚果(金)其实缺乏基础设施、劳动力和资本。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掌握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公司手中。西方的自由主义者、福音派、资本主义投机者都将卡加梅捧为一个崭新的、自力更生的繁荣非洲的先驱。究竟谁是这背后的驱动力量,其实一目了然。” 情仇国际社会卢旺达恩怨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