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科利奇与塞尔维亚的转变之路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6月11日,尼科利奇正式就职塞尔维亚总统,他承诺塞尔维亚将建立与他国友好关系并将争取成为欧盟平等对待的成员国 )
6月11日,塞尔维亚举行新总统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的就职典礼。在上月20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中,尼科利奇战胜了塞尔维亚前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塔迪奇,当选新一届总统,任期5年。
然而,新总统的就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尼科利奇因发表否定波黑战争历史的言论而惹怒邻国,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等巴尔干半岛国家领导人都抵制其就职典礼。反而是欧盟扩大事务和欧洲邻国政策专员斯特凡·菲勒在典礼上发表讲话力挺尼科利奇。要知道,4年前,尼科利奇还曾因科索沃问题而被欧盟批评为“孤立者和好战者”。
无论1992~1995年的波黑战争,还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都是南斯拉夫解体留下的后遗症。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告独立时,塞尔维亚共和国正在举行独立两年来的首次总统大选,尼科利奇以激进党候选人参选,他曾于1992年当选国会议员,1998年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首轮投票过后,他以得票率超出时任总统塔迪奇4%的优势与后者进入第二轮对决。美国乔治敦大学的教授查尔斯·金(Charles King)告诉本刊:“当时,美国和欧盟多数国家表态将承认科索沃独立地位,而经历了1999年北约空袭塞尔维亚的尼科利奇与激进党则一直宣称,俄罗斯能帮助避免科索沃独立,提倡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他还称,若科索沃独立,将不惜一战。当时,尼科利奇的主张被质疑将阻碍塞尔维亚加入欧盟,而被亲西方的塔迪奇占了上风。”
2008年的失利成为尼科利奇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在重新思考塞尔维亚的政治前景后,他开始越来越倾向于加入欧盟,并与激进党主席沃伊斯拉夫·舍舍利发生了分歧。当年9月,他辞去激进党副主席的职务,创立了塞尔维亚进步党。
4年后,尼科利奇与塔迪奇再次面临对决。“欧盟刚于3月份给予塞尔维亚欧盟候选成员资格,塔迪奇认为这一成功是自己与民主党的重要筹码,欧盟候选成员资格对塞尔维亚今后10年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里曼研究所的助理主任戈登·巴尔多什(Gordon Bardos)告诉本刊,“他在任期间,先后捉拿了波斯尼亚战争中的战争罪嫌疑人、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并将他们引渡至海牙的国际刑事法庭。”塔迪奇因此宣称:“我们已抹去国民脸上的污点……打开了加入欧盟谈判的大门。”然而,此二人实为塞族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尼科利奇也很明智地呼吁:“大选结果并不是关乎于谁将带领塞尔维亚走向欧盟,而是关乎于谁将来挽救民主党制造的经济问题。”目前塞尔维亚的失业率高达24%,外债总额240亿欧元。
无论如何,“这场大选已不再成为一场决定塞尔维亚未来是倒向欧盟还是俄罗斯的投票”。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主任、乔治敦大学教授查尔斯·库普乾(Charles Kupchan)告诉本刊:“尼科利奇当选塞尔维亚总统,确实会加强该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民族主义立场,但无论由哪个政党组建新政府,都不会改变塞尔维亚当下的道路。欧盟打算利用塞尔维亚入盟的愿望在科索沃问题上发挥杠杆作用,它已经获得了回报,今后也将继续主导谈判前景。”
6月14日,尼科利奇就任总统后首次出访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并宣告:“对于塞尔维亚而言,没有比成为欧盟成员更好的未来了……在今年底举行入盟谈判之前,我们会尽一切可能去获得欧盟的批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詹姆斯·科尔-林赛(James Ker-Lindsay)告诉本刊:“尼科利奇发表关于波黑战争的言论时,他还面临着可能要与民主党、社会党组建联合政府的谈判压力。那些话不是用挑衅的口吻讲出来的,正好相反,相比过去让他‘出名’的那些言论,他已尽了很大努力去塑造自己作为‘和平维护者’的新形象。他很清楚,区域的和解与合作对欧盟在西巴尔干半岛推行的欧洲一体化而言至关重要。” 塞尔维亚利奇尼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