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伤的影视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赵碧)
据闻我家乡的影视城现已成为香港影视片首选场景地之一,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警惕的信号。我始终相信,任何的文化产业必然基于当地的文化底蕴之上。相对于乌托邦和强制力的合流导致所谓的极权灾难,我更相信,强制力与披着文化外衣的推土机契合,更会带来的文化的裂变和人性的消弭。
我的故乡在五六年前兴建所谓的影视基地,以冀所谓的招商引资,形象宣传。前有横店在先,我们怎么就不可以再建另一个影视基地呢?于是座座影视城拔地而起,当然随之也来了一些剧组,拍了一些戏,但县政府显然是不满足这点的,去年为陈凯歌建一所战国影视城,为《赵氏孤儿》特意献礼准备。我故乡的名头貌似打响一些,但究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什么,我想任何人也说不清。几年的建设,在一片纷纷攘攘中,在几个明星的拍戏走秀里,当地的经济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去横店影视城的小镇上,可见一排排簇新的民房,但当大巴驶过街道时,我才赫然发现,那是多么拥乱不堪的市容,四处可见的小摊贩肆意横置,地面的尘屑纷纷扬扬,拙劣的古装店遍地开花,“轰”的一声,浙江中部的这座小镇轰然倒塌,似乎是它最终应有的结局。慕名来到“明清宫”内,看到的不是按1比1比例仿建的故宫,而是粗劣猥琐的建筑复制品。我们登上城楼,楼上的砖石斑驳分离,一大堆垃圾藏于一隅。
最有名的“金銮殿”中尽是劣质的镀金装饰,殿中上演着粗俗的话剧表演,引着一群同样粗俗的旅客捧腹大笑。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小镇?当初90年代横店政府兴建影视城的初衷是什么?对于横店这座小镇又有怎样的定型?是富有影视文化气氛的小镇吗?我看不出,撇去山上的几座影视城和梦幻城,山下的镇中心是在沿海任何一座小镇中都能找到的。缺乏规划的城市格局,大量涌进的外来务工人员,随处可见的服饰摊贩,有任何的影视文化气息吗? 悲伤影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