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在即的Android 4.0前夜

作者:尚进

(文 / 尚进)

融合在即的Android 4.0前夜0( 2月27日,2012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

已经过去快6个月时间了,自从2011年10月19日Google在香港公布有关Android 4.0系统的技术信息后,Android生态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减速期,所有智能手机制造商都在迟迟等待,不仅仅等待Google发布源代码的最终标准版Android 4.0,更在等待一贯以开放生态自居的Android,会如何在Android 3.0之后处理界面定制问题。

融合在即的Android 4.0前夜1( 摩托罗拉RAZR Maxx )

而Android 4.0的升级周期延迟背后,仍然笼罩着苹果同Google之间的专利纠结,即便作为Google破费125亿美元收购来的摩托罗拉拥有足够多的专利筹码。一方面是摩托罗拉年初起诉苹果iPhone 4S侵犯其6项专利,另一方面则是苹果在多维滚屏操作专利上对摩托罗拉施加压力,并且向欧盟公平竞争委员会递交文件指责摩托罗拉的不正当竞争,而指责的理由是摩托罗拉不肯公平地将某项已经成为业界标准的专利授权给苹果。

在这场新世纪以来涉及专利授权费金额最高的专利对攻上,苹果的封闭生态并没有在讨伐Google的开放生态上获得什么战果,但确确实实拖延了Android 4.0装配给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商。可即便如此,在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Android依旧在市场占有率上疯狂增长,在北美市场已经从年初的46.9%首次超过了50.1%,苹果也从年初的28.7%增加到了30.2%,反倒是老牌智能手机制造商黑莓快速地从16.6%下滑到了13.4%。

融合在即的Android 4.0前夜2( 沈斌 )

除了市场份额的变化之外,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数字也不能被忽视,在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采样中,美国13岁以上手机用户群总数有2.34亿人,其中有1.04亿人已经在用智能手机了,这意味着在美国移动互联网的设备普及率至少已经接近50%了。这50%的比例,很显然Android推崇的开放生态带来的智能手机低价趋势不可忽视,这恰恰正是Google作为搜索引擎巨头和移动互联网广告商业模式的推崇者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现在,摆在Android门下智能手机制造商的选择,已经不仅仅是单纯智能手机的问题,更适合被称作智能连接设备问题。在IDC的新研究报告中,越来越不再区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差异,更多时候是以智能连接设备的名义出现。按照IDC移动电话技术与趋势部门项目主管威尔·斯托弗格(Will Stofega)的说法:“如无意外,智能手机将成为人们连接互联网的主要工具。”也正是基于这种判断,IDC预计到2016年,智能连接设备将从目前的9.16亿台增长到18.4亿台。IDC移动连接设备部门研究主管汤姆·梅因里(Tom Mainelli)针对性地认为:“Android设备在2012年的增长直接和低价的设备兴起紧密相关。不过Android硬件厂商的盈利能力会变得更困难。”这种判断背后,则蕴藏着对于Android 4.0的不同态度,因为Google不再刻意区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的版本区别,不会再有Android 3.0时代的平板专用系统。更宏观的说法,Android生态未来的真正对手,并不是目前跟摩托罗拉较劲的苹果,而是依靠Windows依旧垄断个人电脑桌面的微软。

微软为2012年下半年才正式发布的Windows 8,引入Metro化的平板触控操作界面,恰恰也是意识到了个人电脑向智能连接设备的转移趋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全功能电脑的融合。Android 4.0一直延迟发布就是为了提高这种系统融合的适配性,苹果则是犹豫如何依托于iPhone和iPad,让传统意义上的苹果电脑Mac OS系统融合性再生。在这种融合趋势面前,反倒是微软和苹果都有着自己的包袱,个人电脑和苹果电脑的传统用户体验,并不容易真正意义上被引入到智能连接设备的工程设计思维之下。

作为Google收归门下的智能手机巨头,摩托罗拉一直是Android生态的三大巨头之一,伴随三星的快速增长,以及HTC的小幅下滑,摩托罗拉似乎一直很稳定,尤其是在Google收购之后。对于Android生态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即将到来的Android 4.0时代,观察摩托罗拉的很多细节态度,往往可以侧面窥视出Google对于Android未来的一些试探。尤其是即将进入的Android 4.0时代,如何实现智能连接设备方式的生态转变。为此本刊专访摩托罗拉移动技术移动终端事业部副总裁沈斌,他主要负责摩托罗拉在亚太及中东的产品战略和管理。

三联生活周刊: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的审批通过,正式意味着作为Google拥有的手机制造设计部门,摩托罗拉将成为Android生态最核心的骨干。从两年前的Atrix到现在的Razr,Android系统也从1.5一路升级到了4.0,在你看来,过去几年被版本分化困扰的Android生态,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同时也取得了什么进步?

沈斌:站在2012年即将迎来4.0升级的前夜,回望2009年时候的1.5版本,其实我们可以发现Android的进化实际上是一个优化用户体验的过程。并且这种优化创新的周期一直在加速,反倒是苹果iPhone的创新速度在降低,因为苹果又要自己做芯片,又要自己调整软件系统,封闭生态在开发工作量上依旧无法绕开诸多物理因素制约。但是Android升级得太快,也存在问题,在摩托罗拉被Google整合之前,Android的版本分裂确实对整个Android生态有不良影响。最近Google也明显在调整节奏,并不只是减慢更新版本的速度,更是调整节奏。目前Android生态已经有了40多万App应用,这个优势是可以在数量和质量上对抗苹果生态的,这是同时代的WebOS、黑莓和微软Windows Phone都不具备的。

三联生活周刊:在Android生态中,三星和HTC一直是摩托罗拉在全球的最主要竞争对手,最近索尼、华为等二线Android品牌也在逼近,尤其是Android 4.0适当限制界面定制之后,Android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差距有可能重新排列,摩托罗拉未来计划在Android生态中保持何种自我位置定义?

沈斌:美国市场是智能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也才勉强达到了50%的比例,而目前中国市场智能手机比例也就25%,还有那么多人在以通话作为智能手机的核心功能诉求,这恰恰是摩托罗拉未来最大的机会。手机行业竞争是极端激烈的,摩托罗拉除了保持在高端机型上的设计能力,肯定会多元化发展。所以华为也好,中兴也罢,这些中国本地制造商借助Android的开放平台快速崛起,其实还是非常有助于智能手机普及的,只有智能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石,才有可能实现Google构想中的移动互联网商业生态。

三联生活周刊:摩托罗拉去年开始的Webtop底座,这种智能手机和笔记本方式人机工程设计之间的融合,一直处于试验状态,反倒是HTC和诺基亚,都试图挖掘智能手机的拍照潜力,而三星则是疯狂地试验全球每个地方人群对于智能手机尺寸的偏好。摩托罗拉是否也会在未来竞争中单独强化某项功能的技术王牌特征?

沈斌:HTC、三星和诺基亚单独强化某项技术王牌的策略,恰恰在说明智能手机生态竞争的激烈。但是回过头来看,摩托罗拉其实也一直在领导智能手机的技术王牌方向,第一个双核智能手机,第一个1300万的高像素摄像头,还有最近Razr Maxx上的3300毫安时超大电池,只不过我们并不想为创新而将技术极限化。智能手机最根本的诉求还是为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体验服务。

三联生活周刊:摩托罗拉的Xoom平板电脑似乎并不成功,尤其是面对苹果新iPad和未来微软的Windows8平板,作为Google直属的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如何看待智能手机之外的平板电脑机会?

沈斌:智能手机同平板电脑之间的生态延伸,确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摩托罗拉只专注于Android生态。Windows8平板还没有真正到来,微软生态面临的应用匮乏更严重,但传统个人电脑的影响力又不可忽视。不过,要注意到苹果iPad也在从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应用思维向娱乐需求转型,平板电脑的未来方向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Android平板一直在努力追赶,关键是需要营造一条针对平板电脑的Android应用生态链条。

上一篇: 唐弢与书
下一篇: SUV年的豪车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