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北极:美军欲设永久基地

作者:俞力莎

(文 / 俞力莎)

抢占北极:美军欲设永久基地0( 美国极地考察船——“希利号”重型破冰船 )

来自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的美国、加拿大、瑞典、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以及观察员国和地区工作组等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的议题涉及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航线评估、极地油气开采、极地科考,以及北极事务的战略沟通等。

与此同时,根据最新一期美国《国防》月刊的报道,3月底在五角大楼的年度报告中,驻扎在美国阿拉斯加的海岸防卫队司令帕普上将表示,需要在北极地区建立永久岸基设施,以便在严寒气候中展开长期军事行动。早些时候,他还曾经宣布,今年夏天阿拉斯加北坡地区化冰后,防卫队将首次派出3艘全新国家安全巡逻艇之一的“伯索夫号”,在北极地区展开军事行动。全球变暖造成的北极冰层融化,意味着北冰洋将出现更多可用于航行和军事用途的水域,像是2008年解冻的可使北美东海岸与亚洲之间的航程缩短6500公里的“西北航道”。

“美国自1867年开始就向阿拉斯加派军,尤其‘冷战’初期,北极地区成为战略安全的前沿。但是在距离南部岸基设施800英里以外的北坡展开行动也就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的。苏联解体后,这一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减退。20年后,当美国的军官和外交官再次注目于这一地区时,是因为气候变化将北极圈推向了地缘政治考量的中心,这里将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同时还带着棘手的环境问题。”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杰米·克劳特(Jamie Kraut)告诉本刊。阿拉斯加北坡位于阿拉斯加州布鲁克斯山脉以北到波弗特海沿岸近海区,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又称北极斜坡,是北极外围最重要的油气盆地之一。与美军事行动同时推进的还有壳牌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北坡的石油开采计划。该公司将派出33艘船到该地区作业。而“伯索夫号”届时还将充当“移动行动中心”,执行搜寻、营救以及污染控制任务。

去年夏天,美国海军曾派出两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在北极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锻炼军事行动和作战能力”。事实上,美、俄的战略核潜艇长期在北冰洋厚厚冰盖的掩护下相互制衡。但是,一旦冰层退去,这些核潜艇将被迫后撤。此次“伯索夫号”担当重任,也正值海岸防卫队为北极地区水面舰队的建设而努力,该舰队将包括8艘国家安全巡逻舰。美国2013财政年度的预算方案已将第6艘巡逻舰的建造费用纳入其中。有一笔8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建造一艘新型破冰船。海岸防卫队最多时曾拥有8艘破冰船,但现在只有一艘还在执行任务。此外还有一笔610万美元的预算用于升级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岛链沿岸的设施。

“北冰洋周围主权国家必须发展和执行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各种全球性因素的聚合下,美国在北极地区也面临着新的领土的开拓和新的安全威胁的呈现。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要求获得美国新的政治和军事上的注意力。”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副教授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告诉本刊,“2009年,美国政府做出了一步重要的战略选择,即颁布《国家安全和国土安全总统令》,宣布美国在北极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国家利益。同年11月,海军也对外公布了‘北极路线图’。”“路线图”计划在2011~2015财年内,配合海岸防卫队和其他机构,整理出适合在北冰洋进行军事活动的水面舰艇、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数据,以便先于其他国家,在北极建立一支水面舰队。通过该计划,美国海军的“大绿色舰队”,将服务于美国在北极的三大主要利益:能源储备、航线和潜在的领土争端。“大绿色舰队”的得名,则是因为其航空母舰将采用核动力,舰载机使用绿色的生物燃料,同时也与美国海军在1907至1909年派出进行环球航行的“大白舰队”相呼应。

不过,同样是2009年,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在其发表的《北极战略规划》中宣布将组建一支北极部队,以维护俄方在北极的核心利益,并明确提出在2011至2015年完成俄在北极地区的边界确认,以确保其竞争优势。俄罗斯始终是美国在这一地区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 抢占北极永久基地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