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武云齐)

这次出差到沈阳,顺便去看看我的大伯,他是沈阳一个大型国企的处级中层干部,已退休多年。我问70多岁的大爷:一个月能开多少养老金?“我一个月1875元。”“怎么这么少呢?”我惊讶地问。我父亲是退休的中学教师,每个月能开3000多元,大伯是处级干部,怎么也应比我父亲开的多呀!“现在的退休有两种制度,就是所说的‘双轨制’,企业职工退休拿的是退休金,机关事业职工退休拿的是退养金。我拿的就是退休金,你爸拿的就是退养金,这两个‘金’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和人家同职级的比,一个月要少拿2000多元。”

“‘双轨制’我知道,但不是说给企业退休职工已连续7年涨工资了吗?”我问。“之前,我的退休金是900多元,连续涨7年,我才开到现在这么多,而我与同期同级事业单位的人员比,收入的差距并没有缩小,甚至还有点扩大。每年给涨的10%,只是保障了企业退休职工生活水平不再下降,并没有解决‘双轨制’不同待遇标准和差距问题。”大伯说,“这几年,有高级职称的退休职工多涨了些,可我没有高级职称。算起来,我退休11年,涨了7年退休金,反而成了待遇最低的了。”“我一个同学,因为单位转制,由企业变成事业,退休金一下就开到3000多元。你大娘,原来也是企业制的,没我开的多,也是因为转制,一下就比我多开了1000多元。我在岗位时的下属,就因为有高级职称,比我这个处长还多了,你说我不是最低的吗?”“那你和我大娘一个月也开4000多元呢,也够花了。”我安慰着老人。

“不是钱的问题,是公平公正的问题,为什么‘双轨制’成了这么多年的关注热点却得不到解决呢?”“‘双轨制’问题,每年‘两会’上都是热点关注的问题,我看能解决吧。”我不太有把握地说。“是,每年都是热门话题,今年也是。但是不是每年涨10%,就算是解决呢?退休这些年算下来,和人家比,我要少开20多万元。”大伯平静地说,“少开了是小事,社会不公是大事,年年说,说也不改是让人费解的事。”

我没有讲出更多能说服大伯的道理,只是说了几句套话:“大爷,你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双轨制’问题是一定能解决的。要想开些,身体好,比什么都好。”大伯当了几十年的干部,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艰难,是有过贡献的人。我觉得,大伯的话,不能简单地看做是牢骚和不满。 双轨制

上一篇: 好东西(678)
下一篇: 清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