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小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孙君飞)
清明节,我和家人一起回老家扫墓。我发现凡是在本县、邻县打工的,由于距离遥远,返乡的成本较大,再加上所在的厂矿企业并没有专为清明节放几天假,因此都没有回来为逝去的亲人扫墓,也因此有的坟墓因雨季来临而坍塌,有的甚至被野兔穿穴打洞,令人叹惋。
不过,我也听到一件小事,对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有了新的认识。这个年轻人在邻县的一个建筑队里打工,每日的收入有80元,据说年后又涨了,而我的父亲在老家镇上的建筑队里打工,每日的工资只有50元。清明节,当地一个有身份的人找到包工头,称给高工资,请他们为自家的墓园修葺、扩建一下。于是年轻人所在的建筑队停了工,准备去修建墓园,他却执意不去,理由是:别人能想着为逝去的父亲扩建墓园,我为什么不能回家为辞世的父亲扫墓祭奠,那里的杂草需要拔除,墓上需要添加新土,也需要再植一棵柏树,在“那边”的父亲也肯定很孤单,需要我们去给他倒杯酒,说说话儿……他借了一辆摩托车,骑了近两个小时回到老家祭祖扫墓。我还知道在清明这一天,有很多回不了家的打工者纷纷给老家打电话,问候健在的老人,提醒留守在家的孩子别忘了去祭祖扫墓,那一颗颗怀念之心也是希望之心。
我在扫墓的时候,遇到一个叫大爹的人,他和妻子在附近整理烟田,并施了化肥到田垄里,我后来很少见到种庄稼如此仔细认真心怀虔诚的人。我走过去递烟、聊家常,了解到“现在种麦种包谷,都不如种烟了”,镇里领导也在开会时称“你吸烟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不吸烟就没有贡献”。虽然上面垄断着农民种烟的整个过程(比如农民不能私自育苗,必须到镇上购买统一的烟苗,每亩地至少花费40元),但是只要不怕辛苦,这烟叶种下来,就会有可观的收入,因此我在墓地周围看到大片准备种烟的田垄,小麦田确实减少了许多。
还有一种感触我很难忘。我们回来,父母的情绪一直很高涨,母亲顿顿精心为我们做饭,我们在院子内外种了不少花卉,希望我们不在家时,由那些悦人的花朵陪伴他们。临走时,母亲显得很伤感,情不自禁地说:“盖新房子时,我坚持给你们兄弟仨一家盖一间卧室,没想到这次只有你们一家回来住了一晚,一想到好好的房间空荡荡没有人住,我就有些后悔了……”母亲是情感含蓄的人,没想到她也会这样说,我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也终于知道:自己来去匆匆,也好不到哪里去,常回家住住才是父母期盼的吧! 小记清明节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