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佩三剑客的绝地反击

作者:李翊

(文 / 李翊)

男佩三剑客的绝地反击0( 3月18日,在俄罗斯举行的伦敦奥运会男子佩剑团体系列积分赛中,仲满庆祝比赛胜利 )

在奔赴莫斯科之前,曾在北京奥运会上为击剑项目夺取第一块男子个人奥运金牌的中国男佩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即使进入奥运会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但中国队还是要试一试,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放弃。”中国击剑队副领队孙良勇表示。此前,中国队已经连续在欧洲参加了40多天的比赛,男佩主力队员之一王敬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四站比赛,主拼团体赛,因为按照国际剑联的规则,获得奥运团体资格队伍中的3名选手将自动获得奥运会个人比赛的席位。”只是,从2012赛季开始,每一站比赛后,与伦敦奥运会的距离似乎又远了一些。

在本次莫斯科站比赛前,中国男子佩剑队获得奥运资格仅剩下理论上的可能。依照国际剑联制定的奥运会参赛办法,在团体项目上,世界排名前四的代表队直接晋级奥运会,剩下的4个名额分配给欧洲、亚太、美洲和非洲四个地区的世界排名最高的一支队伍。在本站比赛前,世界前四已经产生,排名五到八位分别是罗马尼亚、韩国、美国和匈牙利,其中罗马尼亚、韩国的积分相对于同一地区的其他代表队处于绝对优势,也基本锁定了奥运席位。由于不久前,非洲地区代表队宣布放弃国际剑联分配的奥运名额,那么欧洲、亚太和美洲的另一支排名最高的代表队也可以借用非洲区的名额获得参赛资格。这也是本站比赛前中国队最有可能获得奥运会资格的方式。

同样寄希望于借用非洲区名额的还有欧洲区的法国队和匈牙利队,这两支队伍的奥运积分均领先中国队20分以上,这意味着,在最后一项奥运积分赛莫斯科站比赛上,中国队必须首先取得前两名,同时,法国队和匈牙利队必须排名在前八名之外。对于近一年来通常在世界大赛第十名左右徘徊的中国队来说,这无异于创造奇迹。要知道:一个月前的意大利站,中国男佩仅获得第十一名。

与过去一年的大多数国际比赛相似,在3月16日率先开始的莫斯科站个人赛上,中国队两位老将仲满、王敬之和后起之秀刘晓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全部被挡在32强之外。然而,在随后举行的团体赛上,奇迹出现了。

王敬之告诉本刊,八分之一决赛对亚洲排名第一的韩国队是第一个转折点。“去年一年都在和韩国队争亚洲第一,但是打得不好,压力很大,成绩一落千丈。这次是最后的机会,吃饭前我们互相鼓励,绝不放弃,输谁也不能输韩国。”在以45比44险胜韩国队后,中国队士气高涨,相继以悬殊比分击败意大利队和美国队,闯入决赛。

男佩三剑客的绝地反击1

决赛中,中国男团由仲满、王敬之、蒋科律和刘晓出战。与卫冕冠军俄罗斯的争锋,男佩的几个小伙子打得沉着冷静。开局阶段,尽管王敬之处于落后,但中国队随后连续追分并反超比分。中局阶段,俄罗斯队一度以25比21领先,被中国队顽强追平比分。局末阶段,双方战成41平,俄罗斯队连续得分,并以44比42拿到赛点,生死关头,再度登场的仲满顶住压力,连得3分以45比44帮助中国队上演逆转,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男佩团体的赛季首冠。

夺冠的消息传回北京,中国击剑队喜出望外。这是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分站赛男子佩剑团体冠军,而凭借莫斯科站的冠军,中国队的奥运积分已经稳稳超过了法国队和匈牙利队,多支队伍紧盯的非洲区弃用名额将顺利落到中国队手中,理论上的可能最终变成了现实。实际上,结果比人们设想的还要富有戏剧性,中国队最终的奥运积分不仅超过了法国队、匈牙利队,也超过了韩国队。“中国队是以亚洲区第一的身份获得了奥运会参赛资格的,真正借用非洲区弃用名额才获得奥运资格的反倒是韩国队。”孙良勇说。

男佩三剑客的绝地反击2( 中国女子花剑前主教练、现万国击剑运动中心技术副总监王钰 )

在王敬之看来,男佩如同坐过山车一样的经历与心态有关。“从去年到今天上半年,比赛就没进过前八。第一站团体赛,我们排第十一名,按以前的实力应该能进前五。整个团体的心情跌到谷底,压力很大。压力太大,会让人崩溃,什么都不是,反而心态更平和。”

王敬之和仲满同住一间宿舍,个性都很直爽。仲满在北京奥运会“一剑成名”某种程度上掩盖了王敬之的光芒。事实上,王敬之比仲满成名更早。2007年世界杯大奖赛,他将雅典奥运冠军蒙塔诺挑落剑下夺得冠军,成为中国男子佩剑50年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不过,他的奥运之旅总是那么一波三折。

2004年雅典奥运会,势在必得的王敬之却在出征前得知自己将以替补身份参战,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打击。从北京到雅典的一路,他一直沉默着,因为替补身份,他不能进入奥运村,只能自己在村外找住所。

“到雅典下了大巴,我第一个把行李放到要进奥运村的行李车上,当时教练就过来说,你不用把行李放到车上,替补队员自己去村外找地方住。当时我的眼泪就要往下掉,那时真的很接受不了……”

住在村外意味着食宿包括交通都要自己解决。“我以前见过家人做米饭,就照猫画虎地做,叶冲会炒牛肉,有个女孩会西红柿炒鸡蛋,我们天天就这几道菜,来回吃。”那段时间,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是女友、著名女子佩剑运动员谭雪。

雅典的经历让王敬之退缩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击剑再也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好的感觉,退役或者不练了,成了一段时间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是没想到,短短两个月后的一次检查,却让他差点真的离开击剑。

那段时间腿部异常的疼痛让王敬之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检查,诊断结果是髋关节出现阴影,股骨头坏死。曲大夫劝告他尽快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再继续运动会很危险,这是常年撞击产生的问题”。

但在坚持保守治疗近一年后,王敬之在2005年回到了赛场。他渴望再次用冠军证明自己,但因为一年没有训练,他的状态很差,一个赛季拿不到一次冠军,最好的名次是第三。

“之前比赛见谁灭谁,但那段时间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软柿子,好像谁来都可以捏我一下。”王敬之告诉本刊记者,那段时间,常会有队友开玩笑劝他退役,他心里很苦。

天津队全运会前的3个月俄罗斯集训“唤醒”了他。“我以前的打法非常被动,只能防守,进攻很差。在俄罗斯训练的时候,和一个当地小孩比赛,他的进攻能打进来,而我就是打不到他。俄罗斯教练说我这么高的个子,优势应该非常大,他就问我为什么只打防守,不打进攻。”这好像突然捅开了王敬之技术上的一层窗户纸。通过和俄方教练的交流,王敬之改变了技术动作,此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从那时开始再没输过。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被队内戏称为‘舍神剑’的王敬之是最被看好的奥运‘夺金点’,最后输给了实力远不及他的排名第20位的法国选手朱立安·皮耶,连16强都没进,就跟心态有关。”前中国女子花剑主教练、现万国击剑运动中心技术副总监王钰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性格决定剑风,而剑种也会影响人的性格。“花剑是三个剑种中战术组合运用最丰富的,需要运动员有缜密的思维和细致的观察力;重剑击中部位全身有效,这就决定了战术相对简单,需要小心谨慎,细腻果断;佩剑是节奏最快的,需要运动员有极快的场上反应速度,在每一剑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要针对对手的特点想好对策,是一个连续的反应过程。如果普通人正常的反应速度是0.1秒,佩剑运动员的反应速度是0.01秒。因此,技术因素占40%到50%,剩下的就看你脑子是不是活。如果心态不好,多余的想法太多,会对结果有很大影响。”王钰说,“中国男佩三个主力队员仲满、王敬之和刘晓个性差别不大,都很直爽,因此团队凝聚力强。但在场上,中国选手普遍不如外国选手淡定。”王钰说。

中国击剑协会副秘书长、自剑中心击剑部主任袁向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击剑整体资格赛已经全部打完,中国击剑队拿到13个个人,3个团体资格,其中男花和女重属于世界排名前三的队伍,男佩则形势严峻,主要对手是世界排名前六的队伍,这里面既有意大利、俄罗斯、德国、罗马尼亚等欧洲劲旅,也包括亚洲近邻韩国。“2010年,韩国老将吴恩锡、新秀具本佶世界排名分居第二、三位,元佑荣甚至夺得世锦赛个人冠军。2011年,吴恩锡状态下滑,但具本佶的年底世界排名仍保持第三,去年曾一度处于领先地位,元佑荣仍保持相当实力。论整体竞争力,韩国男佩的团体实力丝毫不弱于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劲旅。” 中国队韩国男足王敬之三剑客仲满男佩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