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67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栏目插图◎豆角上台艺术工作室产业资本再减持
截至3月26日,3月产业资本净减持金额高达49.88亿元,折合全月减持环比大幅增加。Wind资讯统计显示,按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的月份来统计,今年1月累计减持1.91亿股,为增持量的53%;2月累计减持量2.83亿股,是增持量的1.8倍;3月的减持量则大幅骤增至7.46亿股,为增持量的20多倍。
正值年报发布期,按理说高管增减持变动应该会谨慎很多,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相对前两个月高管纷纷增持,3月份高管的转向表现得十分明显。来自82家公司的200多位高管在3月对自家公司进行了减持,累计减持量约为1.62亿股。产业资本掌握了企业的第一手信息,了解行业冷暖,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经营困境。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60亿元,同比下降5.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791亿元,同比下降19.7%;集体企业实现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7.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2002亿元,同比增长24.4%。
金融危机后政府4万亿投资主要投向了重工业,主要分布在重工行业的国企受益最大。如今4万亿用完,国企的麻烦也来了。回顾近5年的经济数据:当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增长时,国企利润往往会超过私企,反之,国企利润就会被私企超过;而且,私企的利润5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国企利润却波动较大,反映出国企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等痼疾。
富士康刚刚在财报中报告了2011年的大裁员,3月25日,比亚迪公布了回归A股之后的首份年报,数据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45.13%,并且员工人数减少了5693人,其中仅市场营销类员工就裁减超过3000人。而据美的年报,2011年末,美的员工总数比2010年末减少了3.2179万人,大幅减少了30%以上,其中生产人员降幅最大,达到近35%。截至3月25日,已公布年报的近750家上市公司在过去一年发生裁员的公司有227家,总计减员约9万人,其中大幅减员的102家公司就裁掉员工8.54万人。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压迫企业利润,制造业企业不约而同地“瘦身”减负。当年,比亚迪的人海战术震撼了索尼等日本制造巨头,如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遭遇瓶颈。茅台一天减值142亿元
2月26日,温家宝总理指出,今年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继续实行零增长,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3月27日,高端白酒股价应声下跌,3月28日跌幅达到2.18%,其中贵州茅台狂泻6.37%,市值蒸发了142亿元。泸州老窖、五粮液跌幅均超过6%,古井贡酒、洋河股份和酒鬼酒等跌幅均超过5%。
随着公款消费高涨,已披露2011年财务数据的10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飙升,其中沱牌曲酒2011年度净利润为1.95亿元,增幅达155.25%,居各企业之首;贵州茅台2011年度净利润87.63亿元,同比增长73.49%,稳居龙头;五粮液与洋河股份净利润分别达到61.93亿元和40.10亿元,涨幅达40.9%和81.89%。
3月23日,今年首只登陆美股的唯品会上市首日即“破发“,年初的中国投资热开始降温。国际资金跟踪监测机构TrimTabs3月26日的最新统计,尽管流入全球股票ETF的资金大增,但中国股票ETF却在3月份前两周遭净赎回3400万美元。美国金融数据供应商EPFR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的一周时间里,亚洲(除日本以外)股票基金连续第三周遭遇资金净流出,主要受到投资人对中国的担忧加重等因素拖累。
根据TrimTabs的统计,在2月16日至3月6日期间,海外上市的最大中国ETF安硕富时中国25ETF遭遇了1.14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而根据历史经验,安硕富时中国25ETF遭遇净流出,通常预示着中国股市接下来的短期表现不佳。
深圳,数以千计的生产“山寨”手机的小公司正关门歇业。2010年,此类手机的生产商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可据研究公司Gartner估计,2011年山寨机销售量下降了7%,降至1.86亿部,占全国手机销量的42%,今年还将再降30%。
使山寨机退出市场的力量不是专利诉讼,而是3G时代的智能手机。3G意味着消费者希望使用手机上网,运营商还对智能手机进行补贴,使之便宜到山寨机无法竞争的程度。并且,与以往相比,智能手机以相似的外观出现,都有很大的触摸屏,尺寸变化不大,按键和颜色非常少。山寨机得以吸引消费者的花哨外观设计无用武之地。 消费理财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