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家的拆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付媛媛)
外婆家的老房子一夕之间就被拆了,这栋房子原是座古庙,始建于300多年前。40多年前,外婆家遭遇火灾,而古庙的和尚也早已还俗,当时的生产队就让外婆一家搬进了古庙。母亲姊妹几个在这里长大成人,直到外公、外婆去世,这栋老房子便空置了下来。几年前,母亲兴起了重建古庙的心思,就凑了钱,请了和尚,然后到县佛教协会去申请,却被斥之为“封建迷信”,并扬言要“把你这个老太太抓起来”。一气之下,母亲便断了重建古庙的念头,但每次与我提及此事,她就会说,老房子周围原有很多庙宇、古庵,很多都在战乱中毁掉了,唯独剩了这座庙,现在却修复不了,眼看留存了几百年的东西毁在我们手里,真是可惜了。
这次,县里要打造“旅游风景区”,古庙在拆除之列,当我听说时,古庙已经被拆了。一栋屹立了300多年的建筑一夕之间灰飞烟灭,就连那雕花的土瓦、镂空的木窗也被碾碎了、推平了。古庙的继承人——舅舅说,这栋房子是按照250元/平方米赔偿的,总共赔了3万多元。其实县里是按照650元/平方米赔偿的,400元的差价被村里拿走了。而且,由于通知得仓促,屋子里原有的一些老家什都没拿出来,全一起埋了。那都是外公、外婆留下的东西,虽不值钱,却是个念想。
一座古庙,躲过了历次战争,躲过了“文革”,却没躲过拆迁。古庙前的几十亩良田也被铲平,铺了水泥,种了树,建成了风光带。这可是这个村唯一成片的良田啊!我问舅舅,没了田地,这里的村民以后靠什么生活?舅舅说:“卖水。”“卖什么水?”我很惊奇。“就是古井里的水。”原来,离古庙不远有口古井,古井不深却从未干枯过,且井水甘甜。附近的居民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来打瓶井水回家喝,据说有治病祛邪的功效。但近年来,随着古井边的石山被开采,古井的水也变得浑浊不清,即便这两年附近的采矿业被勒令停工,古井的水也没有恢复原貌。且一口不足2米深的古井,能产出多少水呢?这水卖给谁,又能卖多少钱呢?这些钱真能养活附近的村民吗?如果放任这种粗放式的拆迁,只怕若干年后,许多地方再无古迹可看,再无土地可种。 外婆家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