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塞尔,赴一场钟表宴
作者:何潇(文 / 何潇)
( 价值500万美元的宇舶表是本次巴展的亮点之一
)
钟表盛宴让这个瑞、法、德边界的小城为全世界知晓。在宗教改革时期,巴塞尔也一度热闹,因伊拉斯谟等人曾在此地活跃。在巴塞尔今日的市徽、弯曲的黑色主教权杖图案上,依然可以看出宗教的影响。小城与钟表会展联系起来,却是近一个世纪的事。1917年,首个“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Schweizer Mustermesse Basel)在此举行,展会中,第一次包含了钟表和珠宝这一特殊领域。属于钟表与珠宝的会展,到1973年才在这个边境小城开幕,便是“欧洲钟表珠宝博览会”(Europaische Uhren-und Schmuckmesse)。13年后,欧洲以外的参展商第一次出现在展会上,这也让展会具备了国际意义。
“巴塞尔钟表珠宝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聚集了相关产业所有环节的展会。它是行业的驱动力,也是不可错失的聚会。”巴展负责人西尔维亚·瑞特(Sylvie Ritter)说。2003年,展览有了新的身份——“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Baselworld:The Watch and Jewellery Show)。时至如今,这个每年一次的钟表珠宝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巴塞尔世界”,世界各地的钟表制造商、经销商、媒体……齐齐奔向巴塞尔,来赴这场年度盛会。
今年巴展的开幕时间较去年提早了一个月,空气里也比去年多了些寒意。在表展开幕以前,有人担心去年的欧元危机和欧洲局势对钟表行业会发生影响,但多数参展者的态度是乐观的。“我们对近年的形势很看好,从巴展前期的情况来看,大家的态度都很积极。”美度全球总裁弗兰茨·林德(Franz Linder)对本刊说,“现在还很难说具体会是怎样,但总体感觉良好。”欧米茄全球总裁欧科华则态度坚定:“2012年,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前期的各种迹象表明,我们将在本次巴塞尔展上再次取得成功。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把握好消费者热衷的风潮。”
在这个属于钟表的特殊季节里,若你每日在展览开始之前便赶到会场,看到的是这样一番景象:1号馆前宽敞的大厅被等待入场的人挤得无立锥之地。待得开场时间到,随汹涌的人群进到会场去,那场面会让你误以为进了早高峰的CBD:打扮得一丝不苟的人们,摩肩接踵,刷卡,进门……这时,你会体会到熟门熟路的好处——品牌展位的设定,与往年大体一致。进门,前行数步,可以到达百达翡丽的展位,这是一栋两层楼高的巨大建筑;再前行,便是1号馆中心地带的“皇帝位”,依然由斯沃琪集团占据着,其下一众品牌,在这块面积巨大的中心区域里逐个排开来:欧米茄、浪琴、斯沃琪、美度……时装表照例被放置在二楼,在那里,你可以找到爱马仕、芬迪、迪奥……想要找更为罕见的独立制表品牌,那就得请你挪步4号馆了。
这场中所见的一切,不论展位设计、人员穿着,抑或手表本身,都叫人明白:在这场以钟表为核心的展会里,时间并不是第一要务。“人们花上好几万元买一只表,绝对不会只是为了看时间。要知道时间,看iPhone就够了。手表是一种象征、一种装饰。”宇舶表品牌总监路易·比佛(Loic Biver)对本刊说。在此次展会上,他们带来了一只“500万美元宝贝”,镶满1282颗方形钻石,总重超过100克拉,由多位专家花了14个月完成。较之去年那只身价200万美元的“巴塞尔价格花魁”——它在去年同样出现在宇舶展厅——今年这只天价宝贝价钱翻了一倍以上,是全世界仅有的一只。
( 3月8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2012国际钟表珍宝展拉开帷幕
)
“3年前,我们推出的是一只100万美元的钻石表;去年,我们推出了200万美元的腕表;今年,它的售价是500万美元。为什么价格会高这么多?因为这一只更为特别。在过去那两只百万美元钻石表中,我们使用了陀飞轮。今年这只则更加简单,只有钻石,而且更大、更珍贵,所以它的价格也更高。”路易对本刊说,“是的,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件珠宝。你可以看到上面的隐形镶嵌技术,整只表都被钻石覆盖,看不到表架。懂得这种镶嵌技术的人很少,这也是它昂贵的原因。”过去那两只“百万美元宝贝”的成功让他们对于今年这只天价宝贝有了信心。“200万美元那只已经卖掉了。”路易说,“500万这只的买家也许会是印度人、中东人或者中国人,他们喜欢这些,也有能力购买。”
“他们有能力购买”——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欧洲经济不甚乐观的2011年,瑞士钟表行业的出口却“创了纪录性高度”,总出口额达到1930万瑞士法郎,这意味着19.2%的增长。这其中,欧洲与美洲所占份额分别为29%与14%,亚洲所占份额为55%,高于前两者的总和,其中中国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此次表展上,各家展厅里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影子:在宝珀,会发现全球首款中华农历表,“天干地支”被融进了表中;在百年灵,公关经理告诉你,越洋世界时间计时腕表有了中文版,在第八区的位置,赫然写着“北京”二字;在美度,可以看到一个以“长城”为灵感的系列;而龙的图案,更是出现在雅克德罗(Jaquet Droz)、天梭等众多品牌的表面上。
( 爱马仕Arceau 星盘怀表 )
但并非人人都会为中国做设计或推出限量版。“在设计上,我们一直没有做过迎合中国的改进。我们几乎不推出限量版。一年出产5000块的品牌,可能会出限量500块的表,但我们一年的产能可能就50块左右,也就无所谓限量的概念了。量产的品牌才有限量的概念。”宝玑公关及推广经理祝淑凌对本刊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看不到情势的变化。“在材质上,我们会有一些选择。今年推出的一些新款,就采用了玫瑰金材质——它在中国确实很受欢迎。”
“许多品牌可能会羞于说,中国是他们的最大市场,但浪琴就一直说,中国对我们很重要。现在全世界的市场都靠中国拉动,我们又有什么羞于承认的。”浪琴表中国区副总裁李力态度非常坦然地对本刊说,“许多产品,70年代是美国人在消费,八九十年代是日本人在消费,现在到了中国人消费的年代了。不光是钟表,其他行业也是一样,大家也在生产中国的元素,尊重中国人的品位。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 3月8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2012国际钟表珍宝展拉开帷幕
)
李力在1996年加入浪琴公司,在这十几年中,他观察到中国人对待钟表态度的变化。“中国人是很善于学习的。一开始,他们根本不知道品牌是什么,在那个时候,很多品牌都说自己是瑞士品牌,其实并不是。但中国消费者愿意去学,他们害怕被骗。这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成熟。过去,他们的态度是追随,如今,他们也学会了选择。”李力对本刊说,“西方人有一些习惯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强调张扬,我们强调内敛。中国消费者喜欢专做手表的品牌,那些半路出家的品牌,不是他们的首选。此外,他们还喜欢机械表,不光是男性,女性也是这样。中国人不太容易接受新品牌,一旦接受,忠诚度就会很高,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进来的品牌即使投很多广告,还是很难抢到市场的原因。”
“以前,人们说中国人不懂品牌,但是现在,中国人有自己的选择,他们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浪琴的全球总裁每年都会来中国,跟中国区的工作人员开会,问我们的意见,咨询尺寸、款式需要怎样改进,哪里存在问题等。而在尊重消费者这一点上,有些品牌做得不够,认为消费者应该跟他们走。他们很高傲,觉得中国不是时尚的中心,所以中国消费者应该听取他们的意见。但现在的情势是,一个品牌如果在中国做得不好,这个品牌就会被淘汰,会失败。车是这样,表也是这样。”李力说。
( 3月8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2012国际钟表珍宝展拉开帷幕
)
尽管“中国”已成为瑞士制表品牌在巴塞尔谈论最多的话题,但对于来到巴塞尔的中国制表品牌,却是另外一番情景。飞亚达是唯一一个进驻1号馆的中国品牌,展厅位于二楼,面积不算大。在名牌云集的1号馆,这样的小展位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相较于楼下那些瑞表大品牌人头攒动的情景和“中国特别表”满场飞的场面,这里显得有一些冷清。在去年,他们获得了进入1号馆的资格。对于一个中国品牌,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进入1号馆,意味着身份的认同。“进入1号馆有许多条件,比如在多少个国家有推广、实力如何等等。展会方有一个9人组成的委员会,全是欧洲人,要他们投票,商量同意才可以。令我们非常高兴的是,当时9个评委都投了赞成票,这是我们与全世界品牌竞争得来的结果。”飞亚达总经理杜熙告诉本刊。
今年是飞亚达进驻1号馆的第二年,对他们而言,这一年的变化是显著的。“这一年以来,我们的海外拓展速度加快了,进入了英国和日本市场,全面进入台湾地区;在加拿大市场,也开始发展营销网络。1号馆是一个国际大品牌云集的地方,对于我们国内形象的提高也很有益处。”杜熙对本刊说。然而,在巴塞尔,给他们带来益处的却是“中国身份”:“中国市场现在这么重要,西方人在关注中国市场的同时,也会关注到中国品牌,这对于我们往外走很有帮助,来我们场馆交流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优秀的市场会产生优秀的品牌。”
( 巴塞尔2012国际钟表珍宝展现场 )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已经有很强的制造能力了,从低端到高端都有能力做,只是我们没有品牌能完整地去表现这些技术能力。我们也不缺资本,中国人现在的资本可以做很多事情。也有不少人有意愿去做高端产品,但这一切都不能着急。”杜熙说,“内部能力的打造有一个积淀的过程。外部来说,也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消费者意愿的成熟。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中国的消费者更认可欧美的品牌。我们现在海外增长非常快,相较起来,大部分海外市场的消费者,心态比国内消费者成熟。中国的表一定不看——他们没有这样的局限。他们来看了,喜欢了,就买了。反而是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可能会有预设,比如说一定要买一块瑞士品牌,哪怕是低端一点的。”
“去掉Logo与名称,一块瑞士表与一块中国表,真有那么大的区别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所有的东西都没有绝对的真实。同样一块表,告诉消费者是不是瑞士生产,会有很大的差异,心理与情感的因素会投射太多东西。”杜熙对本刊说,“存在就是合理。我们的制造上不去有很多原因,比如全球化分工,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我们在人工和成本控制上有优势,而瑞士的比较优势在文化和高端制表的工艺,他们有历史和品牌塑造能力。但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现在开始有资本了,也有越来越多有眼界的人,消费者也在变成熟,这些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一切正在慢慢变化。”
( 飞亚达“纪念中国志愿者成功参加火星-500计划”的航天表
)
( 飞亚达“纪念中国志愿者成功参加火星-500计划”的神舟八号纪念款腕表
) 一场巴塞尔钟表飞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