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沛东的三重世界

作者:杨璐

(文 / 杨璐)

闫沛东的三重世界0( 闫沛东 )

农民胡泽军

12月16日星期五,农历十一月二十二,宜嫁娶。在去胡泽军的老家河北省任县天口乡于盟庄村时,我们遭遇了罕见的乡镇大堵车,好几拨几十米长的迎亲队伍、搭在路边唱歌的舞台和长途大货车把本来就不宽阔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于盟庄村也在办喜事,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中西合璧的乐队,穿统一红色长棉袄的妇女是全套军乐队的装备,后面跟着的拿着唢呐、穿黑色棉袄的中老年男子队伍。乐队过后就是挂着红色和粉色巨大纸花的迎亲车队,前面是轿车,后面依次是面包车、农用车和大巴,排了一条巷子。“胡泽军连娶媳妇都没在村里办事儿。”于盟庄村的村支书吴勤周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胡泽军身上发生的一件值得议论的大事儿。

于盟庄村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农村,有3470人,5000多亩地。吴勤周告诉本刊记者,这里原来是一片湖泊,祖辈们都以打鱼维生,后来湖泊变成陆地就种上了麦子、玉米、棉花,除了本地人,村民分别从山东和山西迁来,形成了达、吴、陈、胡四个大姓。在吴勤周之前,村里许多年没有领导班子,因为最大的达姓从“文革”开始就分成了两派,互相都不同意对方的人选。胡泽军家虽然属于四个大姓之一,但在村里却势力单薄。吴勤周说,别人都是弟兄们一串儿,他家查到他爷爷那辈就没有堂兄堂弟,自己一支。“我们村办喜事都在家里吃饭,同村的乡亲和本家都要来帮忙招待女方的客人、做饭、洗碗,红包是一方面,互相帮忙才能把事情办起来。胡泽军家好像没有给谁家帮过忙,时间长了也就没人请他们,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他没在村里办喜事。可是其他人即便在外面结婚的,也会回来办一场,这是村里的传统。”吴勤周说。

“如果不是这次他出事儿,村里人都把他给忘记了。”吴勤周告诉本刊记者,胡泽军还没结婚就到外面闯荡了,这些年来也不怎么回来,问他家地址都不如提他的父亲更容易让村民们想起来是谁。他家在村里的一处古遗址防洪台的附近,邻居家都是通过打工或者做生意建起来的望不到里面的高大围墙和很有气势的红色或绿色大铁门,他家的门像个一人高的栅栏。绕到后面去,院墙早就坍塌了,院子比周围要低洼,随意堆放着十几个大水缸,一排平房上的五个窗子都还是木头的窗框,没有玻璃,甚至窗户样式还是古老的九格式,看起来是多年没住过人了。胡泽军的邻居胡建考告诉本刊记者,村里每年都有人家翻修房子,或者因为儿子结婚,或者因为孩子长大了家里住不开。胡泽军家的房子在他的记忆里一直都没翻新过,他最后见到胡泽军时候,胡泽军还是个学生,看起来挺聪明的。胡泽军父母也外出打工多年了,几年前回来看过房子,但是,他父亲一贯不爱说话,碰到邻居也没寒暄话家常。

胡家的状态在村里人看来不正常。“胡泽军的父亲算下来今天有六十四五岁了,村里人一般到了50多岁就不愿意外出打工了。”胡泽军的邻居告诉记者,胡家的房子已经不能住人了,他父母回来也是到县城去跟着女儿住,而在于盟庄村的传统里,儿子是养老的,嫁出去的女儿只在父母生病时才有责任在病榻前照顾。

闫沛东的三重世界1( 胡泽军的这位邻居最后一次见他已是许多年前,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

胡泽军的妹妹嫁给了本村陈家,但是村里人告诉本刊记者,胡泽军妹夫兄弟、妯娌关系很生疏,妹妹家早就到任县打工去了,也很少跟村里联系。我们辗转找到胡泽军妹夫的嫂子,她对胡泽军的记忆还停在十几年前,胡泽军的妹妹刚结婚时,“他们到家里来,很文明一个人,话还没说脸先红了。后来,他出去打工就很少回家”。

虽然没有回过村里,胡泽军已知的最后行踪是在任县县城。邢台市桥东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主任郭平告诉本刊记者,警方在今年6月的清网行动时加大了追捕胡泽军的力度,在走访他的朋友时,了解到胡泽军就是自称握有曹操墓造假证据的闫沛东,但是找到他在任县县城南街的租住房时,他举家已经搬走了一个月,应该是走访他的直系亲戚时惊动了他。

闫沛东的三重世界2( 胡泽军和父母外出打工多年,房子已经破败不堪 )

假记者任俭安

1969年出生的胡泽军毕业后就常年在外面闯荡,他在村里的时候并没有让乡亲们印象深刻的文学才华或读书的爱好,但是在2005年左右他自称的身份已经是河北省某法制报驻邢台的工作人员,是政法委书记的同乡和熟人,能代办冤案。“我父亲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一个姓温的工作人员建议我父亲去找胡泽军,说他好管这些事情。”老杜的女儿告诉本刊记者。老杜是胡泽军在邢台诈骗时的工作人员,2006年胡泽军案发后,老杜等四个工作人员落网,胡泽军逃脱,老杜也是受害人,他的亲戚被胡泽军骗了3万块钱。

闫沛东的三重世界3( 胡泽军老家于盟庄村村口贩卖活鱼的村民 )

老杜家在邢台市南和县农村,红色的大门显得很气派,可是进到屋里却明显看出,是在没有装修的清水房里住了很多年。“本来想的是我父亲和哥哥在外面多挣点钱把家里修得好好的,结果刚盖好一半,就出了事情。”老杜的女儿告诉本刊记者,老杜一直在外面当小工头,别人揽到生意,他带几个人去做,然后揽生意的人给他结账。1994年他拿到一个给邢台饭店建门厅的项目。“工程开始后,揽活儿的人去做别的生意了,一切都由我父亲负责。他原来从来没管过要账,嘴笨不会说话,每次去都被人推回来,最后一共欠了3万多块钱。”老杜的工程款一拖就是十年,这期间邢台饭店换领导、改制、倒闭,工程款越来越渺茫,他把邢台饭店告到法院,还申请了强制执行,可是依旧没有要回钱来。“同时被欠钱的还有给饭店供应鱼肉的批发商,我父亲找着他们一起去石家庄上访过,可是最后都转回邢台市,然后没有结果。”老杜的女儿说。老杜通过法律援助中心认识了胡泽军,他自称还有一个笔名任俭安。“当时胡泽军正需要人手,我父亲就想在他那里一边工作一边催着他帮忙要账。”老杜的女儿告诉记者,胡泽军说自己隶属于河北某法制报,自己出来刚办了一个《今日科技报》。她曾经给胡泽军说的单位打电话调查,确实有这个人。电话打完不久,胡泽军就问老杜是不是不相信他。她也看过《今日科技报》,是一份写农民科技的小报。“这两边都对得上,我就没有再过问。”老杜的工作是负责老家南和县的报纸征订和发放。他是本地人,报纸又便宜,县里许多饭店和村民都订了,他早上开着面包车到火车站去接报纸,然后送到订户家,没事时也帮着胡泽军跑腿打杂。胡泽军在“人大”前面的旧楼里租房间当办公室,还给老杜等四个人在和平医院附近一个小宾馆租了住处,又包了一个地方给他们做饭,每月工资1000块钱左右。

“那一年过春节之前,胡泽军让我父亲买些烟酒给他去疏通关系,还暗示过送钱,我父亲回家没有要来,就把他的工资都搭进去了。”除了这些,老杜的亲戚给胡泽军送了3万块钱运作费,希望他能帮助找一个在市里单位开车的工作。通过老杜认识胡泽军的还有住在邢台市城中村的王华(化名),他跟其他两户村民的承包地被征收作为汽车配件厂。“那两个人一个是大队里的电工,一个是治保主任,这两家都补偿了临街的两层门市房,我没有。所以,我就不同意征地。后来,汽配厂把村里告到法院,又申请了强制执行,我的一亩多地被征,还没得到赔偿,心里很窝火。”王华告诉本刊记者,当时,无论胡泽军说自己跟政法委书记如何熟,他都是半信半疑,但是大约一个月后,胡泽军拿出了一份红头文件,上面还有公章。王华觉得事情办成了,把钱分成两次,一次2.6万元,一次3万元送给胡泽军。“他在火车站附近的烟草大厦,市政府招待所和邢台县白云宾馆都有房间,我每次过去都是他一个人,送钱也是他在宾馆的房间里单独接收。”

闫沛东的三重世界4( 大名县是多个朝代的藩镇、陪都和国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当地政府最近几年一直在打造宋代文化的旅游产品 )

2006年春节前,王华给胡泽军打电话确认是否犯案,胡泽军要王华在烟草大厦等他见面。“我等到夜里零点,他都没来,再打电话打不通了,我就明白受骗了。”王华说,他自己受了骗,很丢人,不愿意声张出去让村里知道,所以,没有报案。报案的是征订报纸的女士,胡泽军拿了报纸却没有给钱。老杜等四个人还没搞清楚状况于是就被逮捕,胡泽军的亲戚给胡泽军打电话,问他在哪儿,后来就再也联系不上了。2006年2月23日,胡泽军被列为网上逃犯。老杜的女儿说,父亲的工程款没有要回来,还让亲戚被骗了3万块,事情过去半年乡亲们还到家里来讨要订报款,这让老杜颜面扫地,几年过去了他依旧常年在外打工,不愿面对村里和家人。

行吟诗人闫沛东

闫沛东的三重世界5( 李山(左)在大名县开的天龙武术会馆 )

胡泽军确实比周围的人会写文章,2008年后他举家出现在邯郸市大名县时,自称行吟诗人闫沛东。大名县是多个朝代的藩镇、国都和陪都,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它是王莽的故里,北宋的大名府古城遗址,全国最大的石碑五礼记碑所在地,还是《水浒传》里卢俊义和燕青的家乡。2009年以来,当地一直想开发文化资源,他们已经在县城里修起了仿古的城楼和城墙,还建了一条仿古商业街。计划建设的还有宋代大名府故城遗址公园和宋代北京大名府风貌主题公园,同周边的狄仁杰祠堂、石刻博物馆、临济宗兴化寺、卢俊义庄园等一起打包成宋代皇家文化旅游区。胡泽军的特长和爱好于是在这一轮产业转型里如鱼得水。他把孩子送到了县里的武术学校上学,还结交到了大名县的武林人士。

“沙河路村练拳的梁相朝先认识的他,胡泽军说自己对燕青有研究,梁相朝就介绍我跟他认识,因为我练的是燕青拳。”李山告诉本刊记者。李山从8岁开始随爷爷学习燕青拳,后来毕业于河北体院,业余时间在县里开武术会馆。“胡泽军确实会写,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要送我一首诗,中午说完,下午他就写好打印送来了,还是一首藏头诗。”李山说,胡泽军对燕青拳很感兴趣,成天打电话向他问问题,胡泽军虽然对燕青和燕青拳不懂,但是对如何把燕青拳推广出去很有思路。因为一切运作都要有一个机构,胡泽军建议成立一个燕青拳联谊会,把武术爱好者都组织起来。李山采纳了胡泽军的意见,和梁相朝、武术学校校长李志军一起筹办,李山出了1万块钱,李志军出了1万块钱,邯郸市一个诗书画研究院院长郭惠君虽然不会武功可是想当会长,也出了1万块注册资金。“后来一直没有去民政局注册,我们都把钱抽了回来,但是协会还是要建。胡泽军是秘书长,负责对外联系,我们没有经费,所以也没有给胡泽军报酬。”2010年4月,燕青拳协会成立,胡泽军用闫沛东的名字,在大名县的新闻网上还发了《燕青拳文化搭台,大名府经济唱戏》的新闻稿,把协会同燕青拳申遗和大名县发展旅游联系起来。

除了燕青拳,胡泽军也给大名县的旅游经济出谋划策。李山说,胡泽军白天就在大名县境内考察各种历史遗迹和文物,晚上就把收集的资料写出来,并且分析发展前景,再打印出来给宣传部。“他很能写,宣传部看了后觉得好,送给了领导,久而久之,胡泽军跟县里、乡里的领导也认识了。他写得最好的藏头诗就是给相传是孙膑射庞涓的马陵道那个乡的书记的。”胡泽军还向媒体打电话或投稿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2010年1月,他写的《悠悠历史话大名》登在了《邯郸日报》风物版上。2010年7月,他联系燕赵都市网说,根据他实地考察,发掘正史、笔记、方志诸书,《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的是明代天启首辅,历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五朝的河北名人黄立极。

有想法还能写文章宣传大名县,胡泽军很快就成了县里的文化名人。“胡泽军经常穿风衣,戴眼镜,很有风度。我有一次送他回家,见到他媳妇就是一个普通的40岁农村妇女,跟他很不般配,又看见他两个孩子也很朴素。我当时就有点动了感情,觉得他家里挺辛苦。”李山说,胡泽军曾经告诉他,他老家在邢台平乡,爷爷和父亲练的是梅花拳,他的孩子也要继承武术的传统,把孩子送到武校学习,夫妻俩是来陪读的。但是他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他们住在距离县城10里地的武校多余的平房里,媳妇还给武校做饭打工。李山说,那次后他就开始琢磨胡泽军到底是搞什么的,收入靠什么。他观察胡泽军买东西的时候,手里没有多少钱,还让人帮着交过电话费。胡泽军给他朋友的解释是自己搞文化旅游开发,给人推荐项目,如果项目可行也不用明码标价,随便给多少算多少。但是在大名县,李山并没有看到胡泽军的收益。“平时吃饭都是我们付钱,他家住得远,有时候晚了,我们也负责安排他住宿。胡泽军不是一个讲究的人,吃饭住宿什么条件都可以。除了这些,没有更多数额的报酬。”

胡泽军的收益来自大名县的前沙河路村。前沙河路村的书记王双才告诉本刊记者,他也是通过梁相朝认识了胡泽军。胡泽军提议利用老庙香傩寺把沙河路村包装成燕青故里。“村里没钱做这些事情,我就让他去跑,如果跑下来我们就做。”王双才说。胡泽军确实为沙河路村出了力,他在微博里放上邢台广宗清龙寺住持释果诚大师到香傩寺考察的照片,还公布香傩寺已经被宗教局批准为合法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呼吁善男信女去布施,早日恢复千年古刹。

随着来往增多,胡泽军还热心肠地帮助王双才走门路。“我的小子已经上班了,闺女刚从石家庄铁路学院毕业,想着给找个工作。胡泽军说邯郸政法委书记是他表弟,能给安排到交警队上班。我觉得那可就太好了。”王双才说,胡泽军真的带他到邯郸市政法委一间办公室,也有人出来接待,但是他很快就出来了并不清楚胡泽军说了什么。回大名县的路上,胡泽军退回了王双才事先给他的2万元,说政法委书记的秘书不收。过了几天,胡泽军又找王双才,说再去试试,王双才先后给了胡泽军5万元。这之后,王双才就再也没见过胡泽军,每次打电话不是在外地就是在开重要的会议,一直到后来电话打不通,女儿的工作也没有音信。

新闻人物闫沛东

2009年12月27日,曹操墓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公布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的大墓就是曹操的高陵。漳河北岸的河北邯郸却有不同声音,《燕赵都市报》驻邯郸记者邢云告诉本刊记者,邯郸研究三国文化的人多,也成立了不少民间团体互相交流心得。曹操墓的新闻公布后,报社接到了许多读者打来的电话,谈对曹操墓的看法,自称闫沛东的胡泽军是其中之一。邢云说,闫沛东的观点在热心读者里其实并不新颖,但也代表了民间的声音,这是报纸的常规报道。

这篇报道引起了反曹派第一人倪方六的注意。“因为两派观点截然不同,形成了阵营。我作为这一派的公众人物,就很注意学术圈,包括网友间的反曹动态,哪些东西是有价值的。观点拿过来,哪个是真货哪个是水货我们一看就知道了。”倪方六告诉本刊记者,闫沛东的质疑观点里提到了“埋地雷”,就是把假文物埋在墓里一段时间,给它做旧,再盗出来让文物收购商看起来跟真的一样。能把造假的来龙去脉说得很详细,倪方六觉得他不是外行。

2010年5月,曹操墓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9年的十大考古发现,反曹派就想组织一个论坛。倪方六告诉本刊记者,筹办论坛的时候,他原定要邀请很多专家,在当时的情况下学术圈体制内的学者不方便出席,如果定位为高层论坛,没有多少学者参加,没有新的观点是没意思的,他于是就想到了自称河北学者的闫沛东。“联系后,我就问他情况。到底是真货还是假货。我觉得他很懂,对造假内幕说得一条一条的,所以我相信他大概知道一点内幕,就决定邀请他了。”

通过发表曹操墓的观点,闫沛东从河北县城文化圈跳到了全国性的舞台,过程有些出人意料,也让他需要编制更多的谎言来控制局面。倪方六告诉本刊记者,闫沛东说自己手里有曹操墓造假的证据,他就让闫沛东把造假的过程写成论文作为论坛的重要发言。根据闫沛东的论文,倪方六说,他想在论坛前一个月看一下证据是真是假,可不可靠。闫沛东答应到南京去见倪方六,可是到了约定那天,他告诉倪方六有事不能来。两人的见面推迟到论坛开幕的前三天。倪方六说,其他学者的身份都是公开的,在网上有照片,可是闫沛东除了媒体上的报道,找不到其他现实生活的线索。他的心里有些不踏实。闫沛东这一次又答应得很快,约定论坛开始的前三天他一定到南京,还补充说他自己带车来,参加会议的费用也不用倪方六出。但是直到论坛开幕,闫沛东也没有出现。倪方六提交了闫沛东的论文,河北学者握有曹操墓造假铁证立刻成了一大新闻。

“闫沛东原来都是主动联系记者的,他说有造假铁证之后我们就很难联系到他了,那段时间同行之间经常要互相交流闫沛东的行踪或者换的电话号码。”邢云说。倪方六也直觉闫沛东很蹊跷,他亲自到河北去找闫沛东。倪方六说,他对闫沛东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的头脑太好使了,表达能力特别强,而且很有逻辑性。但是,他并不像搞学术的。他当时正在河北魏县搞国际龙舟赛,有好几个手机,电话一个接一个,同桌人的饭都吃完了,他的电话还没接完。因为同行的还有媒体记者,倪方六就要闫沛东拿出造假证据,闫沛东只拿出了一个人头像石雕。“他是想说明曹操墓很容易伪造出来,作坊有这个以假乱真的能力。但是,这石雕同曹操墓没有任何关系。”倪方六告诉本刊记者,当天晚上,他还要求听造假见证人的录音或者现场给造假见证人打电话再录一遍。闫沛东却说晚上一定要回家,第二天一定再来。但是,等到第二天中午他一直没出现。9月份,他答应参加北京一档节目的录制,又改了主意,最后变成了场外连线。闫沛东总是不兑现承诺,倪方六对他的信誉度很失望,回到南京就不再联系了。

闫沛东多次失信的同时,开始有媒体质疑他身份的真实性,他公开的四个身份,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并不存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和下属单位也没有《中国文化发展内参》和叫闫沛东的工作人员,涿州市的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是一个民间团体,顾问太多查不出闫沛东这个人,北京工商局也查不到“北京龙腾盛世旅游文化信息咨询中心”。他说自己毕业于邢台师专美术系,可是当年的老师和同学都否认有这个人,连微博上的头像都被网友揭发是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谎言逐个拆穿,只有被他撂下的魏县龙舟邀请赛的具体负责人崔宪德有关于闫沛东的蛛丝马迹,闫沛东的真名叫做刘旭波,是河北平乡县人,这接近胡泽军的真实身份,他的妻子是平乡县人,两人结婚后也在平乡县生活过。

2011年12月4日下午,邢台桥东分局在微博上公布了闫沛东的真实身份——河北任县农民胡泽军,在逃的诈骗嫌疑人,并且悬赏500元向社会征集线索。逃跑中的胡泽军有针对性地发了两条微博,一条是讽刺桥东警方的段子,另一条宣称自己和警察是一家人,曾经当过协警,还是法制媒体的记者。■

(实习记者董淼对此文也有贡献) 闫沛东世界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