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谁谁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胡丽娜)
我们这帮子上班远的、加班没点的,一日三餐,弄不好全得在单位食堂吃。于是员工餐厅为了照顾我们的工作热情,半年内提了三次价。早餐油条又瘦又小,午餐咸菜一份8毛,晚餐饭菜基本是午餐没吃完的,平均一餐10块。民以食为天,可民也怕贵。几个同事一合计,与其每人花10块钱在员工餐厅胡乱吃些,不如出去凑份子吃吧。
我们这一小撮同事,属于气场非常诡异的一群。同样在别人身上正常的事情,到我们身上都极不正常。比如,一万个人说某某团购的套餐非常非常好,又便宜环境又好个个吃得满意。我们团一去,不是人挤人等座,就是菜半天不来,好不容易找张空桌,旁边紧挨着厕所,眼看下午上班的点儿要到了,菜终于上齐,分量是四人份,攒在一起不到两人份。所以当下半年听说国内团购网站大半倒闭,我们很想喝两杯以示庆祝。
属于工薪族喜闻乐见的饭店食物无非羊汤、拉面、米线、凉皮、火锅、烧烤,可这几样东西也不能顿顿吃。我们这一帮人偏偏又馋又穷,隔三岔五换个中低档的饭店。一段时间下来,让我们觉得印象颇佳、去了一次还想再去一次的饭店就都倒闭了。这话不是玩笑,倒闭的原因不详,但我们还是内疚地归结为是因为我们这一小撮人气场诡异,吃谁谁倒。几年前,解放路上有两三家“蒙阴光棍鸡”,仿佛一夜之间,一家幸存的也没有;家乐福超市先前有家“沸腾鱼乡”,一年之后不见踪影。当然这些店不一定是我们吃倒的,但基本上消失在我们去吃了一次之后的半个月内。
今年内我们吃倒的饭店始于5月间的一个周末。之后,和平路上的全聚德在我们吃过一次后停业装修,一装装了几个月;山大路北头的“老转村”,那么历史悠久声名远扬的地方,被我们吃过两次后也停业装修,跟全聚德不同的是至今还没开业,原址变成了卖IT器材的商场,跟我们从事的网络传媒业务倒比较对路。遥想几年前,老转村的火锅还是自助的,让我们硬生生给吃成单点的,没想到几年后还是没能逃过我们的毒手。紧挨着老转村旁边的院,原先有一家“小螺号”海鲜自助广场,被我们组团吃了几次后,也已人去楼空,不胜悲凉。
现在,中午吃什么去哪儿吃依然是个思考的大问题,出于良知,我们的确不应该出去吃了,可出于正义感,我们又实在忍不了员工餐厅,两相平衡之下,我们决定还是偶尔挑衅那两家万一倒闭也让我们没有内疚感且目前还没有倒闭趋势的百年老店——麦当劳和肯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