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起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贝)

无限的起点0( 戴维·多伊奇和他的作品《无限的起点:改变世界的解释》 )

多伊奇在书中说,比如死亡甚至地球的毁灭(70亿年之后,膨胀的太阳将吞没地球,人类能逆转这种结果吗?多伊奇认为能)。全球变暖?多伊奇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创新而非巨幅削减消费来解决。他攻击所谓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他宣称当社会在迅速演进而非实现平衡时是最健康的。

多伊奇提出,在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期间,人类发生了向“普遍性的跳跃”,突然之间,在引入了构想并估价新的假设这种习惯之后,我们感到自己无所不能。掌握了这种方法的群体的学习、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无限的。这里有一个漂亮又几乎神秘的反讽:正是通过科学革命,通过承认我们不是宇宙的中心,我们成了宇宙的中心。科学提供出色的解释,这些解释在描述世界方面占据特殊的地位。得体的解释具有普遍的效力,寻找解释是人的本性,识别出色的解释便构成进步。由于可以被解释的东西是无限的,所以解释也是无限的。我们是创造者,创造出扩展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的科学,创造出更完美地指导我们的社会的道德,以及艺术。关键的是,我们仍不知道美是什么,就像我们对意识知之不多。虽然我们对理解现实的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丁点的进步,我们仍永远只是处于这种理解的开端,因为拥有无限效力的解释仍然无限遥远,不管我们取得了多少进步。

近年来,有人认为科学将终结,但也有人认为科学仍大有可为,甚至有着无限的前景。多伊奇坚定地相信科学是无限的,人类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如此。他指出,科学等领域的批评氛围通过纠错得出出色的解释。他列举了出色的解释的要素: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通常简单且优美,能够解释明显没有关联的现象。

书中的很多见解会引发争议,但看上去是一部内容丰富、生动的书。《纽约客》的纳撒尼尔·斯坦因说:“这是一部特别有抱负的书,它不仅把物理学和天文学,而且把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心理学、哲学、美学和认识论融合在了一起。它讨论了相当多的论题。不仅讨论了量子力学、多重宇宙和计算理论,还想象了苏格拉底在梦中与赫耳墨斯的对话,有一章写的是花朵之美。”

论“无限的本质”一章中有趣且富有启发地描述了希尔伯特实施的思想实验:设想有一个拥有无数个房间的无限酒店,无限多的客人不断抵达,但即使一列无限长的火车又运载着无限多的乘客过来,这个酒店也很轻松地就能够接待他们。这说明了多伊奇关于解释有无限的效力的观念,从而证明人类只是刚刚踏上创造解释的几乎无尽的旅程。

无限的起点1

纳撒尼尔·斯坦因说,多伊奇认为科学能够解释一切,但有时他超出了传统科学的界限。比如,他是一位柏拉图主义者,认为抽象概念是真实的事物——理念是存在的,进步可以度量,善和美是关于宇宙的不可磨灭的真理。在这种理论框架中知识尤其重要,它不只是人类的抽象,而且是物理的基本特征。道金斯说人的生命是基因自我繁殖的工具,生命不过是知识传播它自己的途径。

卡尔·萨根在《华尔街日报》说:“多伊奇批评了我1996年出版的《科学的终结》,因为它提出科学辉煌的岁月——尤其是纯粹科学,描绘和理解现实的努力——也许已经结束了。多伊奇把我的论点归为独断论、停滞和专横,而这些也都是我所反对的……《无限的起点》是不完美的。他拒绝诉诸权威,但经常遵从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他是一个奇怪的独断地反独断论的人。多伊奇的乐观主义有时就像是一个人站在山峰上,高高地立于折磨我们这些低处的大众的问题之上。比如,他说物理学的停滞不是因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而是因为世俗的原因:社会不愿建设帮助物理学家们突破现有理论的巨型、昂贵的加速器。神经科学有得出革命性发现的潜力,但神经科学家们仍有待破解大脑的秘密。所以,说到科学,很容易在多伊奇看到无限机会的地方看到限度。”■ 无限科学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