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美、俄关系的支点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11月27日,巴基斯坦士兵为在北约空袭中遇难的士兵举行葬礼
)
在过去一年中,美巴关系的持续恶化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套路:每当人们认为两国关系已经降到谷底时,总还会有一些更糟糕的事情等在后面。
11月26日凌晨,巴基斯坦西北部部落地区的两座检查站意外遭北约空袭,24名巴安全部队人员死亡,另有约15人受伤。巴政府愤怒回应,要求美国在15天内撤离位于巴西南部俾路支省的舍姆西空军基地。美国从2001年以来一直使用该空军基地对阿富汗实施军事行动,并从那里对巴基斯坦西北部部落地区的目标发动无人机空袭。12月3日,巴电视台报道称,巴军队当前正在研究制定一项新防御策略,以应对从北约以及阿富汗方向而来的武装袭击。与此同时,巴陆军参谋长基亚尼还在军队内部发布通告称,在边防哨所遭遇袭击的情况下,当地驻军可“不向上级报告而进行还击”,其中包括来自北约方面的袭击,态度十分强硬。
作为报复,巴基斯坦还封锁了北约经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的补给线,并拒绝出席本月5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此次波恩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为推动阿富汗的政治和解进程寻求国际社会特别是阿周边国家的支持。美阿政府都希望巴基斯坦为促成与塔利班的和谈牵线搭桥,巴方的缺席让和谈前景变得更加黯淡。
实际上,美巴两国从结为盟友到反目成仇都与阿富汗局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自2001年以后,美国在巴基斯坦有了十分重要的利益,一些不同的因素影响着这些利益,包括‘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威胁、核扩散问题、印巴对峙等。但最重要的无疑还是美国的阿富汗政策。美国在阿富汗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美对巴政策以及巴基斯坦自身的稳定。”美国研究机构大西洋理事会南亚项目研究员乔纳森·帕里斯(Jonathan Paris)告诉本刊,“美国实际上是想让巴基斯坦在其地区战略中发挥作用。但两国目标上的分歧始终没有解决,巴基斯坦人对待国内土生土长的塔利班和阿富汗塔利班的态度是不同的。”在尚未明确战胜塔利班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就决定了要在今年开始撤出美国及北约部队。巴基斯坦在对待塔利班问题上留一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美巴关系陷入紧张状态之初,鉴于阿富汗局势中长期的需要,伊斯兰堡的举动被认为是正在放松与华盛顿的纽带,成为更独立的地区事务参与者。而俄罗斯则被选为其拓展外交空间的突破口。”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Dmitri Trenin)告诉本刊。不过限于俄印关系、中亚油气资源借道巴基斯坦等因素的影响,卡拉奇大学副教授法汉·斯蒂奇(Farhan Siddiqi)向本刊指出:“俄巴不会发展为长期伙伴关系,除非在最上层有重大的外交政策与政治定位的转变。”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种发生在最上层的转变并非完全不可能。近来,俄罗斯一再展示它对巴政府所处困境的理解和支持。巴刚刚关闭境内北约物资运输的通道,俄罗斯紧接着又对北约的补给线提出“威胁”。11月28日,俄驻北约代表罗戈津表示,如果北约不认真考虑俄罗斯对北约反导系统的反对意见,俄罗斯将不得不重新考虑与北约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这种重新考虑还适用于俄罗斯是否继续在北约途经俄罗斯的运输通道问题上提供合作。此外,11月30日,俄驻上海合作组织代表巴尔斯基表示:“我们的观点是必须尽快接受印度和巴基斯坦。”5月份俄曾通过联合声明的方式首次对巴加入上合组织做出明确支持。
俄罗斯对巴示好,固然是为了推行自己在该地区的特定利益。“一旦北约部队撤出阿富汗,在该地区进行重建和遏制毒品流通方面,巴基斯坦被俄定位为关键的合作伙伴。俄还担心巴基斯坦塔利班会在原苏联中亚地区制造不稳定。”德米特里·特列宁告诉本刊。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随着普京即将返回克里姆林宫,俄近来各种激烈的反西方措辞,包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明确表态,多少表现出了俄要“重回世界舞台中心”的努力。
但是,巴基斯坦未必会将赌注都押在俄罗斯身上。帕里斯认为:“目前的危机对巴基斯坦而言是一个发挥杠杆作用的机会。尽管这次它缺席波恩会议看似事出有因,但它实际上从未对此真正感兴趣过,一个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残局对它有利。而且,在2014年美军战斗部队彻底从阿富汗撤出前,美巴两国仍然互相需要。双方的合作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但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保护自身利益。”■ 支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关系中东局势塔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