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娜大衣
作者:何潇(文 / 何潇)
她的名字叫“安娜”。是的,列夫·托尔斯泰的那个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为了庆祝品牌诞生60周年,MaxMara推出了这款“安娜周年纪念大衣”。安娜的大衣应该是怎样的?首先它应该是华丽的,所以,在这件大衣上,你会寻到从俄罗斯珠宝大师法贝热(Faberge)精美珠宝上得来的灵感:大衣内衬和配套的无袖连衣裙上,都可看到金色锦缎镶嵌的细节。它还应该是高贵的,所以,大衣采用了MaxMara最具特色的驼绒面料,搭配貂皮领和宽幅毛皮衬里。它最好还是多功能的,所以,设计师在大衣外,搭配了一条同材质的无袖连衣裙,这让穿着者可以走进各种场合。
“一件经典的大衣,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穿,不论是10年前,还是现在。它不会被时尚牵着走。不论在什么地方,它都能把你的性格带出来,这就是经典。”MaxMara中国合资公司GBMAX董事长林宏对本刊记者说。
与“安娜大衣”一同出现的,是一场设在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State Historical Museum)的大衣回顾展,展示MaxMara集团60年来的历史。“MaxMara是很特别的案例。它在战后成立,当时能穿裁缝定制服装的人都是贵族,MaxMara是意大利第一个做成衣的服装品牌。在意大利,做服装的家族企业多是中小公司,能发展到这么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很少。而MaxMara不属于任何集团,是一个独立的家族企业。这60年来,它没有起落,也从不因为设计师的更换而改头换面。”林宏对本刊说。
对于纯朴的文学爱好者,从这款大衣上寻找安娜·卡列尼娜的影子是困难的。他们会质疑说,在安娜·卡列尼娜所生活的19世纪,女士的大衣应该更为苗条一些。它该拥有收紧的腰身和蓬松的裙摆,或许还该加上些女性化的花边与褶皱——而眼前这款,线条过于明快,轮廓过于肥大,它不属于200年前,倒更像是一款改良版的“101801”。
有考据癖的人会对这种观点加以反驳。这是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即《安娜·卡列尼娜》初次出版的那个年代,被称为“Palto”的大衣正走向流行。这是一款与过往女性大衣全然不同的大衣:宽领,无腰身,中等长度。在19世纪30年代,这是一款以往只属于男士的大衣,而在40年以后,已然是男女皆可的款式了。尽管这样的风尚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19世纪90年代,紧身的骑马装取代了方形大衣,泡泡袖再度时兴起来。
大衣的制造者却从不纠结于这些细枝末节,他们宣称,这件名为“安娜”的大衣,灵感来自那些像安娜·卡列尼娜一样具有自由思想的女性:叶卡捷琳娜女王、伊琳娜公主(Irina Felixovna Yusupova)、芭蕾舞演员玛娅·普丽谢斯卡娅(Maya Plisetskaya)、超模娜塔丽(Natalia Vodianova)与萨莎(Sasha Pivovarova)……如此这些,只是“安娜大衣”来源的部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