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部分的死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柯逸)

阿林上大学时,迷恋一切带有旧时代气息的老物件,这爱好缘于一位和我们同系的漂亮师妹,穿长裙子,蓄长发,脸上干净得像哥窑素白盘。阿林第一次碰见她就惊为天人,将娶她为妻列为人生目标之一,与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并列。那姑娘喜欢收集明清时代的古书、老火花和老邮票,于是他也喜欢。

为了与姑娘的文艺气质保持一致,阿林抛弃了最爱的篮球装备,改穿格子衬衫和原色牛仔裤。小说觉得不够劲儿,便开始写诗,句子都类似“时光如一只不爱叫的狗,不声不响地咬人一口,痛使我清醒,转眼发现已不再年轻……”透着一股通俗而不乏真诚的矫情劲儿,写完了塞进信封,和几枚从潘家园淘来的不知真假的旧火花一道送给那姑娘。

那姑娘其实早就另有所爱,阿林的用心付出注定没有回报。挫折受得多了,他渐渐有开悟的趋势,时不常地冒出一两句勘破世情的惊人之语,诸如“即使不说谎,语言和真实间也有巨大的差距。满大街的馍夹肉,我们偏叫肉夹馍”和“爱情的第一要义是不可说,一说出口,就不算爱了”。每回他大发感慨,我们就知道他的真情告白又碰了钉子,所以,阿林虽然情场失意,舞文弄墨的本事倒大大地见长,照这样下去,诺奖虽不敢望,写个言情小说对决安妮宝贝还是绰绰有余的。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阿林留在北京的一家收藏杂志当编辑,薪水待遇都一般,传说他去那里是因为小师妹是那本杂志的订户。10年不到,阿林的发展令所有人大跌眼镜——他居然在假货盛行的潘家园捡了几个大漏,现在身家已经以百万元计。

上个月我来北京出差,他请我吃怀石料理,席间说起发迹之路,阿林三缄其口,在我的追问下才半吐半露,那全靠几个做杂志时认识的朋友帮忙,现在哪还有什么大漏可捡。神情甚是诡异,言毕又大发议论,说:“假作真时真亦假,只看有没有人相信,你认,我认,大家都认,那就是真的嘛。”

我又问他还写不写小说,他说写那个多不划算,现在他给人写个鉴定书,几十万元落袋。话不投机,我只好沉默。日料店里灯光暗淡,我望着他肥厚的双下巴和宝蓝色的缎面唐装——古董玩家的标准制服,忽然想起我奶奶对这种款式的刻薄评价,说是“妆裹衣裳”。而阿林身上的某一部分,确实已经死去了。■ 一部分死去

上一篇: 喝茶界装13指南
下一篇: 我与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