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缔造了F1新霸主

作者:李三

谁缔造了F1新霸主0谁缔造了F1新霸主1每当英国国王去世的时候,人们总会说这样一句话:“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国王已逝,国王万岁。)如今,这句话移植到F1赛道也同样合适。当然,如果语言换成德语就更具戏剧效果,因为F1车坛多年的国王是德国人舒马赫,而横空出世的新车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Sebastian Vettel)正好也是德国人。

两个“国王”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时的舒马赫刚刚夺得F1年度总冠军,而只有7岁的维特尔刚刚在一场卡丁车赛中赢得人生的第一个冠军,颁奖典礼上,就是舒马赫给维特尔颁发的奖杯。而当年的舒马赫一定没想到,17年之后,在F1车坛,这位小老乡如此后生可畏。据说维特尔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并不愿意成为“舒马赫第二”,也并不喜欢被人称为“Baby-Schumi”。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在连续两次获得总冠军头衔后,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F1车坛的领军人物。

上个赛季最后一站在阿布扎比的比赛中,维特尔夺得F1年度总冠军时,他的年龄仅仅23岁,他成了这项比赛中获得年度总冠军年龄最小的车手。维特尔成为赛车运动的新宠儿。进入2011赛季,这位势不可挡的德国小伙子又提前4站,在日本加冕年度总冠军,之后,他在随后的韩国、印度站再下两城。在印度站比赛中,由于已经胜券在握,当时车队出于战术考虑曾经给他发出“悠着点”的指令,但维特尔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的眼里,似乎只有完胜才能满足他对速度的追求。

谁缔造了F1新霸主2天才少年成为王者,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翻开维特尔的成绩单,人们不难发现,在问鼎F1的途中,维特尔几乎经过了各个年龄段的比赛。2001年,他是欧洲少年组卡丁车比赛冠军;2002年,欧洲青年组第6名;2003年,宝马方程式亚军;2004年,宝马方程式冠军;2005年,取得三级方程式第5名……2006年,是维特尔尝试进入F1的一年,他成为当时宝马索伯车队的试车手,在土耳其大奖赛的热身圈中,维特尔第一次以替补车手的身份,正式出现在F1赛道上。2007年,在美国大奖赛上,车手库比卡受伤严重撤下火线,维特尔代表宝马索伯车队第一次参加F1正式比赛,获得第8名,他的这个成绩成为历史上获得F1积分年龄最小的车手。随后,在2008赛季,他与红牛二队签约,首次在意大利蒙扎获得杆位并夺得了那次比赛的冠军,当时他的年纪只有21岁——这个年纪就赢得F1大奖赛分站的冠军,维特尔是历史上的第一人。2009年赛季,维特尔分别在中国、英国、日本和阿布扎比大奖赛上赢得了4站冠军,获得了整个赛季的亚军。2010年,在最后一站的阿布扎比大奖赛中,他顶住了F1两届冠军得主阿隆索以及队友兼对手韦伯的进攻,最终夺得了年度总冠军。这一年他刚刚23岁。一个新的世界冠军从此诞生。

谈到维特尔,不能不谈及赛车场的“老国王”舒马赫。单就进入F1的历程,维特尔和舒马赫两人的轨迹几乎如出一辙。舒马赫1983年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1984年获得德国少年卡丁车冠军,从此,在他的成绩单上逐年增加新的荣誉,一年不落。1991年舒马赫初次亮相F1赛场,并分别代表乔丹及贝纳通车队出赛(代表乔丹出场一站之后转投贝纳通),1994年击败希尔夺得世界冠军。2001年舒马赫提前4站夺得车手总冠军……

对比两代车王的经历,不难发现舒马赫与维特尔有很多巧合。舒马赫首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年龄是25岁,维特尔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发生在23岁,比车王舒马赫小了两岁。1991年,舒马赫第一次参加F1时22岁,维特尔首次参加F1时只有20岁,“起步”年龄也比舒马赫小两岁。考虑到舒马赫的生日是1969年1月3日,维特尔出生于1987年7月3日,如果精确到月份,维特尔取得成绩的时间则比舒马赫还提早了两年零7个月。双冠王的昂贵“学费”

维特尔出生在德国一个普通的家庭,在他两岁时,父亲第一次把他带去了卡丁车场,在德国,卡丁车场就像儿童乐园一样普遍,是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游玩的好去处。后来,维特尔的父亲给他买了辆车,让他在家中玩耍。随着年龄长大,轻车熟路了,父亲会给小维特尔设置一些小障碍,有意识地增加驾驶难度,每周还会陪他去参加一些赛车比赛。

德国媒体给维特尔的“学费”算了一笔账,从学卡丁车算起,10多年间,维特尔至少花掉了200万欧元,而绝大部分花费都是在赛车早期支出的。维特尔的第一辆卡丁车花了大约7000马克(3500欧元),他在班比尼系列赛的第一个赛季就花了8000欧元,后来又渐渐涨到3万欧元。

由于家境并不宽裕,有相当一段时间,为了让他学车,全家的经济状况很紧张。有媒体报道,维特尔的爷爷原本爱好养信鸽,但在维特尔学习赛车后,因为经济拮据放弃了这个爱好。父亲是个木匠,同时也是业余山地自行车高手,曾经把自己心爱的跑车换了现钱补贴家用。为了节省费用,维特尔的父亲总是带着全家晚上出发前往比赛场地,因为这样就可以把住酒店的费用节省下来。有时候,父亲也会开着房车提前来到比赛现场,一家人的吃住都在房车里面。7岁时,维特尔开始参加儿童组比赛,他的第一场比赛是在离家只有半小时的瓦尔多夫(Waldorf)进行的。在最初的日子里,与装备齐全的参赛者相比,维特尔一家显得有些“业余”。

在维特尔追逐赛车理想的路上,来自科尔本的卡丁车商人杰拉德·诺阿克曾经帮了大忙,据说此人对舒马赫早年的职业生涯也曾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当维特尔2003年进军宝马方程式赛场时,费用暴涨,第一年16万欧元,第二年则花费了20万欧元。之后的F3方程式,每年花费都在75万欧元,不过那时维特尔已经受到了“红牛”的密切关注。

尽管经常参加各种级别的赛事,但是维特尔一直都坚持上学,他高中毕业的成绩是1.2分,这个成绩足可以保证他在退役后进入大学学习法律乃至医学等要求特别高的大学。在这一点上,他与另一个征战在F1的德国同乡罗斯伯格一样,有着明星气质的罗斯伯格也拿到了2.1的高中毕业成绩(低于维特尔)。但是出生草根的维特尔与罗斯伯格有着天壤之别,罗斯伯格的父亲是曾经的F1年度总冠军,从小在摩纳哥长大的罗斯伯格从来不用为费用操心。

跻身F1赛场,维特尔现在每年进项大约在1500万欧元,当年为了参加第一场卡丁车赛的花费,现在的他只要用90分钟就可以赚到了。

谁缔造了F1新霸主32011简直就是维特尔的赛季。2011赛季一开始,在前6站的比赛中,维特尔连下五城,一口气夺得了5站比赛的冠军,可谓是一个完美开端。但在加拿大站、英国站以及德国站的比赛中,年轻气盛的维特尔出现了一些闪失,特别在德国家乡的比赛中,维特尔不但没有拿到首发位置,最终还因为一些低级的驾驶失误,在本赛季第一次没能登上领奖台。就在人们开始质疑这位天才车手的抗压能力时,维特尔在匈牙利站一举取得了首发位置,并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立即止住了下滑的趋势。经过一个月的调整期,维特尔开始了更加完美的赛季第二阶段的征程,在随后的比利时站,他夺回首发并赢得最终的胜利。这个时候,在整个F1车坛,再也没有人怀疑维特尔的王者地位。

比利时站、意大利站、新加坡站,维特尔连续三个冠军基本完全确立了年度总冠军的积分优势。他的竞争对手法拉利的阿隆索、迈凯轮的哈密尔顿不约而同想着同样的事情:2011赛季F1实际上已经结束,我们必须考虑下个赛季了。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这些同场竞技的车手们的预感完全正确。在日本站发车之前,维特尔的积分已经达到了284分——这个分数超过了位于第二位车手的成绩99分,这个时候,整个赛季还有5场比赛,换句话说,如果处于第二名的车手在未来5场比赛中全部获胜,维特尔只需要一分就能够赢得2011年度的F1总冠军。于是,整个F1车坛都开始调侃,维特尔可以开始休假了。但是,一个真正的车手是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次竞争的,在日本站比赛中,维特尔在获得杆位的情况下,稳稳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完成了2011年度的卫冕之战。前辈眼里的双冠王

迈克尔·舒马赫毫不吝啬地将溢美之词送给这位小同乡:“塞巴斯蒂安的表现足以证明他的才华,他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时机进入了F1,对于赛车,他做出了前人没有的表现。他的未来将会是一片光明。”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第一时间向这位新科双冠王送上祝贺:“我由衷祝贺维特尔夺得世界冠军。他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冷静地扭转了局面,展示了一名真正冠军的高水平。作为F1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3岁的维特尔已经书写了历史。”

德国男足国家队主帅勒夫则由衷地表示:“对维特尔来说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经过最后一场扣人心弦的比赛夺得的冠军,这个世界冠军头衔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大。凭借天赋、自信和自律,维特尔年纪轻轻就已经书写了F1历史。”

梅赛德斯-奔驰运动总监豪格说起2008赛季的事情,赞不绝口:“2008赛季维特尔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意大利站,当时蒙扎赛道大雨滂沱,很多有着多年经验的车手出现失误,但是维特尔不仅获得杆位,而且驾驶小红牛STR3获得分站冠军,他太不简单了。”

宝马-索伯车队主管马里奥·泰森博士记得:“他第一次代表车队参加F1时才19岁,而且仅仅经过一个赛季的洗礼,他已经能够在优秀车手榜单上排得上名次了。塞巴斯蒂安表现出了卓越的天赋,他的成绩是无与伦比的。”

前F1三届总冠军得主劳达这样评价维特尔:“他跟年轻时候的舒马赫非常相似,很少同样一个错误犯两次,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最勇敢的决定。”神话的造就者

观看F1比赛的人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每当维特尔即将获得胜利的时候,镜头总要习惯性地对准一个人的小腿,这个人就是红牛车队的总经理英国人霍纳。霍纳有一个习惯,每当红牛车队的维特尔超越对手或者在即将结束比赛取得冠军时,霍纳总会很紧张地抖动小腿,随着维特尔获胜的次数增多,“抖动的小腿”也成了F1赛事转播的一个奇妙镜头。

在F1车坛,霍纳还只能算是一个新人。1973年出生的霍纳曾是一个赛车手,上世纪90年代他曾经参加过如F3000、雷诺方程式等一些较低级别的比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进入F1一直有很大的差距。当发现自己在赛车的天赋不足以保证他成为职业赛车手以后,霍纳选择了当车队老板。 

1997年,25岁的霍纳建立了自己的阿登车队(Arden Team),经过几年打拼,2004年,霍纳的车队在F3000比赛中以巨大的优势获得了车手和车队总冠军。2005年,红牛车队组建,霍纳出任车队总经理,这时的霍纳年仅32岁,成为F1车队最年轻的总经理。

2006年,红牛车队在摩纳哥大奖赛上第一次登上领奖台,年轻的车队总经理霍纳一头扎进了泳池里,这场胜利来得如此迅速,值得尽情享受。2009年,霍纳率领的红牛车队获得了车队年度第二名,他的两位车手维特尔和韦伯分别获得车手的第二名和第四名。去年和今年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红牛队连续两年包揽车队和车手总冠军,维特尔成为新的F1王者。说到神话的造就者,毫无疑问,霍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推手。

维特尔究竟能跑多远

当今的F1车坛可谓是群雄争霸,舒马赫以七夺F1年度总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王者,但即便如此,老车王自从复出以后从未获得任何一站比赛的桂冠。

西班牙人阿隆索曾经击败舒马赫,成为年轻车手中最有王者风范的新王者,在雷诺车队连续赢得两届F1车队总冠军后,转投迈凯轮和法拉利的阿隆索再没有获得总冠军。

英国车手哈密尔顿也算是年少成名,可惜的是,他在获得了一个年度总冠军后,再也没有太出色的表现,相反,在赛道内外不断肇事几乎成了他的标签。英国另外一个车手巴顿也曾获得过一次年度总冠军,但被认为或多或少是运气使然。芬兰车手莱科宁曾经是年度总冠军得主,但是这位曾经的追风少年已经淡出F1车坛,到美国开大卡车比赛了。

24岁已经是两个F1年度总冠军得主,提前4站加冕年度总冠军,维特尔开始显示出王者的风范。于是人们开始议论,或许车王舒马赫的接班人真的出现了。不过,维特尔自己非常清楚,成为两届F1年度总冠军,这才是个开始,要成为真正的王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一个赛季赢得14站以上的冠军,这个纪录正是他的前辈舒马赫在2001年创造的。

尽管维特尔已经连续获得两个年度赛冠军,这个成绩远不能与舒马赫同日而语。从1991年第一次参加F1比赛,到2006年宣布退出F1车坛,舒马赫在16个赛季里取得了7次年度总冠军,刷新了无数次F1纪录。如今,舒马赫仍然活跃在F1赛道上,即便成绩不是很好,但以42岁的年纪依然驰骋在F1赛道上的事实,就需要维特尔追赶很多年。■ f1车队维特尔车手舒马赫f1赛车红牛F1比赛霍纳

下一篇: 微调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