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的内增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寇研)
历史和拿破仑有个误会。据说他个子矮小,才1.57米,虽后经证实“1.57米”实属换算错误,但也就约定俗成,以讹传讹了。而且从“1.57米”,到历史教材中马背上拿破仑的小短腿(矮个的男人都喜欢待在马背上,这样看不出身高,但前提是,你得有马),到他的胖脸、肉嘟嘟的鼻和嘴、看起来仿佛智力有些障碍的眼神,到那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一整套的形象设计,其实更有励志效果,尤其对那些“身残志坚”的矮个子士兵。
康德是真的矮,5英尺,不足1.53米。康德一生未婚,但据说动过两次结婚的念头,却两次都是错失良机。或许是他正在家里数钱,看存款够不够养活一个老婆,就趁这当儿,人家已跟别的人订婚了。最后,康德干脆娶了哲学。至少哲学不会要钱买衣服买口红,也不会让他在人前穿内增高。
从世俗的“男子气概”的眼光看,矮个子的男子或许是离气概最远的。他们的身高像丑角脸上的妆,具有很强的辨识度,而且好像是故意长得那么矮,为的就是成为话题。你看,当年插着草标卖鸡的幸好是范进,如果是武大,那就是一幅漫画。为啥武大偏偏身材矮小?怕是为被戴绿帽子做铺垫,言下之意,潘金莲配武大,大家默认资源配置其实不均,才会招惹到西门大色狼。那么唯美的《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也只配给白雪公主提鞋。孩子从小就知道,公主应该配王子(而王子的长相一律不输西门庆),成人也知道,潘金莲和西门庆其实是蛮配的。
如同女人的“一白遮百丑”,男人可以不帅但一定要高,似乎这是男人帮的行情。女人是拿来细致欣赏的,男人是拿来扎势的,所以宏观审视下的大格局很重要。女人若个子矮小,还可以朝娇小玲珑奋斗,男人长成武大身材,那就是硬伤,伤得不行。虽说要追溯两种审美观形成的渊源又可直截了当地亮出“本能”,但从文化上,女人向来与细节美学为伍,高屋建瓴的很扎势的理性是男人的事。康德的崇高美学,更是打上男性气质的印记,而这个“男性气质”怎么也得1.7米,或者还得配上一只领结,一根手杖。
有趣的是,理性,崇高,这么器宇轩昂的学说,经过那么多世纪的沉淀,最后从康德这副小身板流出,不能不说是件奇妙的事。有人打趣,康德身体发育不良,因为营养都去了脑袋。事实上,康德的崇拜者们,想必也会暗暗庆幸。若康德选择结婚,他家里是不是也会发现砒霜?至少从狄德罗的婚姻故事可看出,在婚姻里,没人能独善其身。不过,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他家的“河东狮吼”也有一份功劳,因为他总不敢回家,就写《百科全书》消遣。■ 康德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