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勒斯坦人的权利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将巴勒斯坦观察员地位升级为成员国提案投票现场
)
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以107票赞成、14票反对和52票弃权通过了将巴勒斯坦观察员地位升级为成员国的提案。该提案由阿拉伯国家联合提交。俄罗斯、法国、中国、巴西、印度以及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投了赞成票,以色列、美国、德国等投反对票,日本、英国等弃权。根据表决规则,除去弃权票,赞成票超过2/3,即可获得通过,不存在“一票否决”制。
“在过去10年里,巴勒斯坦领导层放弃了几乎所有被国际承认的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而这种让步没得到以色列方面的任何回应。现在,巴当局一方面与哈马斯修复关系,企图重新夺回谈判中的制高点;一方面继续推动其他力量对以色列施加压力,令其放弃占有的巴领土和承认巴勒斯坦人的权利。”巴勒斯坦籍美国时政专栏女作家纳迪娅·海杰布(Nadia Hijab)告诉本刊。
不出意料,以色列随即宣布对巴采取制裁措施,在耶路撒冷、阿杜明、古什埃齐翁三地加快定居点建设,并称这些地区在未来任何以巴和平协议中都将由以色列控制。以色列还决定暂停向巴勒斯坦移交10月份的代收税款,这笔税款是巴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伯纳德·瓦瑟斯坦(Bernard Wasserstein)向本刊指出:“这些行为将进一步激化目前已经紧张的巴以局势。奥巴马政府曾于去年9月帮助重启巴以和谈,然而由于以色列拒绝停止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修建犹太人定居点,和谈于几周后再度搁浅。”
美国则直接将矛头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止缴纳原定在11月支付的6000万美元会费。依据是“美国于1990年通过的法案及1994年通过的修正案,即禁止向那些在巴以达成和平协议前就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的联合国机构提供经费”。瓦瑟斯坦说,目前美国是该组织最大的财政来源,分摊的会费比例达22%。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对教科文组织示威。1984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曾指责该组织管理混乱、腐败横行,成为第三世界国家抨击西方的讲坛,美国也藉此退会。直到“9·11”发生后,小布什政府基于全球合作反恐的考虑,才于2003年重返教科文组织。
美国在会费上做文章,也不是新鲜事。上世纪70年代众多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凭借数量优势影响到美国的发言权,80年代美国便以承担比例过大为由开始拖欠部分会费。布什政府执政期间,美国更数次借会费问题要挟联合国,如2002年众议院通过《美国军人保护法》,将“美国军队士兵不受国际刑事法庭的制约”作为交纳所拖欠会费的条件。2005年通过的一项议案称,联合国如不按美国要求进行改革,美将把应交纳的会费减半。奥巴马上台后,则以经济衰退严重导致财政困难为由继续拖欠会款。根据《联合国宪章》第19条规定,成员国所欠会费如果达到该成员国应缴会费两年的总和,那么该成员国将自动失去下一年在联合国大会的表决权。美国一直在这条规定上打“擦边球”。
尽管美国反应激烈,但是巴勒斯坦加入教科文组织已经成为无法更改的事实,这将为巴勒斯坦提供更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巴常驻联合国观察员赫莱希曾表示,接下来几周,巴将继续申请加入16家联合国下属机构,其中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瓦瑟斯坦认为:“若这些机构承认巴勒斯坦,美国继续以同样的方式予以回应,不仅美国的影响力和国际声誉将受损,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也可能受到威胁。”比如,奥巴马政府正计划用即将出台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来争取国际支持,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
不过,在美国坚持反对的情况下,巴勒斯坦在入联道路上难以一帆风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公开承认,在成功加入联合国前就寻求以成员国身份加盟联合国下属机构“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而巴外长马利基也于11月3日改口称,巴勒斯坦目前不准备寻求更多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承认。
联合国安理会预计11月11日举行表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美国,可以动用其一票否决权。而且,巴勒斯坦不一定能拿到安理会15票中的9票,这将使美国避免行使否决权。”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东研究所主任纳森·布朗教授(Nathan Brown)告诉本刊。曾在10月31日的投票中相助巴勒斯坦的法国也已对外透露,有意在安理会表决时弃权。■ 巴勒斯坦人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