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为何重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翻译为何重要0

普林斯顿大学法语与比较文学教授大卫·贝洛斯从事法国文学的翻译。“2009年6月,一个粉红脸庞的胖子在一个学术派对上无意中评论说,译文显然无法代替原文。我径直走回家,坐在书桌前,草就一篇讽刺这一没脑子的陈词滥调的短文。我突然想到,其他关于翻译的陈词滥调同样需要嘲讽,如翻译就是背叛。”他写了32篇类似的随笔,组成了《你耳朵里有鱼吗?翻译与万物的意义》一书。

书名“你耳朵里有鱼吗”源自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搭车指南》。在书中,亚当斯想象了一条鱼,当它掉进一个人的耳朵里时,它会使这个人能听懂任何语言,他称之为“巴别鱼”。贝洛斯不仅翻译法国文学,在该书第十二章中,他还给出了一段中文顺口溜的十几种译文。这些译文放在一起对照,说明完美的对应也有多种形式。

伊迪丝·格罗斯曼的《翻译为什么重要》局限于文学翻译。斯蒂芬·平克关于语言的书博得了美誉,但作者好像没学过外语。贝洛斯关于翻译的书更有趣,也更生活化。全书共32章,它不只讨论了文学翻译,而是几乎讨论了所有形式的翻译,从宜家的说明书的翻译,到新闻翻译、国际法的翻译、笑话的翻译和同声传译。他写道:“当人们意识到邻近街区的孩子或山对面的人值得与之交谈时,翻译就诞生了。翻译是走向文明的第一步。”《经济学人》说:“表面上它是一本关于翻译的书,其实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文化史著作。”书中有许多新鲜的看法,如作者认为,伯格曼的电影中有很多长时间的沉默,对白很少,这是因为他希望他的电影外国观众也能看懂,另外,他知道电影字幕很难处理复杂的对话。

贝洛斯问了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问题:我们可以没有翻译吗?他的答案是可以,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世界上不存在翻译。不同国家的人直接学习一定量的邻国的语言用于交流。马可·波罗用了多种语言描述他的旅行,他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其中一些是外语。印刷业的传播改变了这一切。词语被赋予了固定的含义。词典被认为解释了词语的含义。但贝洛斯说,词语这个概念本身都几乎无法定义。例如,德语中有复合动词,匈牙利语在构词时可以包括整个句子。

说英语的人往往认为只懂一种语言很正常,懂两种甚至三种语言就很厉害了。其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例如印度的大部分地区,能说好几种语言才正常。在各国的多种语言之间很少需要翻译,很多人跟他们的邻居说话就学会了一种语言。

翻译为何重要1( 《你耳朵里有鱼吗?翻译与万物的意义》 )

全世界现在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约80种叫交际语言,两个母语都不是这种语言的人用它来交流。最厉害的语言学家声称掌握了50种语言,多语文化地区的人能掌握5~10种语言。懂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印地语、俄语、西班牙语和乌尔都语这几种语言,你就可以跟世界上90%的人口说话了。

其中一章写的是欧盟的语言政治。欧盟的语言规则中说:“这一条约,以丹麦语、荷兰语、英语、法语、德语、希腊语、爱尔兰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原文起草,这些语言中的每一个的文本都是同样可靠的。”10种或今天的24种原文这种说法有些无法理解,但事实如此。欧盟的文件不是首先用英语或任何其他语言写成然后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会有一个下属的用英语、法语、德语或意大利语工作,但含有说其他语言的人的委员会,聚在一起讨论某一法规的起草。他们不仅讨论内容,而且讨论这一内容如何用欧盟其他成员国的语言来表述。草稿在这个委员会和语言专家之间传来传去,直到用24种语言写出各方满意的草稿。如果某一种语言表述得不清楚,其他所有语言的版本都要修改。24种语言的草稿组成了“唯一的原文”。

贝洛斯说,语言并非交流所必需的,其他物种没有语言照样能沟通。他把语言看做“建立等级关系或宣告敌意或友谊的方式”。语言跟就餐的社交礼仪有更多的共同点。所以翻译有时会对原文加以提升,去除原文中外文的痕迹,有时故意留下可见的原文的踪迹,因为那些异国环境的声望更加显赫。他举例说,“二战”后法国出版商要求他们的美国犯罪小说的法语翻译使用美国腔,甚至使用美语读音的笔名。■

(文 / 小贝) 文学重要翻译英语语言翻译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