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财(655)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消费·理财(655)0栏目插图◎豆角上台艺术工作室鄂尔多斯风暴

温州“跑路”风潮之后,鄂尔多斯以更激烈的方式演绎着高利贷泡沫的破裂。9月24日,鄂尔多斯市中富房地产法人代表王福金的自缢,随后立案的苏叶女一案,涉案金额已经刷新了此前2009年的石小红案7.4亿元的纪录,成为鄂尔多斯最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这个人均GDP超越香港、资产过亿人数超过7000的传奇城市,到处都是正在开工的建筑,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遍布大街小巷。

鄂尔多斯的财富泡沫远比温州简单,房地产资金链断裂几乎是唯一的原因。今年以来,信贷持续紧缩直接导致开发商资金链受压,7月份以来鄂尔多斯房地产市场几乎没有成交,不少项目已经停工,不仅工人向开发商要债,开发商之间也在互相讨债。■自行发债

10月20日,财政部披露,上海、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将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发行额分别占国务院批准发债规模的50%,定价机制由地方政府确定,债券期限分为3年和5年,实行年度发行额管理。

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万亿元。这意味着2011到2013年,大量地方债将进入还款期,地方每年须还款1万亿元,债务风险面临集中爆发。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将打破财政部“垄断”,为地方政府拓展新的融资渠道。但问题是,地方自行发债存在监管困难,资金效率堪忧。若缺少约束机制,可能为未来埋下更大隐患。■

消费·理财(655)19月中下旬以来,市场风声鹤唳,小股民日趋谨慎。可大股东开始频频出手增持,统计显示,自9月14日至10月19日,大股东出手增持的个股达21只,总增持市值达7.64亿元。其中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合计1.96亿元。

21只被增持个股,自增持公告日起,有多达14只个股上涨,其中9月14日被大股东增持的力合股份累计涨幅最大,达12.29%,紧随其后的是10月13日被大股东增持的晋西车轴,期间累计涨幅高达9.45%;四大行被汇金增持后的表现也较强,建行更出现七连涨。粗略计算,21只被增持股最新市值相较被增持前激增1126亿元。■

消费·理财(655)2成品油价格刚刚下调,“一降价就油荒”的恶性循环再次上演。自10月9日下调油价以来,有过万民营加油站面临柴油断油问题,浙江、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多地的加油站出现限购柴油或无油可加的现象,很多民营加油站都表示无法从中石油、中石化进货柴油。

10月20日,中石油表示,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保持在目前水平不变的话,该公司在今年底前炼油业务将出现500亿元人民币亏损。这或许部分解释了大范围的油荒。按中石油的说法,资源税从价计征后,以目前油价水平,公司每年将向国家上缴290亿元,而从量计税,公司每年向国家所上缴的税负仅为40亿元左右。税负上升,加上调价后柴油批零倒挂,石油巨头失去了供油的意愿。■

消费·理财(655)3自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一炮走红之后,国内交易所急剧膨胀。一份全国近200家交易所名单在网上疯传,这份名单中,全国冠名“交易所”、“交易中心”、“交易市场”的新兴交易机构如过江之鲫,绝大多数是今年刚成立或者正在筹建之中。交易标的已涵盖艺术品、酒、金属、矿产、化肥、药材、皮革、花卉、水果、榨菜等众多领域。各种新兴的交易所,绝大多数都有地方政府强力支持。

“什么产品都可以在交易所交易,什么人和机构都可以设立交易所”,这就是现在中国交易所的发展现状。几个月前,有文交所的投资者较早地意识到这一点,马上转换了身份,转去开办交易所,现在已经设立起来。还有投资者由原来的在二级市场上购买份额转向与交易所合作,自己发行产品。好一个“乱”字了得。■中水电首日秀

10月18日上市首日,市场疲软至极,可并不被市场看好的中国水电却出乎意料地盘中一度触碰到警戒线而临时叫停,大涨17%。不过第二天股价便被打回原形,下跌8%。在获配中国水电的机构中,不少券商还是给出了高定价,其中国泰君安就把首日定价区间定得相当高。并且,国泰君安还是获配数量最多的机构,高达2.86亿股。这种询价机构和获配机构的双重身份惹来坊间不少质疑,据上证所数据,首日前五大买入席位中,有两席都是来自机构,可到了上市后第二天,这种形势出现了大逆转,这两个席位的卖出金额均高于买入金额,说明这部分游资可能已经获利出逃。■

消费·理财(655)4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大幅减持365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5个月来中国首次减持美国国债。而相对的,美国第二大债权国日本8月大幅增持218亿美元美债,第三大债权国英国更增持438亿美元。总体来看,8月外国债权人持有美债总额达4.5725万亿美元,较7月增加882亿美元。自2010年6月突破万亿美元“关口”后,中国持有美债规模一直稳定在1万亿美元以上。

对美债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各国央行的处境。8月美元大涨,为对冲本币升值,很多国家不得不购买美元。可今年上半年美国发生债务危机及美债信用评级遭历史性降级后,8月份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强势上涨,或构成了中国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契机。8月,中国净增持1789亿日元日本国债,为2010年10月以来首次净增持操作。■ 交易所增持消费理财投资鄂尔多斯美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