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之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所居住的牡丹江市以风景秀美而闻名,作为国家级旅游城市,300万牡丹江人引以为自豪。然而这个地处高寒地区的小城,同样因污染严重而闻名全国。可笑的是,几年前这座因污染严重而成为中国癌症高发区之一的小城,竟被评为“中国宜居城市”,这被牡丹江人引为茶余饭后的“笑谈”!

今年初,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测数据曾显示,2月4日这一天,全国86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中,牡丹江市污染指数位居前列。就是这样一座污染严重的城市,竟被黑龙江省一家主流网络媒体大为“赞扬”,在一篇关于牡丹江市大力治理空气污染的文章中说:“牡丹江市四面环山,冬季逆温天发生率高达80%,排放烟尘不易扩散,致使大气污染严重。”随后,文章写道:“2002年起牡丹江市开始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他们投入近20亿元,先后改造了牡丹江热电厂、天利热电厂和第二发电厂,实施市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然而,事实却不容牡丹江乐观!

提到牡丹江的污染就不能不重点提到牡丹江热电厂。这是上个世纪30年代建成的一家老厂,几年前这个厂“胜利”完成了国企改制。这家有70年厂龄的污染老厂,厂址就建在牡丹江市政府提出的“一江居中,两岸发展”的市区中心地带,地处牡丹江边的北岸,与300万牡丹江人的母亲河近在咫尺。热电厂因污染严重,也上过“黑龙江省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名单”。曾有市民在“牡丹江民心网”投诉热电厂粉煤灰污染问题,热电厂方面的回复是:“尽管目前企业亏损,为了防止运灰车辆粉尘飞扬,我们还是出了很大的费用;我们试用多种办法覆盖车辆,但效果不好,现在我们又购买三台粉煤灰罐车,最大限度地用罐车运灰,想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但是目前市区还未有一个能完全接收干灰能力的合作方,所以说目前需要有一个彻底整改过程。”

据此推测,一是牡丹江热电厂是一家亏损企业,二是试用过多种方法但治理效果不理想,三是治理热电厂污染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也曾有市民呼吁,市府考虑一下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关心一下市民的身心健康,让这座有70多年“悠久”历史的污染企业搬出市区。但是这个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市里换了几任“领头人”之后,依旧没能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看来热电厂负责人的回复颇有道理,那就是:治理牡丹江热电厂污染问题将是一项几代人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程了。(文 / 高先生) 宜居

上一篇: 好东西(655)
下一篇: 温情的“拒卖”